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9年9月至11月,至医院先后就诊收治3例被马蜂群蜇伤的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急性过敏性休克,并伴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损伤。经过血液灌流合并连续型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激素冲击等内科综合治疗,最终1例患者救治成功,2例不愈出院。群蜇伤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横纹肌溶解、血管内溶血、凝血功能异常、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以及心肌损害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群蜇伤应尽早就医,早期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选择准确的血液净化及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增加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血液灌流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蜇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将其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特征。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蜇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56例蜇伤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56.0(45.0,64.0)岁,男性196例(55.1%),高血压59例(16.6%),糖尿病13例(3.6%)。AKI组患者51例(14.3%),非AKI组患者305例(85.7%)。基线资料与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蜇伤部位(全身/局部)比例、蜇伤数目、肉眼血尿比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酸激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蛋白尿比例及尿隐血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蜇伤数目增加(每增加10针,OR=1.866,95%CI 1.289~2.071,P=0.001)、肉眼血尿(OR=9.770,95%CI 2.586~36.910,P=0.001)、血红蛋白降低(每增加1 g/L,OR=0.016,95%CI 0.001~0.355,P=0.009)、天冬氨酸转氨酶增加(每增加100 U/L,OR=1.311,95%CI 1.144~1.502,P<0.001)和总胆红素增加(每增加10 μmol/L,OR=1.200,95%CI 1.008~1.430,P=0.041)是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蜇伤数目增加、肉眼血尿、血红蛋白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增加和总胆红素增加是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虫咬和虫螫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蜂蜇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军事、医疗和公共卫生方面,辐射暴露是一个持续而严重的威胁。针对辐射引起的损伤需要有效的预防或缓解治疗,但是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临床上少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辐射防护剂副作用大,限制其广泛使用。据报道,一些天然的无毒化合物(如产品)可通过减轻辐射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来预防和治疗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皮肤损伤、肝损伤、肠道损伤和造血系统的损伤等。这表明这些产品有作为辐射防护剂的潜力。本文就产品对防治放射性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辐射防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DNA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蜇草萃取物对胡蜂蜂毒致人红细胞溶血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水提取法对干蜇草进行萃取,真空干燥获得蜇草萃取物,配制成1 g/L备用;从胡蜂工蜂尾部收集蜂毒原液备用。获取A、B、O、AB型健康献血者悬浮红细胞液制成洗涤红细胞,调节红细胞计数(4.0~80.0)×109/L(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红细胞数量1~20个/小格),按处理因素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红细胞液200 μL +生理盐水20 μL)、蜇草萃取物组(FZC组,红细胞液200 μL+蜇草萃取物10 μL +生理盐水10 μL)、蜂毒组(FD组,红细胞液200 μL+蜂毒10 μL+生理盐水10 μL)、蜇草萃取物+蜂毒组(FCD组,红细胞液200 μL +蜇草萃取物10 μL +蜂毒10 μL),每组10份。将各组溶液置于玻璃试管中,放入37 ℃温箱,10 min后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血细胞计数板并进行红细胞计数,比较不同血型相同处理因素之间以及相同血型不同处理因素组之间红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在相同处理因素下,各血型间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组中A、B、O、AB型红细胞计数(×109/L)分别为5.567±1.368、5.146±1.690、4.577±0.774、5.197±1.587(F=0.852,P=0.475),FZC组分别为5.751±1.489、5.268±1.418、4.727±1.174、5.298±1.229(F=0.987,P=0.410),FD组分别为0.546±0.450、0.804±0.428、0.679±0.283、0.846±0.453(F=1.089,P=0.366),FCD组分别为5.532±1.330、5.051±1.596、4.589±0.879、5.140±1.492(F=0.820,P=0.492)。相同血型不同处理因素组间比较红细胞计数:在FZC组与N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蜇草萃取物对红细胞溶血无影响;而在FD组则明显低于NS组(均P<0.05),说明蜂毒对红细胞有明显的溶血作用;但在FCD组与NS组间比较红细胞计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蜇草萃取物拮抗蜂毒的溶血作用而不影响红细胞计数;而FCD组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FD组(均P<0.05),进一步说明蜇草萃取物拮抗蜂毒的溶血作用。结论胡蜂蜂毒具有明显的溶血作用,而蜇草萃取物能有效拮抗蜂毒的溶血作用;蜂毒的溶血作用与人ABO血型无关。

  • 标签: 咬伤 蜇伤 蜂蜇草 蜂毒 血型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螫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有明确的螫伤病史及临床表现且入院第一诊断为螫伤患者的资料,排除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前已行激素治疗患者,入院48 h内采集标本因溶血或其他原因不能得到有效实验室结果的患者。记录患者入院48 h内所取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 count,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 count,LYM)、血红蛋白计数(Hemoglobin count,HB)、肌红蛋白(myoglobin,Mb/MYO)、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白蛋白(albumin,ALB)、血钾(K)、血钠(Na)、血氯(Cl)指标。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NMODS)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螫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ODS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肌红蛋白水平对螫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ODS的预测效能。结果与NMODS组相比,MODS组Mb、WBC、NEU、APTT、K[分别为3890.00(1416.90 4057.00) ng/mL,(21.99±8.18)×109/L,(19.61±7.33)×109/L,(93.75±45.77)s,(4.99±0.95)mmol/L]明显高于NMODS组[分别为73.50(34.30 264.20) ng/mL,(13.40±4.14)×109/L,(11.18±4.73)×109/L,(37.00±17.16)s,(4.05±0.56)mmol/L],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l、ALB[分别为(101.50(98.25 105.00)mmol/L,(35.36±6.44)g/L]明显低于NMODS组[分别为105.00(103.00 107.00)mmol/L,(40.71±5.48)g/L],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U(OR=0.729, 95%CI:0.542~0.981)、Mb(OR=0.999, 95%CI:0.998~1.000)、APTT(OR=0.951, 95%CI:0.921~0.982),是螫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EU、Mb、APTT均可以作为螫伤患者发生MODS的评估,其中Mb预测价值最大(AUC=0.950,95%CI:0.891~0.982),Mb预测螫伤患者发生MODS的最佳截断值为515.30 ng/mL,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62%和87.23%。结论Mb是螫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螫伤患者发生MODS良好预测指标。

  • 标签: 蜂螫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 肌红蛋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蜇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蜇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主体,根据AK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蜇伤AKI组(37例)和蜇伤非AKI组(68例)。入院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蜇伤时季节、蜇伤部位、蜇伤数目、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e回归模型分析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模型分析PCT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蜇伤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蜇伤数目、入院后呕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蜇伤AKI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蜇伤非AKI组〔SCr(μmol/L):122.36±32.45比76.74±28.52,PCT(μg/L):1.42±1.05比0.34±0.21,IL-6(ng/L):277.52±120.25比112.14±73.34,hs-CRP(mg/L):7.64±3.26比3.01±2.13,均P<0.05〕。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血清SCr、IL-6和hs-CRP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393、0.425,P值分别为0.002、0.016、0.00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均是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预测蜇伤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2 〔95%可信区间(95%CI)为0.516~0.727〕、0.722(95%CI为0.601~0.843)、0.869(95%CI为0.781~0.958)、0.739(95%CI为0.627~0.851)以及0.799(95%CI为0.700~0.900);PCT最佳截断值为0.742 μg/L时,敏感度为75.70%,特异度为90.50%。结论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为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水平对蜇伤后发生AKI的预测效能较优,可作为临床预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蜂蜇伤 急性肾损伤 降钙素原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儿童蛰伤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7例9个月龄至11周岁符合蛰伤合并MODS患儿,在地塞米松0.5 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3~5 mg/kg抗过敏抗炎及脏器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其中26例同时接受血浆置换及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另11例仅行常规治疗未同意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就两组患儿的儿童危重症评分、肝肾功能、肌溶解、肺出血/肺水肿、凝血障碍、休克、溶血、胃肠功能衰竭等器官损害情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及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组中18例在发生MODS后前12 h(早期治疗组)、8例12 h后(延迟治疗组)启动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儿童危重症评分、发病时间及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治愈率高[25/26(96.15%) vs 8/11(72.73%),P=0.036],对照组与治疗组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7.74)d vs (12.01±6.95)d,P>0.05]。治疗组25例存活者中1例遗留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全身遗留多处大片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坏死;对照组8例存活者中4例遗留脏器功能损害,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25(8.00%)vs 4/8(50.00%),P=0.031]。治疗组较对照组存活患儿的肝肾功能、肌溶解及溶血恢复快(均P<0.05);MODS发生12 h内启动血液净化治疗较12 h后启动治疗需要血浆置换次数更少,CRRT时间、住ICU及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均P<0.05)。结论儿童蛰伤合并MODS时,常规治疗同时于12 h内开始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血浆置换 持续血液净化 蜂蛰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蛰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因蛰伤所致的AR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0,CVVH+HP治疗)和对照组(n=40,单一HP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善情况,并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Ua、IL-6、IL-10及CRP等相关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据随访统计,观察组肾功能好转率为70.00%,较对照组的47.50%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VVH联合HP治疗蛰伤所致急性ARF,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态,降低炎症水平,提高总有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 血液灌流 蜂蛰伤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行不同方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抗氧化能力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间蛰伤合并MODS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对照组51例行间歇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次。对比治疗前、后疗效、患者肾功能、抗氧化能力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丙二醛、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肌酸激酶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联合血液灌流可显著改善蛰伤合并MODS患者心肌酶水平和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有效。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蜂蛰伤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