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中报道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用碳酸锂出现散发皮疹伴瘙痒,并确诊为色素扁平苔藓,停用碳酸锂后皮疹好转;包括碳酸锂在内的多种情感稳定剂均有可能导致皮疹的不良反应,但国内外鲜有色素扁平苔藓的报道,希望通过对本案例的报道能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 标签: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 色素性扁平苔藓
  • 简介:摘要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以中年女性多见,大多数患者有疼痛、粗糙不适等症状,部分病例还有癌变风险,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危害。积极预防、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有效防治口腔扁平苔藓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是在2012年试行版基础上进行修订,主要涵盖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及病史采集、临床表现、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前检查、疾病治疗及预防等8个方面,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诊断 疾病治疗 指南 指南修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平苔藓样角化病(LPLK)的临床表现及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门诊就诊并行皮肤镜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21例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皮肤镜特征。结果21例患者年龄(64.69 ± 13.29)岁,男女比例为1∶2。18例皮损位于面部,3例位于小腿。10例皮损呈斑块样型,6例扁平色素斑型,5例扁平红斑样型。7例皮损呈红/紫红色,5例棕红色,8例棕/灰色,1例棕/红色。皮肤镜检查显示,12例为非色素型LPLK,9例为色素型LPLK。色素颗粒见于13例皮损中,且在色素型和非色素型LPLK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色素颗粒多呈弥漫分布(9/13),且多见于色素型LPLK(8/9);4例色素颗粒呈局灶分布,均见于非色素型LPLK皮损。10例(10/13)可见色素粗颗粒,其中色素型8例,非色素型2例,色素粗颗粒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色素特殊分布模式中,环状颗粒模式为8例(8/13),胡椒粉样色素颗粒模式7例(7/13),色素型和非色素型LPLK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3/21)可见鳞屑,7例(7/21)血管结构,两种结构在色素型和非色素型LPLK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0.16)。结论LPLK好发于面部,可表现为单发的红色、棕红色和棕灰色斑块或斑片,表面可覆鳞屑;特征性皮肤镜特征为出现色素颗粒,以弥漫分布的粗颗粒为主,多见于色素型LPLK。

  • 标签: 角化病 皮肤镜检查 皮肤表现 扁平苔藓样角化病
  • 简介:摘要冯兴华教授依据中医经典《内经》《脾胃论》理论,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发病特点,提出从"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同时对冯师的辨部位精准用药,火郁发之的风药应用,针对"天癸"特点用药等临床经验加以整理,以指导临床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

  • 标签: 扁平苔癣 肝脾论治 冯兴华 名医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标准是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的基石,但目前对诊断标准的认识并不统一,特别是国际的诊断标准如何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应用于临床,指导我国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国际上OLP诊断标准的发展、内容特点、差异度等进行系统介绍和讨论,并结合切身临床和研究经验以及我国临床医师的具体实际,提出OLP诊断中活检适应证选择的"23原则",并对其他与OLP诊断相关的热点问题提出建议。

  • 标签: 扁平苔藓,口腔 诊断标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糜烂型OLP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观察组采用半导体低能量激光照射治疗,两组疗程8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体征评分,比较两组疗效;随访观察两组病损面积,统计治疗3、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征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7 d、14 d、28 d、56 d后,两组VAS评分、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83.72%(36/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P > 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病损面积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观察组病损面积分别为(0.31±0.14)cm2、(0.32±0.12)c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42±0.18)cm2、(0.48±0.19)cm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4.67,均P < 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2.33%(1/43)、13.95%(6/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6/43)、37.21%(16/4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11,均P < 0.05)。结论低能量激光治疗糜烂型OLP与常规皮质类固醇比较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低能量激光短期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更明显,且可加速患者病损组织愈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扁平苔藓,口腔 激光,半导体 口腔疾病 疼痛 疼痛测定 地塞米松 病灶面积 复发
  • 简介:摘要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疾病,其与免疫缺陷、病毒或真菌感染、内分泌紊乱等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疗法现已成为一大热点,中药雷公藤多苷(TWM)在抗炎和免疫抑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示其可能在OLP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TWM为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OLP提供参考。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曲安奈德 他克莫司 口腔扁平苔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食在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诊疗中心就诊的98例脾胃湿热型扁平苔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采取相同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食护理指导,两组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评分、VAS、SAS、SDS得分。结果两组干预第4、8周的体征评分低于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的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第4、8周的VAS评分低于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周后,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得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食护理指导,能够改善患者病损情况、疼痛症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疼痛 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 中西医结合 辨证施食
  • 简介:摘要目的荟萃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美国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搜集卡介菌多糖核酸与非卡介菌多糖核酸比较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和提取有效数据后,根据Jadad质量评分法对纳入荟萃分析的文献进行评分。采用STATA 15.0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484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试验组)总有效性优于非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对照组)(优势比=2.29,95%置信区间:1.57~3.35,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0.50,95%置信区间:0.32~0.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相对危险度=0.57,95%置信区间:0.19~1.71,P>0.05)。Begg’s检验结果显示未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尚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口腔扁平苔藓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纵切片法、横切片法及改良的Ho-Vert切片法对经典型毛发扁平苔藓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经典型毛发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皮肤镜辅助下,头皮皮损标本采用改良Ho-Vert法分别进行横、纵切片,采用单一横、纵切片读片和横、纵切片结合读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经典型毛发扁平苔藓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50.0 ± 13.6)岁,平均病程18个月。患者表现为多灶性或融合性斑片状脱发,其他还可见头皮萎缩、毛周角化过度、毛囊开口消失、纤维性白点、轨道征等。在横切片中,所有患者毛囊漏斗部及峡部均可见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均可见毛囊性微瘢痕,7例可显示真表皮界面。而在纵切片中,只有9例观察到毛囊漏斗部及峡部的淋巴细胞苔藓样浸润,4例观察到毛囊性微瘢痕,所有切片均可显示真表皮界面。横、纵切片中组织病理学结果有差异的表现还有毛囊间皮肤界面皮炎改变、毛囊角栓、皮脂腺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皮脂腺萎缩或消失、毛球周围炎性浸润。结合临床表现,通过单一横切片仅有7例可确诊毛发扁平苔藓,单一纵切片仅9例可确诊,结合纵、横切片组织病理表现,21例均可确诊。结论皮肤镜辅助下改良的Ho-Vert标本纵横组合切片处理技术,可多维显示组织病理改变,提高病理诊断效率。

  • 标签: 扁平苔藓 秃发 毛囊 皮肤镜检查 改良Ho-Vert法 毛发病理
  • 简介:摘要色素青光眼是一类发病机制相对"单纯"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色素颗粒沉积于小梁网并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色素颗粒除了机械性堵塞小梁网间隙,还可导致吞噬色素颗粒超负荷的小梁细胞死亡、裂解,小梁柱暴露并相互融合,小梁网间隙变窄甚至消失。此外,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动力学改变,复杂的分子遗传以及免疫机制均参与其中。(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183-187)

  • 标签: 色素播散综合征 色素性青光眼 眼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85岁,2018年12月10日因肉眼血尿10 d就诊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占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原发性少色素恶性黑色素瘤。未进行后续治疗。术后17个月复发,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15 d患者因恶病质死亡。膀胱原发性少色素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易误诊,诊断需依靠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本病预后差。

  • 标签: 膀胱 原发性 少色素性 恶性黑色素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至12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黏膜专科门诊的12例OLP患者外周血(OLP组)(男性1例,女性11例,26~68岁;其中非糜烂型OLP4例,糜烂型OLP 8例),同期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13名健康人外周血(健康对照组)(男性1名,女性12名,20~68岁),无菌提取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选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Treg细胞特异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 γt,RORγt)、叉头状转录因子(forkhead box3,Foxp3)mRNA表达水平;将OLP患者外周血分选出的CD4+T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加入重组人IL-35蛋白(recombinant human IL-35,rhIL-35),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进行细胞体外培养,收集培养结束后的细胞,qPCR检测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OLP组CD4+T细胞中Foxp3、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M(Q25,Q75)分别为0.15(0.09,0.30)和1.04(0.45,2.15)]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4(0.02,0.06)和0.10(0.05,0.11)](Z=-4.134,P<0.01;Z=-3.699,P<0.01)。OLP组RORγt/Foxp3 mRNA比值[6.22(3.67,15.34)]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2.50(1.24,5.23)](Z=-2.665,P=0.007)。OLP患者外周血实验组CD4+T细胞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0.40(0.21,1.22)]显著大于对照组[0.15(0.11,0.26)](Z=-2.510,P=0.012),两组RORγt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ORγt/Foxp3 mRNA比值[3.44(1.55,8.16)]显著小于对照组[6.22(4.43,12.21)](Z=-2.746,P=0.006)。结论OLP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细胞占优势的Th17/Treg平衡异常,外源性IL-35可通过促进Treg细胞扩增,实现对OLP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平衡的调节。

  • 标签: 扁平苔藓,口腔 CD4阳性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调节 白细胞介素35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