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将发热筛查点前移至急诊入口处,准确筛查出高危疑似患者,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筛查点按照防疫要求进行区域建设,设计流行病学筛查评估单,对筛查专职护士进行有效专项培训以及科学排班,降低急诊患者感染的风险,确保疑似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诊治,为非疫区其他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预检筛查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湖北省及武汉市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集中的疫区,疫情高峰期,几乎所有医院绝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投入到抗击疫情中,普通诊疗基本停止。烧伤、创伤及伴基础疾病的各类慢性创面如糖尿病足等治疗难度较大,并有可能危及生命。如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这类患者救治,是亟待规范和完善的紧要任务。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组织部分省内专家,结合相关指导文件及临床工作经验,对疫区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工作提出了推荐意见。主要内容包括疫区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工作中的人员防护、诊疗场所消毒、门急诊与住院管理、专科手术管理、人员管理、分级诊疗及转诊管理等。希望通过指导疫情期间烧伤与创面修复临床工作,避免不规范诊疗所致疫情扩散,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

  • 标签: 烧伤 医师诊疗模式 规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主疫区(扬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3月3日扬州地区23例COVID-19确诊患者病程中的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23~72岁,中位年龄51岁。结果首次胸部CT表现:2例正常,4例病灶累及单侧肺,17例为双侧。19例病变表现为单个或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主要位于外周,其中2例呈淡磨玻璃影;2例磨玻璃与实变影并存。20例有网格征,10例血管增粗,20例内见空气支气管征,2例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有少量胸腔积液。所有患者进行了CT复查共计37次。首诊阴性的2例出现两肺多发病变。2例早期仅累及单侧的波及两侧。2例复查图像无明显变化。29次复查图像显示病灶进展,表现为病灶范围增大(20/37)、病灶数目增多(10/37)、病灶内部出现实变(25/37)。6次CT复查图像显示病情较前片缓解,表现为磨玻璃影缩小、消散,可见纤维化形成。结论COVID-19 CT表现及演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的早期表现为分布于外周的磨玻璃影伴间质增粗、网格征,进展期病灶数目增多、增大,实变影增多,缓解期表现为病灶缩小、吸收、纤维化形成。但病程中影像表现变化很大,早期可出现阴性或病灶小而不典型而漏诊,后期出现实变和纤维化难以与其它炎症鉴别,因此连续动态观察CT表现对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对非疫区PICU住院疾病谱、治疗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指导PICU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Ⅰ组)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Ⅱ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和非感染疾病谱变化及就诊时间,比较各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疾病及重要治疗手段使用情况和全因病死率。结果Ⅰ组339例,Ⅱ组208例,Ⅱ组患儿总数较Ⅰ组减少38.6%。两组患儿入院24 h内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MODS)(P=0.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入院24 h内小儿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 PELOD-2评分)为1(0,3)分,较Ⅰ组1(0,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组住院时间较Ⅰ组延长(P=0.192),其中Ⅱ组中休克组、意外伤害与中毒组两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Ⅱ组感染性疾病(肺炎、无菌性脑炎、脓毒症)病例数及比率均比Ⅰ组明显减少[176例(52.1%)比93例(44.5%),P=0.095]。神经肌肉疾病:无菌性脑炎由13.2%降至7.2%(P=0.028);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由0.9%升至3.8%(P=0.017)。Ⅱ组与Ⅰ组有创介入治疗病例数相比较明显减少,其中无创呼吸机、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至少减少50%以上,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患儿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分别为7(4,12)d、3(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Ⅰ组病死率4.7%(16/339),Ⅱ组病死率3.4%(7/208),总病死率及主要引起死亡疾病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PICU收治患儿疾病谱发生特征性变化,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中毒仍是主要危重症儿童病因。疫情期间非疫区重症患儿的就诊、收住PICU时间以及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疫情并未对重症患儿的就诊、转诊、救治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就诊时间 疾病谱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对非疫区PICU住院疾病谱、治疗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指导PICU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Ⅰ组)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Ⅱ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和非感染疾病谱变化及就诊时间,比较各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疾病及重要治疗手段使用情况和全因病死率。结果Ⅰ组339例,Ⅱ组208例,Ⅱ组患儿总数较Ⅰ组减少38.6%。两组患儿入院24 h内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MODS)(P=0.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入院24 h内小儿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 PELOD-2评分)为1(0,3)分,较Ⅰ组1(0,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组住院时间较Ⅰ组延长(P=0.192),其中Ⅱ组中休克组、意外伤害与中毒组两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Ⅱ组感染性疾病(肺炎、无菌性脑炎、脓毒症)病例数及比率均比Ⅰ组明显减少[176例(52.1%)比93例(44.5%),P=0.095]。神经肌肉疾病:无菌性脑炎由13.2%降至7.2%(P=0.028);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由0.9%升至3.8%(P=0.017)。Ⅱ组与Ⅰ组有创介入治疗病例数相比较明显减少,其中无创呼吸机、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至少减少50%以上,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患儿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分别为7(4,12)d、3(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Ⅰ组病死率4.7%(16/339),Ⅱ组病死率3.4%(7/208),总病死率及主要引起死亡疾病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PICU收治患儿疾病谱发生特征性变化,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中毒仍是主要危重症儿童病因。疫情期间非疫区重症患儿的就诊、收住PICU时间以及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疫情并未对重症患儿的就诊、转诊、救治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就诊时间 疾病谱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非重点疫区下肢骨折患者收治及围手术期管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月22日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收治的88例(97处)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45例;年龄为15~95岁,平均65.5岁。主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3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主要手术方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9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25例,髋关节置换术28例。记录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情况等。患者入院进行COVID-19筛查,观察患者及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结果88例患者入院前筛查COVID-19感染均呈阴性。本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为4.5 d,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7 d,住院时间平均为6.6 d。28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角度良好,69例骨折固定患者术后骨折功能及解剖复位率为94.2%(65/69)。围手术期25例(28.4%)患者出现DVT。7例(8.0%)患者术后3 d内出现发热,考虑为吸收热。无一例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结论非重点疫区医疗机构创伤骨科医生在掌握COVID-19防控诊疗知识、骨折患者接诊原则的情况下,严格筛查流行病学史,把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可降低院内COVID-19感染的发生率,在疫情期间依然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肢 骨折 围手术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布鲁菌病疫区江苏省连云港市布鲁菌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特征。方法对2018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血培养分离的13株疑似布鲁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布鲁菌特异性基因bcsp31和插入序列IS-711,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核和分型。运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基因分型,测序结果用Mega 4.0软件进行编辑。结果13株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均为布鲁菌属。经Real-time PCR检测,13株分离株均为羊种布鲁菌。MLVA结果显示,13株羊种布鲁菌分为12个基因型,且聚类在"中地中海簇"中。13株羊种布鲁菌中有3株生物1型、2株生物2型和8株生物3型。结论连云港市分离的布鲁菌菌株均为羊种布鲁菌,MLVA聚类在"中地中海簇"中。

  • 标签: 布鲁杆菌属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基因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实际生产中将HMI、条码枪、PLC通讯模块及工业组态软件的结合,成功地应用在仓库出货统计中,该方案准确地记录了操作人员出货的种类和数量,数据方便融入企业ERP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方便了企业的管理。

  • 标签: HMI 条码枪 PLC 无线通信模块 组态软件
  • 简介:摘要列尾装置是重要的行车安全保证设备。结合列尾装置在包神重载铁路线上的维护经验,总结分析影响列尾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以达到降低列尾装置故障率的目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