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质量分析,判断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取2019年生产的102批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鉴别试验、外观、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水分、病毒滴定、热稳定性、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抗生素残留量、无菌、异常毒性、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检查。结果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水痘减毒活疫苗制造与检定规程》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相关要求,病毒滴定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均在3.4 lg噬斑形成单位/0.5 ml以上。结论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水痘疫苗 质量控制 病毒滴定
  •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数据作为医院决策的客观指标,其有效应用愈发受到重视。数据质量将影响医院决策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作者以医疗数据质量和评价为基础,分析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数据质量的对策,包括完善管理制度以提高数据完整性和标准化程度,建立统计平台系统以提升数据一致性,建立数据中心整体提升数据整合治理能力等。

  • 标签: 医院 数据质量 数据治理 大数据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综合质量,为提高杂志的影响力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 - 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以下简称期刊引证报告)评价数据为统计源,以同领域流行病、环境医学类核心期刊为参照,分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在同领域期刊内的影响力。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结合2013 - 2017年版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计量指标,计算2012 - 2016年发表期刊的I分值和5年增长率,评价杂志的综合质量。结果2012 - 2016年《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745、1.243、1.507、1.390、1.221,在同领域医学类核心期刊(24种)中分别排名第4、3、2、2、2位;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 167、1 682、1 164、1 688、1 584,在同领域医学类核心期刊(24种)中分别排名第9、5、7、7、7位;综合评分分别为40.4、45.8、42.0、42.4、41.5,在同领域医学类核心期刊(24种)中分别排名第5、7、6、7、7位。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结果显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在2012 - 2016年间的I值分别为240 035.56、377 602.24、434 144.09、612 260.69、529 411.90,5年增长率为0.21。结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杂志的影响力呈上升态势,杂志的综合质量在稳步提升。

  • 标签: 医学期刊 综合质量 学术影响力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从文献计量视角研究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对在1975—2018年间从PubMed数据库中获取的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相关文献的医学主题词(MeSH)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高频MeSH词分类分析得出肿瘤营养支持方式、肿瘤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三方面的研究热点主题。结果1975—2018年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研究呈现增长趋势,美国和欧洲在全球居于研究前列且具有较强的合作基础。在营养支持方式方面,肠内营养的关注度上升,营养素及膳食模式较受关注;在营养支持效果评价方面,除并发症及疗效指标外,生活质量受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从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近年更关注成本-效用及成本-效益分析。结论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未来研究热点主题集中于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前提下提供精准营养支持方案。

  • 标签: 肿瘤 营养支持 文献计量 卫生经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女性尿道憩室的临床认知度。方法应用国外数据库PubMed检索近十年内有关女性尿道憩室的所有文献,采用文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国外有关女性尿道憩室的论文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数据评价分析。结果相关论文共计37篇,有效病例数375例。对所有患者描述的相关症状及体征进行归纳分析显示,国外患者临床表现多是排尿困难及尿失禁。在我国相关文献报道中,诊断女性尿道憩室主要体征为阴道肿物以及挤压尿道后有液体从尿道流出,而在外文中女性尿道憩室的挤压征未有详细描述。所有病例均予以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憩室治疗,无统一术式,疗效均可。对国内外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排尿困难症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症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尿道憩室发病率存在争议,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可合并结石和尿失禁等,并存在癌变可能,需要提高临床重视程度,同时需要临床工作者重视临床研究,才能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

  • 标签: 尿道憩室 女(雌)性 排尿困难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分析SCI数据库中老年医学教学的国际研究现状和热点,描绘老年医学教学研究的全景地图。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检索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应用VOSviewer软件分析作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网络协作关系;应用CiteSpace软件探索研究热点,并用对数似然比加权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645篇相关研究,总体而言老年医学教学研究较少,且国家间分布很不平衡,大多数相关论文由美国学者撰写。尽管相关研究数量逐年增多,但不同年度间波动较大。加州大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佛罗里达州大学是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Gerontologist和Educational Gerontology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Simpson D、Denson K和Clark PG是该领域的高产作者。相关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而演变,"课程导师""全球协作""新课程创新"等方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被引用次数均超过200次。结论本研究描绘了国际老年医学教学研究的全景地图,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标签: 老年医学 教育 教学 科学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稽留流产患者9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妊娠者95名为对照组,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析稽留流产患者情绪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SAS评分[(62.58±8.02)分]、SDS评分[(57.43±5.36)分]、PSQI评分[(9.81±1.58)分]均高于对照组[(34.27±6.97)分、(33.81±5.18)分、(6.94±1.01)分,P均<0.05]。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婚龄、家庭月收入是稽留流产患者情绪改变的影响因素。结论稽留流产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情绪,且睡眠质量降低,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婚龄、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流产,稽留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7年来肝癌领域队列研究的应用趋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检索汇总199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发表的中英文肝癌队列研究文献,对发表时间、科研单位、研究目标与随访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年来肝癌相关队列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英文核心期刊群已形成。中英文论文发表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4%与35.2%,52.3%的中文论文与73.5%的英文论文为近5年内发表。49.2%的中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47.3%的英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3分的期刊。国内期刊发表的研究以病因研究为主(41.5%),多为大样本研究;SCI论文研究主要着眼于肝癌预后研究(40.7%),生存分析运用普遍。结论队列研究在我国肝癌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中大样本研究与预后分析较为普遍。虽然队列研究的应用得到重视和推广,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研究者对于队列研究的认识,提高随访效果、降低失访率,增加生存分析等科学评估手段的应用,更科学地运用队列研究解决临床问题。

  • 标签: 肿瘤,肝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大流行。尽管世界各国进行了严格的防控和检疫工作,但COVID-19的发病率仍在上升。针对这种疫情,世界各国的学者对COVID-19开展了大量研究。笔者总结COVID-19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点,分析COVID-19的研究现状和当前热点。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肥胖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占全球全因死亡率首位。近年来热量限制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心率、脉搏波传导速度、血脂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改善作用已被普遍认可,其主要机制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影响AMP活化蛋白激酶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活性、调节肠道菌群和逆转血管重塑等。

  • 标签: 热量限制 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鼠疫疫源地水样中8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选取云南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作为采样地,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有鼠类活动的区域采集地表水,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钙(Ca)、铁(Fe)、锌(Zn)、铬(Cr)、铅(Pb)、锰(Mn)、镉(Cd)、铜(Cu)8种金属元素含量,对数据[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分别采集26、58、54份水样。3个鼠疫疫源地Pb和Cd元素含量[玉龙:0.19(0.78)、0.08(0.07)mg/L;剑川:0.23(0.56)、0.03(0.06)mg/L;梁河:0.13(0.61)、0.09(0.08)mg/L]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b:0.10 mg/L,Cd:0.01 mg/L)。8种金属元素含量除Ca、Cd两种元素含量在3个疫源地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外,其余6种金属元素含量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玉龙鼠疫疫源地Ca元素含量最高,梁河鼠疫疫源地最低(P均< 0.017)。玉龙鼠疫疫源地除Fe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剑川鼠疫疫源地除Cr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梁河鼠疫疫源地除Ca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3个鼠疫疫源地水中Pb和Cd元素含量较高,玉龙和剑川鼠疫疫源地水中金属元素含量季节变化趋势接近。

  • 标签: 金属元素 鼠疫疫源地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我国手卫生研究的演进路径,揭示研究热点和前沿,为我国手卫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对手卫生研究进行检索,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手卫生领域文献可视化分析,应用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和突现词探测功能分析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结果经筛选后得到4 366篇文献,发文量自1986年起稳步增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为主要研究机构。本领域高频关键词为手卫生、医院感染、依从性、医务人员/医护人员/护士、品管圈、洗手、PDCA循环,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医护人员、临床护士、对策、依从性、资料、护理、肺部感染、手卫生执行率、效果、质量管理、医务人员、养老机构、影响因素、杀菌效果和洗手。结论近35年来国内手卫生领域相关研究呈增长趋势,日趋平稳成熟,未来注重扩展研究机构与人群,加强监控与管理,提高依从率与强化宣教,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文献 计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军各任务部队远程机动常态化条件下,探讨温区部队急进寒区作战热量消化吸收与消耗的需求变化,主要从热量消耗的主要途径、部队官兵的热量需求、温区与寒区训练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差异、外军对热量摄入与消耗的研究、影响热量消耗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 标签: 温区 寒区 热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内外老年痴呆患者居家喘息服务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老年痴呆患者居家喘息服务相关文献从发表年份、文献分布地区、研究类型及研究内容等进行计量分析,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2月。结果共259篇文献纳入分析,其中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45篇。从1989年起,文献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89篇(34.4%,89/259),澳大利亚32篇(12.4%,32/259),英国28篇(10.8%,28/259)。259篇文献分别收录于158个期刊杂志中,以老年医学类期刊为主(22.2%,35/158)。发表文章前5位期刊的总发文量是46篇,46篇文献共被引6 036次,被引的论文共196篇。研究内容包括居家喘息服务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发展现况100篇(38.6%,100/259);在老年痴呆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中的效果评价121篇(46.7%,121/259);居家喘息服务流程的制定和规范化管理38篇(14.7%,38/259)。结论居家喘息服务在国外已开展多年,我国学者应参考国外喘息服务的方案,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各地区的差异,探索适宜的喘息服务模式,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老年人 痴呆 喘息服务 文献计量分析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胸部影像常见的改变,高分辨率CT作为肺纤维化诊断重要的手段,在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CT定量分析因其更为客观逐渐被广泛认可,通过分析肺纤维化区域的CT图像参数如平均密度、透过度范围百分比及纹理特点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因此,笔者回顾相关文献后从密度直方图法、阈值分割法及纹理分析法3个方面对肺纤维化定量方法进行系统总结。

  • 标签: 肺纤维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行走时步态的时空和运动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8例(Hoehn-Yahr分级≤2.5级),以及患者配偶或同期来源于社区的健康志愿者共7名作为对照组。利用三维光学运动分析系统来进行步态测试,计算相应运动学时空参数,比较两组受试者在自由行走、转身以及不同认知负荷下(单任务行走和双重任务行走)的步态特征。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各步态参数的比较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行走时的摆臂幅度较对照组减小[单任务下分别为(0.63±0.15) m与(0.89±0.27) m,双任务下分别为(0.64±0.16) m与(0.99±0.22) m,β=-0.353,95%CI -0.558~-0.148,P=0.002]。帕金森病组的双臂摆动幅度不对称性比对照组更大(单任务下分别为12.48%±5.48%与6.96%±4.39%,双任务下分别为17.13%±4.05%与7.67%±5.23%,β=8.992,95%CI 4.148~13.836,P=0.001)。双重任务行走时帕金森病组双臂摆幅不对称性较对照组增加的幅度比在单任务行走时增加的幅度更大(β=3.916,95%CI 1.367~6.466,P=0.003)。对于下肢步态特征,在任务状态一定时,帕金森病组跨步长和步长均较对照组减小[跨步长分别为(1.10±0.17) m与(1.31±0.10) m,β=-0.169,95%CI -0.300~-0.038,P=0.015;步长分别为(0.55±0.09) m与(0.65±0.04) m,β=-0.081,95%CI -0.150~-0.013,P=0.023],步宽以及两种行走任务状态下的跨步长、步长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帕金森病组完成转身过程的耗时比对照组长[(1.66±0.30) s与(1.37±0.23) s,β=0.302,95%CI 0.049~0.555,P=0.023],在转身起始模式上,转身起始时间与分析的身体部位有关,为头部先于骨盆开始转向(β=-0.060,95%CI -0.107~-0.014,P=0.011),而与组别无关(P>0.05)。结论通过量化的步态参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早期帕金森病的步态特征。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摆臂幅度减小,摆臂不对称性增大,步长缩短,转身速率减慢;摆臂不对称性在双重任务行走时进一步加大。

  • 标签: 帕金森病 步态障碍 步态分析 生物力学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热量损失理念对预防患儿体温过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科实施预防热量损失护理方法前后同期出生的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热量损失的分级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体温过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初始体温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预防热量损失护理方法前后两年同期相比,实施前,新生儿体温过低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季节的不同呈现一定的波动;实施后,新生儿体温过低发生率较为平稳,且其均明显低于实施该护理方法前。结论基于预防热量损失理念所制定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体温过低的发生。

  • 标签: 预防热量损失理念 新生儿 体温过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甲状腺平面静态显像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平均计数比值法对诊断界定"甲状腺核素摄取过高"的效能,简化以往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影像表现上的半定量界定方法。方法由两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109例患者的甲状腺静态显像结果进行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勾画及测定其单位面积平均计数的比值,以临床诊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金标准做参照,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最佳诊断临界值。以此临界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两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临界点为6.94,并将大于此值作为界定甲状腺摄取锝过高的标准。医师1根据诊断临界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得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0%(37/43)、100.0%(66/66)、95.5%(103/109);医师2分别为88.4%(38/43)、100.0%(66/66)、95.4%(104/109)。两名医师比值法诊断一致率为96.6%(86/89),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8。结论甲状腺静态显像平均计数比值法为甲状腺锝摄取过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半定量界定值,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不同医师独立完成平均计数比值法半定量分析甲状腺锝摄取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实际应用上比以往的介入校正比的甲状腺/本底比值法要简单易行。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半定量分析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前视物变形类型及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物变形改善程度,并对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物变形与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IMH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或翻转内界膜瓣填塞眼内消毒空气或硅油填充治疗的患者共29例(29眼)。手术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使用M-Charts对视物变形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测量患眼垂直视物变形评分(MV)、水平视物变形评分(MH)及其平均值(M-Score)。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来比较患眼手术前后视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阶段MV和MH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研究BCVA与视物变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检测IMH视物变形为枕形失真的患眼22眼,病程小于6个月有21眼;不规则形失真的IMH患眼7眼,病程小于6个月有2眼。术后任一时间点MV较术前都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65,P<0.001);术后任一时间点MH较术前都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07,P=0.002)。手术前后各时间点MV与MH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M-Score与BCVA(logMAR)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360,P=0.055)。结论:病程小于6个月的IMH患者视物变形类型以枕形失真为主,病程大于6个月的IMH患者视物变形以不规则形失真为主;IMH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显著改善了视物变形,恢复视功能;视物变形可以作为评估IMH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 标签: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物变形 M-charts 光感受细胞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