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新丰县地面气象观测的实际,首先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异常问题判断方法,接着对观测数据异常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以确保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水平,增强地面测报质量。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数据异常 判断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大数据中心临床研究是获得多模态和完整临床关键诊疗数据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儿科人群的特殊性,儿科临床研究的开展备受制约,我国儿科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及分布不均也使开展中心临床研究困难重重,难以形成适合我国儿童各类疾病的诊治指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推动临床研究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为儿童疾病中心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力手段及创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揭示中国肺癌外科病理诊断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肺癌病理规范和科研数据水平并构建中国肺癌病理结构化大数据库。方法依据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规范内容要求,制定病例报告表,按照病例报告表指标内容要求,回顾性收集23家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原发肺癌患者原始临床病理资料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吸烟史、病理报告(包括分子检测)、治疗及预后等,经脱敏、滤过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结合领域知识库实现原始文本信息结构化处理,进行数据管理分析以及构建结构化数据库。结果共收集到153 817份原始病理报告,57 748份分子检测报告及13 295条治疗及随访信息,最终获得有效结构化病理报告75 941份(包含86 979个原发肺癌病灶信息)。整体治疗及随访数据质量不满意。患者男女比例为1.2∶1.0;吸烟史可及8 648例(11.39%),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例为0.92∶1.00;高发年龄为60~69岁,占38.76%。常见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为腺癌(74.58%),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8.01%),小细胞癌(2.18%),腺鳞癌(1.71%),肉瘤样癌(0.82%);组织学类型与性别、年龄及吸烟状态显著相关(P<0.05):男性患者以腺癌(58.5%)和鳞癌(31.6%)为主,女性患者腺癌占91.6%,鳞癌仅占3.4%;非吸烟患者以腺癌(85.6%)为主,吸烟患者腺癌和鳞癌分别占50.6%和37.7%;随年龄增长腺癌占比下降,鳞癌及小细胞癌占比上升。指标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医院与肿瘤专科医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2017年使用率较低的主要指标为周围肺病变、pTNM分期、沿气道播散、新辅助治疗反应病理评估。前5位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依次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CK)7、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Ventana、Napsin A及p63,免疫组织化学套餐指标数最常见7~9项。整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51.32%(10 335/20 139,均为PCR法)、ALK融合基因阳性率6.18%[2 084/33 726,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平台阳性率分别为3.01%、8.93%及6.58%]、KRAS突变率7.01%(662/9 441,均为PCR法)。腺癌中EGFR、ALK(总)、KRAS阳性率分为58.14%(9 986/17 175)、6.59%(1 791/27 176)、7.52%(607/8 068),鳞癌中分别为5.83%(113/1 939)、0.40%(1/251,仅PCR和FISH法)、1.76%(15/852)。由于预后数据质量问题,难以获得有效生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结论国内肺癌病理报告规范化程度(包括分子检测)整体基础良好,但大部分模式仍处于非结构化连续文本状态;肿瘤术后病理分期、新辅助治疗反应病理评估及高质量预后数据需予以重视与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套餐使用均衡但欠精确;有待采用基于信息系统的肺癌结构化报告模板及结构化数据整合存储模式,以整体提升我国肺癌病理诊断规范及临床数据共享能力。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技术和方法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成本数据口径治理是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某医院基于院区成本数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了院区成本数据口径治理模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建立数据字典映射对照库、科室名称及口径归口统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精准归类、固定资产与收费项目精准匹配、耗材收费库与采购库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手术疾病病种与收费项目精准匹配方面进行数据治理,实现了院区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构建了院区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数据治理模式,可为其他院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公立 成本数据管理 数据口径治理 多院区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许多国家建立了主动脉夹层中心注册数据库。早期建立的国际主动脉夹层注册数据库产出了多项研究成果,对全球主动脉夹层诊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成人心脏外科数据库总结了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资料,德国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注册数据库在A型主动脉夹层神经系统保护与器官灌注方面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北欧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联盟对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用药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国内第一个主动脉夹层注册研究尽管得出了国人的发病特点,但近5年未再报告新的主动脉夹层数据。因此,建立我国自己的主动脉夹层数据库十分必要。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相关的肿瘤微环境基因表达模块,识别影响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方法筛选收集来自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1个包含142例PDAC患者数据集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的2个包含168例PDAC患者微阵列数据集(GSE2150、GSE62452)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运用xCell网络工具对PDAC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细胞类型富集分析。根据细胞富集评分中位数将TCGA的142例患者分为高分、低分2组,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确定有预后价值的细胞类型并使用GEO的数据集验证。再根据细胞类型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单因素生存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同时使用GEO数据集对TCGA数据集的预后相关DEGs进行验证。最后在TISIDB数据库检索TCGA与GEO数据库的共同DEGs,并分析其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结果细胞类型富集评分显示,Th1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在TCGA和GEO数据集中具有相同的预后价值,其高分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鉴定出216个预后相关DEGs,对其功能富集结果显示21个生物学过程条目中有9个与免疫过程密切相关,5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中有4条与免疫过程密切相关。通过PPI网络分析,CCR7、CD27、CD5、CXCL13、ZAP70、MS4A1和CCL19被鉴定为可能与PDAC密切相关的中枢基因。通过对GEO数据集的验证,共有15个DEGs在GEO和TCGA数据集中具有相似的预后价值。检索TISIDB数据库上述15个基因结果显示,GIMAP7与PDAC的免疫过程密切相关。结论鉴定了216个与PDAC预后相关的肿瘤微环境基因及其7个中枢基因,并提供了CCR7、CCL19、CD27、CXCL13和GIMAP7 5个新的PDAC免疫治疗潜在靶点。

  • 标签: 胰腺肿瘤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免疫 GEO TCG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围手术期化疗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辽宁省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全国33家医院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手术+辅助化疗病例的真实世界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腺癌,临床分期cT2~4aN0-3M0(AJCC第8版);(2)行D2胃癌根治手术;(3)至少完成1周期的新辅助化疗;(4)至少完成4周期辅助化疗[SOX(替吉奥+奥沙利铂)或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接受过放疗;(3)资料数据不全者。将入组患者中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者纳入围手术期化疗组,将单纯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手术+辅助化疗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和减小选择性偏倚。结局指标为两组患者倾向评分匹配后的总生存时间(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OS定义为第1次新辅助化疗时间(手术+辅助化疗组自手术时间)至末次有效随访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PFS定义为第1次新辅助化疗时间(手术+辅助化疗组自手术时间)至患者首次影像学诊断进展时间或死亡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患者的OS和PFS。结果纳入病例2 045例,其中手术+辅助化疗组1 293例,围手术期化疗组752例。倾向评分匹配后,围手术期化疗组和手术+辅助化疗组各492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治疗前肿瘤分期、肿瘤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术+辅助化疗组相比,围手术期化疗组患者的全胃切除术比例更高(χ2=40.526,P<0.001),切除肿瘤最大直径更小(t=3.969,P<0.001),转移淋巴结数目少(t=1.343,P<0.001),侵犯脉管(χ2=11.897,P=0.001)和神经(χ2=12.338,P<0.001)的比例更低。围手术期化疗组和手术+辅助化疗组胃癌D2根治术后分别有24例(4.9%)和17例(3.4%)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5,P=0.367)。围手术期化疗组中位OS长于手术+辅助化疗组(65个月比45个月,HR:0.74,95% CI:0.62~0.89,P=0.001);围手术期化疗组的中位PFS也长于手术+辅助化疗组(56个月比36个月,HR=0.72,95% CI:0.61~0.85,P<0.001)。亚组OS和PFS森林图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女都能从围手术期新辅助化疗中获益(均P<0.05);45岁以上年龄(P<0.05)和正常体质量(P<0.01)患者获益明显,cTNMⅡ期和Ⅲ期患者有获益趋势或者显著获益(P<0.05);印戒细胞癌患者获益不明显(P>0.05);胃体、胃窦部位肿瘤获益更明显(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真实世界研究 倾向性得分匹配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艾沙班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收集2011年第2季度至2022年第1季度以艾沙班为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艾沙班不良反应风险信号挖掘,报告数>3、ROR的95%CI下限>1和PRR>2且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对AE进行分类统计,选取AE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沙班为怀疑药物的AE报告4 113例,涉及PT 996个。采用ROR法和PRR法进行计算,获得158个阳性PT信号,涉及AE报告1 898例。以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合并筛重后获得PT 89个,涉及AE报告1 468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PT依次为呼吸困难、贫血、房颤、黑便、心力衰竭;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血管发育异常、泌尿生殖道出血、心脏淀粉样变性、舞蹈病、缺血性脑梗死/强心药水平升高。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PT有45个,其中急性肾损伤、肾功能损害、间质性肺疾病等报告数较多、信号较强。结论出血相关事件仍为使用艾沙班期间需重点监测的药物AE;艾沙班还可能导致肾损伤和间质性肺疾病,需重点关注。

  • 标签: 抗凝药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艾多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肝细胞癌(HCC)患病风险预测模型C-GALAD Ⅱ,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家医院及体检机构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集的229例肝癌患者、2 317例慢性肝病患者和982名健康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血清检测信息等。队列按照6∶4分层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通过Logistic逐步向后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上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另收集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021年3—7月临床数据,包括84例肝癌患者和204例慢性肝病用于模型的外部独立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通过Logistic逐步向后回归,年龄、性别、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血小板和总胆红素作为肝癌患病风险的预测指标进入模型,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所得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敏感度为88.04%,特异度为94.85%,在外部独立验证集的AUC为0.943,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90.2%,性能优于其他已发表模型。结论C-GALAD Ⅱ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为肝癌的血清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肝细胞 血液 诊断
  • 简介:摘要腹腔感染性并发症作为导致二次手术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在国内不同医疗中心差异显著。由于缺乏来自全国范围的数据,尚无法合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为实现并发症规范化登记并为临床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平台,建立胃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中心、前瞻性数据库(PACAGE数据库)。基于全国20家医疗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电子病历报告表(e-CRF)采集网站收集胃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医疗信息,通过现场审计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核查及清洗。在数据清洗完成后,由主要研究者、数据管理员共同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核对和评价。当所有数据质询与疑问均已进行校正和解答后,对数据库进行锁定,形成最终的PACAGE数据库。PACAGE数据库信息资源丰富,结合质量控制结果,其数据质量高,有望成为良好的并发症登记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平台。

  • 标签: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术后并发症登记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
  • 作者: 吕斌 刘兴会 赵扬玉 陈锰 陈代娟 胡晓静 肖熹荣 黄静 王少帅 王乾华 刘淑香 吴泉峰 洪燕语 赵磊 翟闪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 61004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19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40004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20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石家庄 05000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22,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麻醉科 050035,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61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杭州 310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5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IOCS)技术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指征。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9年1月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中应用IOCS技术输血的产妇共1 265例,根据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分为<1 500 ml组(796例)和≥1 500 ml组(469例)。回顾性分析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征象、围产期及产褥期指标;应用logistic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产妇术中出血量≥1 500 ml的危险因素。结果(1)1 265例应用IOCS技术输血的产妇总回收血量共848 001 ml,回输血量共418 649 ml,相当于23 258 U红细胞悬液,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资源。(2)<1 500 ml组和≥1 500 ml组的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0 ml (300~1 453 ml)和2 335 ml (1 500~20 000 ml)。两组产妇均无羊水栓塞、严重输血不良反应、休克、死亡发生。(3)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5,95%CI为1.1~1.9)、产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OR=1.7,95%CI为1.3~2.2)、子宫手术史(OR=1.8,95%CI为1.3~2.6)、前置胎盘(OR=1.9,95%CI为1.1~3.1)、胎盘植入(OR=2.6,95%CI为1.8~3.9)、胎盘内存在血池(OR=1.6,95%CI为1.1~2.3)、胎盘后肌壁异常(OR=1.8,95%CI为1.2~2.6)、胎盘凸向子宫前壁(OR=3.0,95%CI为1.3~7.0)是显著影响产妇术中出血量≥1 500 ml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IOCS技术输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相对安全、有效,节约了医疗资源,但需要严格规范其应用指征。

  • 标签: 剖宫产术 输血,自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是决定膀胱癌治疗方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术前准确评估肌层浸润是精准治疗的前提。MRI技术发展迅速,其软组织分辨力高、多方位、参数成像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参数MRI(mp-MRI)术前无创性评估膀胱癌肌层浸润与非肌层浸润具有重要价值。2018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等联合推出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以标准化膀胱癌MRI影像报告,从而更好地辅助术前评估。本文中,笔者主要就mp-MRI及VI-RADS评分在肌层浸润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磁共振成像 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肌层浸润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带宽及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优势,以此来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已成为当前各运营商开拓市场和展开竞争的焦点。目前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其对于信号传输速度、传输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特别是随着当前市场上所占比重的增加,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 标签: 有线电视 宽带接入网技术 应用 发展
  • 简介: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广度与数量的爆炸性增长给数据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新时期的数据科学家,企业管理人员,普通职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数据科学,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决策等领域的认识加深将有效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给企业赢取竞争优势。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科学 数据驱动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CNKI)获得与小耳畸形相关的中文期刊论文,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语言种类限定为中文。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8 R1对所获得文献的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共获得中文文献570篇,时间跨度为1982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文献计量分析显示:年发文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机构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最多(159篇);作者间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形成以学者蒋海越及章庆国为主要节点的网络结构;文献热点关键词可归纳为"小耳畸形手术""支架材料""病因和发病机制""数字化辅助技术"4大主题领域。结论小耳畸形的手术治疗始终是重点问题,新型耳廓支架材料、小耳畸形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数字化辅助技术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知网
  • 简介:摘要能源作为国家实现有效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天然气以及石油都属于重要的能源。中国作为天然气与石油生产、进口、消费的大国,构建有国际竞争力、HSE体系完善的石油企业,逐渐成为获取国际通行证的一项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对HSE体系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钻井平台的海外HSE业务的发展进行探讨。

  • 标签: 钻井平台 海外 HSE体系 发展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CIMISS综合气象业务平台系统框架以及各个功能模块,并且对基于CIMISS数据环境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CIMISS统一服务接口的服务功能以及调用方法,接着针对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接入之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说明基于CIMISS接口符合业务平台的要求,最后对CIMISS在气象业务中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 标签: CIMISS 综合气象业务平台 接口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国内中心、真实世界的大样本数据,为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辅助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5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例)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7例)共计94例患者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58岁。直肠癌81例,结肠癌13例(2例为结肠双原发癌);肿瘤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82例;肿瘤高分化46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11例。26例(27.7%)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行单纯免疫治疗,主要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68例(72.3%)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和微卫星稳定(MSS),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主要为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PD-1+长程或短程放疗,或PD-1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分析评价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了解手术情况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价手术并发症;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包括以下指标:主要病理学缓解(MP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在病理上残留肿瘤≤10%;病理完全缓解(pCR)定义为新辅助治疗诱导的肿瘤消退患者在病理上未见残留肿瘤;肿瘤评效为疾病控制率(DCR),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患者在全组中所占的比例;客观缓解率(ORR),为CR+PR。结果全组94例患者接受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4(1~10)个,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2%(35/94),包括皮肤相关不良反应35例(37.2%)、甲状腺功能异常21例(22.3%)和免疫性肠炎8例(8.5%),其中Ⅲ级不良反应占1.1%。末次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0(21~55) d,直肠癌根治术81例,结肠癌根治术11例,结肠癌联合其他脏器切除2例;全部患者原发灶切除均达到R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3%(21/94),主要为吻合口漏(4例)、盆腔感染(4例)、腹腔积液(3例)、吻合口狭窄(3例)和腹盆腔出血(2例);Ⅰ~Ⅱ级并发症13例(13.8%),Ⅲ级并发症8例(8.5%),无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全组患者中位随访32(1~46)个月,DCR为98.9%(93/94),ORR为88.3%(83/94),pCR率41.5%(39/94),MPR率60.6%(57/94)。行单纯免疫治疗的26例dMMR和MSI-H患者pCR率为57.7%(15/26),MPR率为65.4%(17/26)。行联合免疫治疗的68例pMMR和MSS患者pCR率为35.3%(24/68),MPR率为58.8%(40/68)。结论对于初始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肿瘤控制率和病理缓解率;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

  • 标签: 结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并发症 病理缓解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