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评估含苯扎氯铵(BAK)的抗青光眼药物应用后对眼压和眼表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青光眼的相关文献,筛选局部用含与不含BAK的抗青光眼滴眼液对18岁及以上的多种类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和眼表疾病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Excel表格统计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系统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 5.3和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3(CMA)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RCT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与不含BAK的抗青光眼滴眼液均能有效降低眼压,2类滴眼液的降眼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0,95% CI:-0.063~0.063,P=0.99,I2=0%)。随访期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角膜炎和干眼。2类滴眼液发生结膜充血、角膜炎和干眼的合并效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63,95%CI:0.896~1.509,P=0.257,I2=51.6%;OR=1.15,95%CI:0.76~1.76,P=0.50,I2=0%;OR=1.13,95%CI:0.79~1.61,P=0.51,I2=40%)。结论抗青光眼滴眼液中的BAK对患者的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影响,短期内也不增加眼表组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苯扎氯铵 抗青光眼药物 Meta分析 眼压 眼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疫苗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免疫佐剂在疫苗的研发和制造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可从自然界中获取一些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并制成佐剂应用于疫苗中,以此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这些天然来源的免疫佐剂往往具有毒性低、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一些已被发现和使用的天然来源的免疫佐剂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植物来源(皂苷、多糖、蜂胶)、动物来源(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和微生物来源(病毒、细菌)的免疫佐剂,论述它们的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佐剂,免疫 疫苗 天然来源
  • 简介:摘要面部美容填充新型产品不断问世,为广大美容就医者提供了众多美容产品。面部美容填充以自体脂肪颗粒、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最为常用,操作不当可以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视力丧失。现就面部填充注射引起视力丧失的机制、治疗以及预防方法加以探讨,结合文献对选择性眼动脉内透明质酸酶注射溶栓以及球后注射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 标签: 面部 填充剂 注射 视力丧失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口腔疾病防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提出"守护健康牙,治疗病患牙,保留天然牙"的指导思想,旨在防止经济发展和资本渗透使临床诊治出现商业化趋势,导致保留天然牙的诊疗主旨受到冲击,加强和凸显口腔医学各学科优势,引导口腔临床健康发展。

  • 标签: 口腔健康 守护健康牙 治疗病患牙 保留天然牙
  • 简介:摘要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角质层是维系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结构,能防止水分流失,当皮肤屏障被破坏时经皮水分丢失明显增加。化学剥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皮肤美容技术,研究表明,化学剥脱对皮肤屏障是一个先损伤后修复的过程。它可剥脱角质层,同时刺激表皮组织和真皮纤维组织增生。临床工作中常根据治疗需求选择不同种类、浓度的化学剥脱,了解化学剥脱对皮肤屏障的影响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皮肤 屏障功能 化学剥脱 α-羟基酸 乙醇酸 水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碧兰糊、Vitapex糊和氧化锌碘仿糊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12月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2例。A组采用碧兰糊治疗,B组采用Vitapex糊治疗,C组采用氧化锌碘仿糊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同时观察三组术后7天急性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观察三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A、B、C三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95.2%、92.9%、90.5%,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后7天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9.5%、35.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三组的远期疗效分别为97.6%、95.2%、92.9%,三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糊、Vitapex糊和氧化锌碘仿糊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中均有着较高的近远期疗效,但是碧兰糊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最低,安全性最高。

  • 标签: 碧兰糊剂 Vitapex糊剂 氧化锌碘仿糊剂 急性牙髓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 MRI是一种磁化转移技术,它是基于化学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成像新方法。CEST作为MR新兴成像方法的重要分支,在分子成像及各种代谢功能测定方面具有研究和应用潜力,尤其是在肿瘤酸性微环境研究中,其具备能够定性定量检测细胞外pH值的独特优势。实体肿瘤的酸性微环境是导致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等恶性病理生理学行为以及放化疗抵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无创、实时、动态并且精准地监测肿瘤细胞外pH (pHe)值能为肿瘤微环境相关的机制研究,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提供全新的技术方法和分子功能水平评估手段。在CEST MR成像中,外源性引入的MR对比是成功实现pH值精准定量的必须前提、关键内容和技术核心。本综述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需求出发,对目前已研发的pH敏感CEST MR对比展开述评,讨论现有对比在本领域开展应用情况以及各自优缺点,以期为新型pH敏感CEST MR对比的设计、制备、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 标签: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肿瘤酸性微环境 对比剂 pH值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1例51岁男性患者因腰腿疼痛间断服用布洛芬4年,因疼痛加重规律服用该药(0.2 g、3次/d)2年后出现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计数2.13×1012/L,血红蛋白(Hb)59 g/L,血清肌酐(Scr) 897 μmol/L,尿酸457 μmol/L,尿蛋白(+);腹部CT检查示双肾体积减小,表面凹凸不平,肾乳头钙化。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根据用药史与临床体征,考虑其慢性肾脏病可能与长期服用布洛芬有关。停用布洛芬,给予禁饮食、颈静脉临时插管血液透析和纠正贫血等对症处理,同时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以备进行血液透析。7 d后予流质饮食鼻饲,患者未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2 d后予半流质饮食;27 d后,患者Scr 531 mmol/L,Hb 84 g/L。嘱患者禁用布洛芬等有肾毒性的药物,需要时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最大日剂量≤3 g)或使用局部镇痛贴

  • 标签: 布洛芬 肾疾病 镇痛药
  • 简介:摘要超声造影作为一项重要的超声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发展与超声造影的更新换代密切相关。其中,Sonazoid由于具有高稳定性及Kupffer期成像等优点,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具备一定价值,尤其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中体现出独特优势及良好前景。本文就Sonazoid的理化性质及当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剂 Sonazoid Kupffer期 血管后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精准外科理念下采用荧光造影染色引导手术在外科各个领域得到蓬勃发展,它具有帮助指导外科手术,并为外科医师提供实际可见的荧光显像的作用。临床上,荧光造影可用于显示肿瘤轮廓并且识别度高,实时引导手术,定位淋巴结转移,发现微小转移病灶,并在术中识别重要的解剖结构,避免可能发生的副损伤。人们对于能介导外科手术的荧光造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对经典荧光造影如吲哚菁绿、亚甲蓝等的研究和外科应用拓展,以及对新型靶向荧光造影如叶酸受体靶向造影、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荧光靶向造影和智能造影等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本文将从经典荧光造影和新型靶向荧光造影两个方面来对荧光造影的研究与外科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荧光染料 外科手术 荧光造影剂 荧光引导手术 荧光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天然孕酮阴道环(PVR)对哺乳期妇女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年龄在20~40周岁的产后6~10周内的健康哺乳期妇女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段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PVR(PVR组)和避孕套(避孕套组),连续观察9个月,观察PV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疗效评价结果显示:PVR组与避孕套组避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集(FAS)统计结果与符合方案分析集(PPS)统计结果一致。次要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在第270日比较婴儿身高与体质量增长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受试者给药后的阴道出血次数、每次阴道出血时间、每次平均每日阴道流血量、哺乳期闭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VR组受试者给药后月经经期、月经周期、月经血量与避孕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受试者给药后每日哺乳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R组哺乳次数略多于避孕套组(P=0.031 9),但在母乳喂养时间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R组受试者给药后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在给药后30 d、90 d、180 d、270 d与避孕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 6、0.000 1、0.000 4、0.021 9)。结论PVR与避孕套避孕效果相当,是哺乳期避孕的有效安全的选择。

  • 标签: 阴道环 哺乳期 避孕 天然孕酮
  • 简介:摘要当今电离辐射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探索有效的防护策略是放射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及时使用辐射防护是减少电离辐射对机体正常组织损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量基于清除自由基、增强DNA损伤修复、诱导辐照组织缺氧及旁效应阻滞等机制的新型辐射防护逐渐被开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多种辐射防护及其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探索新型电离辐射医学防护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电离辐射 医学防护 自由基 DNA氧化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