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作者: 王文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230
  • 简介:在凛冽的冬天,烤火取暖过程中,极易因为燃气、煤气的应用不当而发生中毒事件,轻则呼吸不顺、缺氧,重则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所以,有效预防中毒,减轻对身体的损害,还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损害,在病变不同时期分别有不同的神经影像学改变特征,且具有相对特异性。本文对急性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峰度成像(DKI)、磁共振波谱(MRS)及其他反映脑组织功能、代谢状态的影像学改变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CT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波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急性重度中毒(ASCOP)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5月,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ASCOP患者103例,按患者是否接受tDCS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氧疗(高压氧及吸氧)、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及细胞代谢、清除氧自由基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2周的tDCS加强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至少24 h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记录整点时刻BIS数值并计算24 h平均值,收集患者入院、3 d、7 d及出院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B)表达水平。随访60 d,比较两组患者急性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率及发病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时NSE、S100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1、0.326),入院后3、7 d时NSE、S100B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d=0.045、0.032,P7 d=0.021、0.000);14 d逐渐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迅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25)。60 d随访结果,与对照组DEACMP发生率[38.00%(19/50)]比较,观察组发生率[18.87%(10/53)]明显降低(P=0.048);与对照组发生DEACMP时间[(22.30±5.42) d]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DEACMP时间[(16.79±5.28) d]更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ASCOP患者早期给予tDCS可阻止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B产生,并可改善DEACMP发生率及发病时间。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急性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氮(FeNO)联合小气道功能检测替代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诱导痰检查鉴别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CVA组40例、EB组25例、其他慢性咳嗽组40例。分析各组间FeNO与肺功能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FeNO、小气道功能、FeNO联合小气道功能鉴别CVA与EB的价值。结果FeNO值在CVA组最高,EB组次之,其他慢性咳嗽组最低,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NO值分别为33.0(30.0,37.8)ppb、28.0(25.5,32.0)ppb、13.0(11.0,15.0)ppb](H=79.00,P < 0.05);肺功能中用力肺活量(FVC)、第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CVA组为74(66.0,77.4),EB组为80(79.0,83.3),其他慢性咳嗽组为88.0(86.4,90.0)]、FEF25(%)[CVA组为70.0(60.3,75.1),EB组为78.0(74.1,85.0),其他慢性咳嗽组为81.7(78.9,86.3)]、FEF50(%)[CVA组为75.2(67.1,80.8),EB组为80.6(75.7,85.9),其他慢性咳嗽组为89.4(87.0,90.5)]、FEF75(%)[CVA组为76.4(68.7,85.8),EB组为80.9(77.4,89.7),其他慢性咳嗽组为90.8(87.2,94.2)]在CVA组中均明显低于其他慢性咳嗽组;EB组除FEF25(%)外,MMEF(%)、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其他慢性咳嗽组;CVA组MMEF(%)、FEF25(%)均明显低于EB组;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2.82、47.04、47.41、49.11,均P < 0.01),但CVA组FEF50(%)、FEF75(%)与E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中,FeNO、MMEF(%)为鉴别CVA与EB的重要指标(P < 0.05)。以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诱导痰为鉴别CVA与EB的金标准时,FeNO和MMEF%单独鉴别时,其最佳阈值分别为30.0 ppb、77.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2,敏感性分别为70.0%、77.5%,特异性分别为72.0%、88.0%。FeNO及MMEF(%)联合鉴别时曲线下面积为0.89,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0%、96.0%。结论FeNO、MMEF%检测可用于鉴别CVA与EB,但两者联合价值更高。

  • 标签: 咳嗽 哮喘 肺嗜酸粒细胞增多 一氧化氮 肺功能 小气道功能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查
  • 作者: 段莹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调查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作用于氮(NO)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衰竭中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开始后,需要从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NO联合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模式展开干预,并将两组分别称之为对照组、研究组。组间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从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成功率以及治疗指标的能够方面展开分析调查,结果均显示研究组的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O联合呼吸机治疗期间,选择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有效优化其氧合状态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并且可以提升撤机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新生儿;呼吸衰竭;集束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阵二氧化激光联合微创瘢痕松解治疗痤疮后萎缩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接诊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3、4级痤疮后萎缩性瘢痕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将点阵二氧化激光联合微创瘢痕松解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6±4)岁],将单纯点阵二氧化激光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单纯激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岁],每2个月治疗1次,共3次。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2个月,对瘢痕进行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评分;末次治疗后2个月,根据ECCA评分行疗效评价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首次治疗前,2组患者ECCA评分相近(P>0.05);末次治疗后2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ECCA评分明显低于单纯激光组(Z=-2.89,P<0.05)。联合治疗组、单纯激光组患者末次治疗后2个月ECCA评分均较首次治疗前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4.81、-4.79,P<0.05)。末次治疗后2个月,单纯激光组患者瘢痕达到痊愈者2例、显效者13例、有效者7例、无效者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瘢痕达到痊愈者4例、显效者22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瘢痕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单纯激光组的73.33%(22/30),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疼痛、1例患者出现红肿、1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单纯激光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疼痛、2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2组患者创面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与单纯点阵二氧化激光治疗相比,点阵二氧化激光联合微创瘢痕松解治疗痤疮后萎缩性瘢痕,可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瘢痕 激光疗法 寻常痤疮 瘢痕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动脉血二氧化分压(PaC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古交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分组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62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气喘、咳嗽、肺啰音、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28±0.71)d、(3.30±0.82)d、(5.25±1.03)d、(19.01±2.65)h]均短于对照组[(2.71±0.89)d、(3.81±0.98)d、(5.72±1.37)d、(20.76±3.12)h](t=2.97、3.14、2.15、3.36,均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94%)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83.94±4.02)mmHg]均高于对照组[77.42%、(81.25±5.53)mmHg](χ2=5.03,t=3.09,均P < 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8(IL-18)、33(IL-33)及TNF-α、PaCO2[(141.03±34.69)ng/L、(143.87±38.43)ng/L、(75.49±18.43)ng/L、(41.85±3.31)mmH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8.64±47.92)ng/L、(162.75±50.32)ng/L、(83.22±21.75)ng/L、(43.58±4.46)mmHg](t=-2.34、-2.34、-3.23、-2.45,均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降低PaCO2、TNF-α水平。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二氧化碳分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3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 简介:摘要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aaRSs)是在生物进化初期就出现的类重要的酶,其经典功能为催化氨基酸与特异tRNA结合,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深入,发现aaRSs在执行其经典功能外,还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aaRSs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针对人aaRSs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毒机制研究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氨酰tRNA合成酶 病毒感染 免疫反应
  • 作者: 雷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 简介:目的 探究分析卵巢癌手术中低体温护理措施。方法 纳入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设为对照组(共46例),另外采取低体温护理措施患者设为观察组(共46例)。观察比较在低体温和术后寒战发生率、完全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各项指标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 从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看出,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都有着更为显著的下降(P<0.05)。从完全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的统计结果看出,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有着更大幅度的缩短(P<0.05)。结论 在卵巢癌手术中加强低体温护理,有助于减少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寒战的出现,促进患者术后麻醉苏醒。

  • 标签: 卵巢癌;低体温;护理
  • 作者: 雷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 简介:目的 探究分析卵巢癌手术中低体温护理措施。方法 纳入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设为对照组(共46例),另外采取低体温护理措施患者设为观察组(共46例)。观察比较在低体温和术后寒战发生率、完全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各项指标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 从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看出,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都有着更为显著的下降(P<0.05)。从完全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的统计结果看出,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有着更大幅度的缩短(P<0.05)。结论 在卵巢癌手术中加强低体温护理,有助于减少术中低体温以及术后寒战的出现,促进患者术后麻醉苏醒。

  • 标签: 卵巢癌;低体温;护理
  • 作者: 何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1月份至2021年11月份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是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3例患儿,其中,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有效比较两组患儿有关功能指标水平和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前,其有关指标相差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比较明显,具备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其NBNA的评分是(41.35±2.68)分,常规组为(31.65±2.35)分,差异明显,具备比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备比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通过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故此种治疗方法具备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新生儿重度窒息;常规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纵向多维数据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回顾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4月3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MHD患者资料。以肾脏疾病结果质量倡议所定义的IDH为结局指标,借助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单因素回归筛选变量后,结合专业知识行多因素回归以探索IDH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卡方统计量减自由度评价各因素对IDH发生的重要性,敏感性分析通过对缺失数据行2项5重插补实现。结果共纳入156例老年MHD患者,其中男性91例(58.3%),纳入透析数据记录2 681例次。2017—2021年各年度IDH发生率波动于8.3%~13.2%,2017—2021年期间IDH总体发生率为11.0%。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透析前收缩压处于140~159 mmHg(1 mmHg=0.133 kPa,以90~139 mmHg为参照:OR=0.482,95% CI 0.273~0.851,P=0.012)、透析前舒张压 ≥ 90 mmHg(以60~89 mmHg为参照,90~99 mmHg:OR=4.081,95% CI 2.132~7.809,P < 0.001;≥ 100 mmHg:OR=8.547,95% CI 3.233~22.597,P < 0.001)、白蛋白水平(以34~48为参照,< 34 g/L:OR=2.677,95% CI 1.592~4.502,P < 0.001;> 48 g/L:OR=2.692,95% CI 1.102~6.577,P=0.030)、C反应蛋白 ≥ 8 mg/L(以 < 8 mg/L为参照:OR=1.787,95% CI 1.216~2.628,P=0.003)、透析模式为血液透析滤过(以血液透析为参照:OR=2.256,95% CI 1.395~3.648,P=0.001)、实际超滤量/干体重(每增加1%,OR=1.539,95% CI 1.139~2.080,P=0.005)、超滤率(每增加100 ml/h,OR=1.641,95% CI 1.389~1.939,P < 0.001)与IDH发生独立相关。重要性分析显示与IDH发生最相关的前三项相关因素为超滤率(χ2-df=32.798)、透析前舒张压(χ2-df=20.757)和白蛋白(χ2-df=19.971),敏感性分析结果表现稳健。结论老年MHD患者I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超滤率升高、透析前舒张压较高(≥ 90 mmHg)、白蛋白较低(< 34 g/L)、透析模式为HDF、C反应蛋白较高(≥ 8 mg/L)以及实际超滤量/干体重升高,而透析前较高的收缩压(140~159 mmHg)为保护因素。

  • 标签: 肾透析 低血压 老年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三胎政策的实施,将会迎接更多新生命的到来,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瘫的重要原因之,目前亚低温疗法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要的方法,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适用标准,并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资料加以总结和提炼后对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便为实施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提供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护理措施 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人眼对镜片度数改变的敏感度阈值,研究小进阶镜片的作用。方法:自身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00例,每人随机选1眼作为受试眼。将所有受试眼按屈光度分为3组:低度远视组34眼,低度近视组32眼,中度近视组34眼。使用0.05 D进阶试镜箱对受试者双眼进行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的主觉验光。红绿平衡时在受试眼上叠加0.05 D镜片,通过观察红绿视标清晰度的变化进行敏感度阈值检测,若不可达红绿平衡,说明敏感度阈值小于0.05 D。分别在0.25 D和0.05 D进阶处方上,对100只受试眼分别进行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视功能检测、双眼平衡对比。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95%眼对度数改变的敏感度阈值在0.05 D及以下,屈光度与敏感度阈值无相关性(P>0.05)。0.05 D进阶处方相比0.25 D进阶处方,矫正视力(Z=-7.40,P<0.001)和4种空间频率(3、6、12、18 c/d)下对比敏感度更好(均P<0.001);0.05 D进阶处方和0.25 D进阶处方对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和调节性集合/调节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05 D进阶处方比0.25 D进阶处方,使人更容易获得双眼平衡(r=0.44,P<0.001)。结论:在不影响视功能的情况下,小进阶的镜片更精准,提供更高清的视觉体验和双眼等同的清晰度。

  • 标签: 小进阶镜片 敏感度阈值 视功能检测 自身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HCSD)是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不及时治疗,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本文报道1例以气促起病的新生儿HCSD,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予生物素治疗,随访至3岁,智力运动及体格发育追赶至同龄儿正常范围。

  • 标签: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生物素 基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线粒体氧化应激是发生在线粒体内部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这种失衡引起系列的细胞功能障碍,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也与线粒体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线粒体氧化相关基因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以期为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 标签: 肺纤维化 线粒体 氧化应激 ROS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矫正中低度近视的短期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7—12月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植入V4c ICL晶状体的低度近视患者490例(707眼),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测量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拱高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计算手术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以及稳定性。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0.076±0.079)LogMAR,手术有效性指数为1.26±0.21,最佳矫正视力(-0.079±0.080)LogMAR,安全指数为1.13±0.18。术后屈光度在±0.5 D以内的占比94.9%,可预测性为99.1%;等效球镜度在术后1个月为(-0.063±0.135)D,术后6个月为(-0.071±0.126)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 078±258)个/mm2,术后6个月为(2 953±206)个/mm2,损失率为(1.05±0.39)%。术后1个月拱高为(498±143)μm,术后6个月为(474±177)μm。ICL更换比例为1.4%。术后未出现严重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结论:ICL植入术(中央孔型,V4c ICL)矫正中低度近视具备良好的效果,手术安全、可靠,且预测性高,患者视力稳定。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中央孔型 中低度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解剖中低危(SYNTAX评分≤32)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且SYNTAX评分≤32、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患者SYNTAX评分水平分为SYNTAX评分≤22组和23≤SYNTAX评分≤32组。主要终点是5年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次要终点包括5年全因死亡和重复血运重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899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年龄(59.4±9.8)岁,其中男性2 888例(74.1%)。SYNTAX评分≤22组3 450例,23≤SYNTAX评分≤32组449例。术后5年,与SYNTAX评分≤22组相比,23≤SYNTAX评分≤32组患者重复血运重建发生率更高[18.9%(85/449)比15.2%(524/3 450),log-rankP=0.019],两组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95%CI 1.02~1.08,P<0.001)、慢性阻塞性肺病(HR=3.12,95%CI 1.37~7.07,P=0.007)和血清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HR=3.67,95%CI 2.05~6.58,P<0.001)是5年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HR=0.94,95%CI 0.91~0.96,P<0.001)是其保护因素。既往PCI史(HR=2.04,95%CI 1.38~3.00,P<0.001)、入院血糖水平≥11.1 mmol/L(HR=2.49,95%CI 1.32~4.70,P=0.005)和CCr<60 ml/min(HR=1.85,95%CI 1.14~2.99,P=0.012)是5年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3≤SYNTAX评分≤32(HR=1.54,95%CI 1.09~2.16,P=0.014)是PCI术后5年重复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均无独立相关性。残余SYNTAX评分与远期预后无关。结论在合并糖尿病且冠状动脉病变中低危的冠心病患者中,SYNTAX评分23~32增加5年重复血运重建风险;患者临床特征与远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等远期心血管事件相关,而血运重建程度与其无关。

  • 标签: 糖尿病 SYNTAX评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远期预后
  • 作者: 艾克拜尔·阿布都外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新疆克州阿克陶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克州845500
  • 简介:目的:探究盐酸溴索治疗老年肺炎及对咳嗽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添加盐酸溴索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恢复时间、治愈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盐酸氨溴索;老年肺炎;咳嗽消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