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医患关系并非是纯粹的契约关系,其还裹挟法律、伦理、价值等特殊因素。父子式的家长主义模式、平等式的消费主义模式以及医患信托模式并不能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商谈理论注重医患间主体性的凸显,强调医患双方通过语言的真实性和真诚性,从而达到双方对病患认识及其诊疗方式的"重叠共识"。在商谈理论视域下,医患关系的改良应该集中于目的理性引领工具理性的商谈观的塑造、医患双方应采用有效语言进行沟通对话以及对医疗独白式方式的克服。

  • 标签: 医患关系 商谈理论 重叠共识 优化进路
  • 简介:知情同意纠纷鉴定已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鉴定的范围应加以限制,只有告知不充分、虚假告知两种类型的鉴定申请可以准许,且鉴定专家仅需回答诊疗措施的风险和替代医疗方案是什么、比例多少,以及理性医师通常告知的事项。至于哪些风险和替代医疗方案应该告知,则由法官裁决。

  • 标签: 知情同意权 告知义务 鉴定
  • 简介:2018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卫生健康委的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 标签: 医疗纠纷 卫生健康 司法 记者 预防 《条例》
  • 简介:为了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切实做好《条例》贯彻工作,进一步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2018年9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条例》施行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卫生健康 医疗纠纷 预防 施工 部署
  • 简介:药房外包(托管)是在国家逐步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最终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过程自发出现的一种现象,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任何领域的任何改革都要符合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对医药分开改革中发生的药房外包(托管)现象,理应进行法律的审视、评价与规范。本文梳理归纳了公立医院药房外包(托管)的主要形态和特征,从外包(托管)关系基本构成入手,明确药房(外包)托管的法律含义和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医改政策,进一步分析阐述其中存在的涉嫌无效、涉嫌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诸项法律风险,探讨可能构成的法律责任。藉此为“医药分开”相关改革举措的设置与实施,提供法律参考意见。

  • 标签: 药房托管 医药分开 法律定位 法律风险 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