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两大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世界著名证据法学者达马斯所著的对此作出了深刻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研究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建构和完善不乏启发意义.英美国家具有独立的证据法,大陆法国家则倾心于法官的自由心证,而缺乏独立的证据法.我国应当实行规范证明和自由证明的混合制度.

  • 标签: 证据法 漂移 思想 证据制度 两大法系 自由心证
  • 简介:信用诈骗罪是指具有法定情形之一,进行信用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四种情形。其侵犯的客体是信用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认定本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应以超过透支限额一定倍数为宜,对恶意透支、盗窃信用、使用变造的信用、使用涂改的信用等行为,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定性,并作立法完善。

  • 标签: 信用卡 恶意透支 盗窃 伪造 变造
  • 简介:国际社会防卫协会第一任会长菲利普·格拉马蒂(FilippoGramatica1901—1979)从本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意大利发起了新社会防卫运动,这一运动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刑法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社会防卫原理》一书,对传统刑法学提出了全面反思,他在否定“犯罪”与“刑事责任”概念及彻底砸碎“刑罚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社会性”概念为核心,以”反社会性的指标及其程度”为根据,以“社会防卫处分”体系为手段来医治(不叫处罚)反社会者(不叫犯罪者)的崭新学说。他反对刑罚报应主义,提出了不要只关注反社会(不叫犯罪)过程中的行为,要重视个人的人格调查以及适用的处分(不叫刑罚)与这种人格(不叫人身危险性)相一致等有借鉴价值的观点。

  • 标签: 社会防卫 反社会性 人身危险性 保安处分 人格调查 刑法学
  • 简介:自古至今,广州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主要口岸.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金融事业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非常迅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用就是其中之一.1979年,中国银行开展了代理香港东亚银行VISA信用卡在国内的取现业务,从而使信用开始进入我国.1982年,中国银行并始代理境外信用卡在国内的直接购货业务.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原广州市分行)在代理境外信用业务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珠江.1986年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在北京地区开始发行外汇长城.接着,中国银行总行决定由广州市分行率先在国内发行人民币长城,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随后,我国各大专业银行纷纷开展了信用业务:1987年,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市分行发行了红棉信用;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牡丹信用;1990年,中国建设银行开始发行万事达信用,接着又发行了VISA信用;1992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发行金穗信用;后来,中国交通银行也发行了太平洋信用;1995年,广东省发展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地区银行发行了广发VISA信用.据统计,到1994年底,我国发行的各种信用的总数量已达840万张,存款252亿元人民币,交易额

  • 标签: 信用卡犯罪 犯罪分子 广州市 伪造信用卡 万事达信用卡 开始发行
  • 简介:在我国刑法中,恶意透支是信用诈骗罪的常见表现方式之一,但其在具体成立条件上具有不同于使用伪造的信用,作废的信用止和冒用他人信用进行诈骗犯罪的特殊之处,即主体为合法持卡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须具备超过规定限额或现定期限,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数额较大这三要件,唯有明确构成要件,才能完善对恶意透支型信用诈骗犯罪的立法。

  • 标签: 恶意透支 信用卡诈骗 成立条件 立法完善 刑法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