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继刑事诉讼法启动修法步伐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为民诉修法)也于2011年10月进入初次审议程序。颇为相似的是,民诉修法方案同样引发了一地争议,修法步伐亦因此暂缓,未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继续审议。

  • 标签: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效率 公正 审议程序 刑事诉讼法
  • 简介:对于征收的社会目标、政府在征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制约征收权等问题,不同的征收理论有着不同的答案。以社会效率为导向的私人征收理论认为,征收必须出于公共用途的需要这一条件是无法实现的。为防止征收中的腐败、寻租和无效率等不良后果,应当排除政府的介入,通过补偿的条件设置筛选出高效率的私的征收人。以良政为目标的公共征收理论则认为,除了效率,征收的正当性还和政府的公共职能以及分配正义相关,要制约征收权,除了补偿,还必须依托于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文章最后运用这两种理论分析中国的征收权,并提出一些改良的建议。

  • 标签: 征收 私人征收 土地政策 分配正义
  • 简介:诉讼效率是《刑事诉讼法》应始终追求的重要价值,诉讼效率应当包括"效益"和"速率"两层含义。其中的效益是指通过诉讼程序办理的案件质量较高、结果合理,强调效益有利于司法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而速率是指遵循诉讼程序使得刑事案件处理较快、过程迅速,强调速率有利于对司法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但效益和速率并不能完全地同步实现,任何诉讼程序都可能向其中一者倾斜而忽略另一者,尤其是忽略对效益的追求。同样地,新《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也应当尽力保持这两者间的平衡,通过一定制度设定弥补因速率带来的效益损失。

  • 标签: 新《刑事诉讼法》 特别程序 效益 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