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式,特别是近两年来频发的暴恐事件,依法反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们生活安定的迫切需要。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专门的反恐立法工作,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主义法》正式通过。回顾中国的反恐立法与实践,此部专门反恐法律的出台具有必要性与必然性。结合联合国以及各国反恐立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反恐立法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很大意义,亦有助于我国反恐策略选择。

  • 标签: 《反恐怖主义法》 反恐法律体系 反恐策略选择
  • 简介:美国“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出政治性、组织性、暴力性、智能性、国际性、预谋性等特征,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各国政府要充分重视,加强国际合作,依靠国际组织和有关专门反思机构的力量,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信息,力争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

  • 标签: 恐怖主义活动 反恐怖 现代恐怖主义 暴力性 打击 强国
  • 简介: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活动给世界造成的极大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各种方法中,法律手段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反恐立法比较分散,因此,有必要统一中国的反恐立法,构建中国反恐法律体系。

  • 标签: 恐怖主义 反恐怖 反恐怖对策法
  • 简介:为了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许多国家将反恐主义内容列入了国家法律,或者进行专门性反恐立法。但是,反恐立法存在不少疑难问题,如如何协调打击恐怖活动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如何更有效的实现并实行国际恐怖主义合作,等等。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组织势力的壮大以及恐怖主义思想的传播,我国也面临着国内外恐怖势力的干扰和威胁,反恐任务十分艰巨。在反恐立法方面,我国应在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探求一条适合我国反恐立法之路。

  • 标签: 中美反恐立法 异同点 比较
  • 简介:"9.11"恐怖事件使世界各国认识到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威胁,十分重视对恐怖犯罪的惩治.冷战后恐怖主义呈现出新的特点.国际社会在反恐立法方面已有实践.我国亦应制定一部《反恐法》.

  • 标签: 反恐怖 恐怖犯罪 恐怖主义犯罪 冷战后 惩治 国际社会
  • 简介:法国面临着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的双重威胁。恐怖主义犯罪区别于以获利为目的的犯罪集团在于其实施行动的目的是制造恐慌,资金积累也是恐怖主义活动的必要保障,因此反恐斗争不能忽视这些恐怖组织使用的资金流通渠道。打击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的手段包括收集情报、普通法程序例外规定的应用、特殊技术的使用、潜伏、国际互助行动、财产调查等。

  • 标签: 恐怖主义 有组织犯罪 打击手段
  • 简介:以美国“波士顿”恐怖袭击案为始,国际社会“独狼”恐怖主义犯罪态势逐渐成型。这种新型恐怖主义犯罪方式呈现出了主体独立、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等新特点。打击“独狼”式恐怖主义犯罪关键在“防”,公安工作应在《反恐主义法》等反恐法律机制内,从有效防范入手,不断完善针对“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法规,做好反恐情报信息数据的掌握和分析,规范落实重点行业和场所的管理制度,紧紧依靠群众,多管齐下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独狼”恐怖主义 犯罪预防 公安工作 反恐法律
  • 简介: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的极大威胁,各国应致力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联合国制定的反恐诸公约中,越来越强调预防和打击恐怖犯罪的各项合作,我国已经加入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我国也是深受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非常重视反恐的国际合作。应当完善立法,特别是应当尽快设立反恐犯罪的专门法典,以更好地应对恐怖犯罪。

  • 标签: 恐怖主义犯罪 国际合作 立法完善
  • 简介:恐怖主义犯罪的调查程序面临着保障国家安全与保障公民个人权利、行政权与司法权、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价值冲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必须对以上三种冲突予以平衡。尤其要重视为过度构建保障国家安全而导致行政调查权力的扩张滥用、实体正义凌驾于程序正义之上,以及忽略司法权对人权保障的救济机制等问题的出现。

  • 标签: 《反恐怖主义法》 调查程序 保障人权
  • 简介:<正>1.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2011年10月29日公布3.自2011年10月29日起施行为了加强反恐工作,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就反恐工作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一、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严密防范、严厉惩治恐怖活动。

  • 标签: 反恐怖 危害公共安全 社会秩序 国家安全 犯罪集团 重大财产损失
  • 简介:恐怖主义犯罪案件的侦查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复杂性和保密性等特征,证据收集的难度远大于普通刑事案件。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各国都在研究如何通过修改法律,强化反恐侦查权,赋予侦查机关反恐特别侦查措施,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 标签: 恐怖主义犯罪 反恐侦查权 反恐侦查特别措施
  • 简介:为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世界上已有一些反恐立法,其中包括联合国、有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反恐所作的规定.中国当前也有反恐立法,内容涉及参加国际条约而承担的反恐义务、刑法中直接与反恐有关的一些罪名和刑法中间接与反恐相关的罪名等.综观中国现行的反恐立法,还有可完善的地方,主要是:确定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制订专门的反恐法律和规定专门的反恐机构和监督反恐的机构等.

  • 标签: 恐怖主义犯罪 中国 反恐怖主义 立法 刑法
  • 简介:恐怖组织的形式化界定虽有利于司法操作,但有凭借强权暗箱操作之嫌,也不利于对新兴的恐怖组织的惩治与防范;恐怖组织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概念仅仅弥补了纯粹形式化概念的部分缺陷;恐怖组织的定义中应有规模下限的要求;不能把恐怖犯罪之动机以及最终目的作为定义的要素;应该注意恐怖组织意图实施犯罪的长期性。总之,所谓恐怖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以长期实施一种或多种恐怖犯罪活动为目的的犯罪组织。

  • 标签: 恐怖组织 界定方式 比较研究
  • 简介:“911”恐怖袭击后,随着美国反恐战略的推行,东盟地区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成为恐怖活动重灾区。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土相邻,面临着共同的恐怖主义威胁,加强反恐警务合作才能更好地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社会安全与稳定。中国与东盟反恐警务合作虽已初有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应加强与完善中国与东盟反恐警务合作。

  • 标签: 中国一东盟 恐怖主义 警务合作
  • 简介:文化反恐是指运用文化进行反恐或者在文化领域进行的反恐斗争,是各种形态反恐斗争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文化恐怖主义具有隐蔽性强和欺骗性大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基于理论高度,围绕文化反恐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使人们能够进一步理解文化反恐的本质,从而筑牢底线,有效防范敌对势力利用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破坏,提高人们运用文化进行反恐斗争的能力。

  • 标签: 文化反恐 特点 行动力
  • 简介:当一个政体陷入紧急状态中,民选的立法和行政机关往往倾向于以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名义,采取剥夺公民权利的严厉措施,而司法部门就负有抵制民选机关的任务,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因其非民选的先天特征而使司法机关在保护公民权利的行动中相对民选的政府部门缺乏正当性基础。因此本文寻求通过树立一种新的民主观念给予司法部门抵制民选机关的正当性基础,增强司法权力的法理地位,从而达到在甚至当今反恐战争如火如荼的时期仍能形成公民权利的一道坚实的制度性屏障。

  • 标签: 紧急状态 基本权利 自立法 自我设限的立法 多数原则
  • 简介:被美国、前苏联钻研了几十年的“拐弯枪”最近取得突破。号称“世界最先进”的新式“拐弯枪”系统近日在以色列揭开面纱,并有望用于全球反恐

  • 标签: “拐弯枪” 武器专家 摄像机 性能
  • 简介: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恐怖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俄、英等国的军警在原有武器装备的基础上,结合反恐作战的特点及需要,纷纷加大反恐武器装备发展的力度,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研制并装备了适合反恐作战需要的自成一体的各种武器和技术装备初步实现了反恐武器装备小型化、侦察攻防一体化、功能多样化、指挥与通信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标签: 进攻性反恐武器装备 反恐怖非致命型武器 防护装具 反恐保障装备
  • 简介:日本国会参议院2006年10月27日通过了日本政府提交的《反恐特别措施法》修正案。该法的适用期限将再延长一年。即从2006年11月1日起一年内.日本海上自卫队将继续为在印度洋活动的美国军舰等提供燃料及后勤保障服务。日本政府将于近期修改基于该法制定的“基本计划”,将日本海上自卫队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护卫舰的派遣时间延长至2007年5月1日。美国“9·11”事件后,日本国会于2001年10月通过了有效期为两年的《反恐特别措施法》,以支援美英等国攻打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依据此法首次在战时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成为日本战后防卫政策的一大转折。2003年10月和2005年10月,日本国会分别通过了将该法延长两年和一年的修正案。这已是日本第三次延长该法的适用期限。

  • 标签: 日本政府 反恐 日本海上自卫队 后勤保障服务 适用期限 塔利班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