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并积极促进羁押措施回归其原本要义,在第93条规定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该条文是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但司法实践中该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分为诉讼职权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和诉讼监督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对于诉讼职权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主要从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个层面分析审查的诉讼阶段和时间节点:对于诉讼监督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主要从检察机关的侦监部门、公诉部门、监所部门三个职能部门开展此项工作的利弊进行评析。本研究揭示将检察机关定位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并提出构建"以检察权统一行使为中心。侦监、公诉、监所部门分工负责、通力配合、各有侧重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模式"。

  • 标签: 羁押必要性审查 诉讼职权型 诉讼监督型 权利保护 检察权
  • 简介:司法鉴定工作中,外伤性延迟脾破裂法医学鉴定极为常见。由于脾破裂不出现于受伤当时,一般2周内才发生延迟性脾破裂现象,因此必须重视鉴定过程,做好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案件办理过程中技术性证据的有效性,才能确保办案效率。为此本文通过详细案件分析,对外伤性延迟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 标签: 关键词:外伤性延迟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案例分析 腹部脏器 B超 破裂时间
  • 简介: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下称北仲)组织编撰的《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5)》中文版(下称报告)於2015年9月23曰正式发布。报告是北仲推出的第三本系列年度观察,分总报告和分报告两部分内容。总报告包括仲裁篇和调解篇。分报告覆盖建设工程、房地产、能源、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影视、通用航空九大领域,并就各自领域的年度变化从概述、法律发展、典型案例、学术动态、总结与展望等五个方面予以阐述。

  • 标签: 仲裁协议 争议解决 中国商 法院 仲裁委员会 国际仲裁
  • 简介:通过对某基层法院诉讼副卷的抽样统计和文本分析发现,当前合议制虚化的倾向已愈演愈烈,衍生出判决前简单口头合议甚至不合议,订卷时再利用判决书文档剪辑编撰成虚构的合议笔录之"判而后录"现象。在诉讼副卷保密制度的屏蔽下,这已成为当前基层司法普遍存在而又习以为常的一种危险做法。结合访谈所得,本文描述了"判而后录"背后实际运作着的、真正决定案件裁判的"非正式合议"流程。这种合议庭合议与院庭长"把关"交相杂糅的非正式合议流程,侵削了合议庭成员应有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精神,放大了合议庭成员在群体决策机制中的消极懈怠心理,并在相当普遍的层面上抑制了"少数意见"及其应当起到的对司法公正的正向作用。本文提出,应实行合议笔录公开制度,以此重构合议庭评议之运行环境及利益格局,从而为实化合议制运作提供更加坚实且可靠的内生动力。

  • 标签: 诉讼副卷
  • 简介:近几年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对罢工权予以详细规定,在发生罢工事件时,各方的行动都无法可依,容易出现无序罢工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

  • 标签: 罢工 争议性质 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