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职责。公安机关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公正廉洁执法,源动力是理念创新,出路是机制创新,保障是队伍建设。

  • 标签: 公安机关 社会管理创新 公正廉洁执法
  • 简介:北京市长安公证处,成立于一九九三年,前身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公证处。建处以来,长安公证处秉持“真实、合法、优质、高效”的工作准则和“团结一致,拼搏向上”的长安精神,积极适应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要,为国内外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 标签: 人民公安 国家 公证法律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治 公证处
  • 简介:一、宪法上人的形象法律上的人的形象(dasBilddesMenschen),就是法律对人的想象和设想,即“呈现在法律上的、准备加以法律规定的”人的形象,它决定了法律如何对人起作用。[1]具体而言,法律对个人赋予权利、设定义务,鼓励人们从事一些行为,禁止从事另外一些行为,它规定各种程序、设立各种机构和制度,使得公共生活有章可循。

  • 标签: 形象变迁 宪法 部门法 法律规定 人的形象 公共生活
  • 简介:目前在基层派出所的接出警记录工作中,接警时使用《报警情况登记簿》,出警环节却没有专门的登记与记录,致使民警出警情况和现场情况日后无据可查,为发挥出警记录的民事证据功能,减少上访案件,维护社会稳定,增设《出警现场情况登记簿》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民警 接出警记录工作 《出警现场情况登记簿》
  • 简介:公通字[201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为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补充规定》,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作了补充。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

  • 标签: 追诉标准 案件立案 打击经济犯罪 公通字 情节严重 虚开发票
  • 简介:由于公安职业的特殊性,从党中央、公安部到各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都必须加强民警廉政教育。首先,要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地位,把住"总开关",系统介绍腐败与廉政的来龙去脉,纠正个别干警认识廉政问题的"双重标准";其次,要切实加强权力观与利益观教育,尝试运用寻租理论等理论成果,深刻剖析腐败的成因,教育干警自觉接受权力监督和制约;第三,不能放松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干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 标签: 廉政教育 公安队伍 有效教学
  • 简介:目前,公安机关在具体工作当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民事基本制度的知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平等原则、权利本位、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对人民警察树立良好的执法理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利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功能。因此,研究民事法律制度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有助于扭转以往公安工作中"重刑轻民"的传统观念,有助于提高警察的执法素质,从而更好的发挥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作用。

  • 标签: 民事法律制度 基本原则 价值指引
  • 简介:法制教育是部队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增强官兵法纪意识、预防腐败犯罪。文中从公安边防部队法制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公安边防部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安边防部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公安边防部队 法制教育
  • 简介:为深入了解公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部属院校本科生大队的学风状况,查找当前警察大学生在接受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国刑警学院为例,开展了一次覆盖全院本科生的学风问卷调查活动。文章主要针对问卷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职业理想、学习态度与习惯、教学质量与考核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学风建设 问卷调查 公安教育
  • 简介:充分发挥教育训练的作用,利用民警晋升培训时机,加强公安信息化内容的训练是提高民警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措施。经过调查,民警"督晋督"公安信息化课程培训存在着内容要求不尽相同,培训困难较大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力求探索一条符合当今民警特点的公安信息化课程培训的方式和途径。

  • 标签: 公安信息化 课程目标 实现途径
  • 简介: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行为方式 法医学鉴定
  • 简介: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多发与频发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不利影响,也是国家和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打击犯罪的重要使命,必然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对于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如何定位却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导致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从分析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任务入手,对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角色进行清晰的界定,以期为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充分发挥职能提供依据。

  • 标签: 公安机关 群体性事件处置 任务 角色定位
  • 简介:文章通过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进行剖析,从逃逸致人死亡相关观点入手,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 标签: 交通肇事 逃逸 刑罚
  • 简介:[案例1]付某与高某各驾驶翻斗车在弯道处会车时,将违章超车的韦某驾驶的摩托车刮到,致韦妻周某摔落在付某驾驶的车辆左后轮下,被当场碾压致死,两车肇事后分别逃离现场。交警大队认定付某负主要责任,高某负次要责任,韦某不负责任,付某不服提出重新认定申请,上级交警支队维持了原责任认定。法院审理后也认为该案事故认定书存在明显错误,但又无法否定其法律效力,因而仍然据此判决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付某刑罚,并判赔死者周某大部分经济损失。

  • 标签: 交通事故认定 检察监督 交通肇事罪 次要责任 交警大队 不负责任
  • 简介:第三部门在欧洲“社会经济”和美国“非营利部门”这两种路径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作为传统第三部门法的新发展,社会企业的制度演进在这两种路径下也不尽相同。在欧洲“社会经济”路径下,社会企业在福利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成为社会经济的新形态,欧洲的立法者为其创设了包括合作社模式、公司模式和开放模式在内的特定法律形式。在美国“非营利部门”路径下,社会企业可以囊括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商业化、非营利组织通过设立营利性附属机构或与营利企业合营形成复合式“社会企业集团”这一系列现象,它们所带来的挑战也得到了制度回应。社会企业在这两种路径下的制度演进无一不折射出第三部门法在当下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 标签: 社会企业 社会经济 非营利部门 第三部门法
  • 简介:交通肇事案件证据具有时间的一次性、材料的技术性、种类的多样性特点。对交通肇事案件的证据审查可以从个别证据审查和综合证据审查两方面进行。从犯罪构成角度出发,全面、客观、有联系地运用证据,有利于对交通肇事案件的正确处理。

  • 标签: 交通肇事 证据审查 证据运用
  • 简介:公诉人简介:公诉人郝连峰、杨帅、王兆国,均是沈阳市沈北新区检察院公诉科科员。公诉人出席法庭的特点是:庭前准备充分,在讯问和举证阶段配合多媒体,效果直观、清晰,对辩护人当庭提供的证据处理恰当。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重在依法说理,以稳定、缜密的证明体系使得辩护方的观点不攻自破。本案的庭审被评为2011年度辽宁公诉部门十佳公诉庭。

  • 标签: 交通肇事案 庭审 纪实 李全 法庭辩论 公诉人
  • 简介: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侦查案件,该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向检察机关进行申诉。检察机关享有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案件的监督权,请问对于此类案件检察机关如何进行监督?

  • 标签: 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 监督权 案件 应当
  • 简介:2012年2月的一个周末,我与家人外出旅游后以正常车速驾车回家,在行使至案发路段时,董某突然自北向南横穿公路,造成我在采取紧急措施后,仍致董某受伤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区公安交通管理警察大队在没有进行调查取证的情况下就认定:由于我驾驶机动车操作不当且未保持安全车速,由我负事故全部责任,董某无责任。我认为,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董某突然加速横穿公路的行为违反了行人正常通行规则造成的,这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且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测算当时我并没有超速。请问我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 标签: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GPS卫星定位系统 交通安全事故 撤销 外出旅游 紧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