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张恨水先生,我不仅自己不揣浅陋地写过,还曾将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提供给几位有兴趣的师友,希望他们也好好写写。在我心里,我总想我敬重的这位大老乡精彩而传奇的人生,应该有一个十分真实而准确的呈现。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认为张恨水唯有这一个。对于我这位善良的乡贤前辈,我觉得我有责任去接近他,探寻他生命的真实存在和鲜活的生命精神。

  • 标签: 《张恨水传》 书刊 内容介绍 发行工作
  • 简介:目的:调研富民县河东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运行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当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对策。方法:以富民县河东村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法,调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结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积极性不高,养老保险缴费负担重,失地农民养老金待遇低,对政策了解程度低。结论: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养老保险补贴,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待遇,加大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 标签: 失地农民 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 简介: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一条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长期以来,流域上中游地区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问题突出,流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加剧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和洪水威胁,严重制约着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防治黄河洪涝灾害始终被作为历代执政者治国安邦的大计而受到高度重视。黄河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是连通西北、华北和渤海的生态廊道,水资源和生态功能极为重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格局中具有重大战略作用。

  • 标签: 生态问题 水资源 黄河 流域 保护对策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北越京津、南极长江,12000年来在平原堆积了平均厚度35.6米的泥沙,创造了广袤的华北及黄淮平原。花园口以下800千米的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长期泛滥,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与华夏安危兴衰密切相关。人民治黄已经实现70年安澜,而黄河的长远安全则是中华大地平安的根本保证。

  • 标签: 黄河泥沙 安全对策 中华民族 黄河下游 花园口 平原
  • 简介:一、黄河水污染防治进展黄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甘肃、四川等九省区。2015年,黄河流域常住人口约1.3亿,占全国人口的9.1%,其中城镇人口约0.7亿;GDP总量约6.28万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9.28%;三产比例约为9:47:43,工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其他流域的平均水平。

  • 标签: 黄河流域 水污染防治 GDP总量 工业增加值 流域面积 常住人口
  • 简介:黄河流域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其悠久灿烂的农业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保育了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业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 生态价值 保护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流域生态环境
  • 简介:6月30日,明清黄河故道县(市区)政协秘书长会议在兰考县召开,来自4省8市27县(市区)的政协秘书长参加会议.会议认为,黄河故道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良好的生态背景、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扎实的农业基础,是一个可以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宝库,建议区域各方携手开发,助推明清黄河故道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标签: 综合开发利用 黄河故道区 兰考县 明清 政协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简介: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和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从流域整体来看,上游植被退化、中游水沙锐减、下游用水紧张、河口三角洲退缩等,成为黄河流域面临的新问题,对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以下从气候和社会经济变化两个方面出发,基于流域水循环和生态水文学原理,对黄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粗线条的梳理和解读,以求为该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黄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 简介:黄河贯穿济南西北部,在济南境内全长约183公里,两岸分布着鹊山、华山、黄河第九弯、玉符河湿地、泺口百年铁路桥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今年年初,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挖掘黄河的自然资源,建成全国最大的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近日,济南市政协围绕"挖掘黄河文化,打造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助力携河发展",以"拥抱母亲河、迈向新时代"为题开展了专题"商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