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只有加强依法治国,公民的各种自由权利才能得到更加切实的保护,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认知与选择。法治的核心价值是自由,而实现自由的途径,就是建设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只有真切地认识到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才能探索出实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的道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标签: 价值论 法治 自由 依法治国
  • 简介: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虚拟环境,它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引发了各种思想价值理念的碰撞。传统道德规范在规范网络行为中遇到了标准不够明确、规范手段不够有效和维度过于复杂等问题。应从道德标准建立、关键节点把握、主体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网络道德。

  • 标签: 网络 道德 策略
  • 简介: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重要内涵。从价值视角考察,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基础,在思想本质上面,立疋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思想归宿上面,强调“真实的人本追求”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以人为本”成为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真正体现出关注与理解人性、人的目的与价值、人的主体性、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相统一的入学理性。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价值旨归,它通过公平正义、消除异化,使劳动解放得以实现;它将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理念融合起来,并纳入当下的实践领域,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价值目标。

  • 标签: 社会主义 人文精神 价值 幸福
  • 简介:红色文化即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的特质.作为其载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是红色文化的创新之源,也能为新时期传播红色文化提供实践基础.在实施时,应通过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文化渗透来提升其价值,并拓展育人途径来强化其功能.

  • 标签: 红色文化资源 文化价值 育人功能
  • 简介:稿件统筹中心电话(010)5626775914701742069张杰QQ:3305053561王平QQ:1136534047zhiye988@163.cm张维维QQ:1245061681Idbzsjzzs@126.com.杨露QQ:870436771obc6771@qq.com高阳QQ:1575894180Idbzl989@163.com.杨翠珍QQ:1340572795Idbzshijie@126.com韩新阳QQ:3101027571Idbzsjbjb@126.com.倪圣洁QQ:963142719963142719@qq.com李胜QQ:3279619322Idbzsil971@126.com赵国宏QQ:1483937550jiuyegl@126.com李学水QQ:583700303Idbzsis@126.com刘静QQ:3142109215

  • 标签: 保障世界 劳动保障
  • 简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是广大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也是我们军之魂、党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 标签: 长征精神 价值观建设 革命精神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军事路线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而科学的立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 标签: 习近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
  • 简介:大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即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大众价值共识的凝聚、道德品质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具体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大众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大众的认同程度和践行能力以及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谋划。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与践行程度决定了我国文化强国的程度。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文化强国
  • 简介: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有悠久的理论渊源,而且具有科学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当前,深入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思想,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异化劳动理论 当代价值
  • 简介:1889年7月14日,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新中国以来,在不同时期涌现出千千万万劳动模范,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无论是时传祥、王进喜、张秉贵等老一代劳动模范,还是蒋筑英、包起帆、李素丽等新一代劳动模范,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 标签: 包起帆 王进喜 时传祥 创一流 蒋筑英 月将
  • 简介: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实践观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弊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要求,其中包括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是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制约等。实现马克思生态思想大众化,必须进行理论创新,运用通俗的语言开展宣传教育,同时应注意生态文明用语的规范性。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马克思生态思想群众性的当代价值,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 标签: 马克思生态思想 当代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 群众性
  • 简介:《新华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相继出台扩大就业政策和最低工资保障、劳动监察等制度,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位明显改善。但不尊重他人劳动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劳动者收入分配、权益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劳动创造世界。

  • 标签: 劳动者权益 尊严 平凡 最低工资保障 权益保障机制 经济社会
  • 简介:周全寿是麻城市公路管理局宏远路桥公司机械养护处主任。他从一线养路工人做起,29年如一日投身于公路养护事业。他艰苦创业,开拓进取,2009年牵头成立官田畈养护应急中心,从零做起,创新集中机械化养护作业理念,培养出以全国筑路技术能手王立刚为代表的十余名机械操作能人。他和他的团队承担着麻城所有列养公路的路面修

  • 标签: 公路管理局 机械操作 公路养护 养护处 路桥公司 机械化养护
  • 简介:文章通过对川南苗族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分析认为,丧葬仪式是川南苗族建构其民族价值精神的重要途径,具有传递社群价值意识、修正个体价值意识、整合民族价值精神的功能。但是,由于传统与现代时间观的冲突、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空间距离的变化、核心家庭的转移等原因,川南苗族丧葬仪式的社群价值建构功能逐渐削弱。川南苗族唯有打破时空的限制,提炼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传递到实际的生活情境,才能使苗族的传统文化、原始价值精神得以蜕变再生。

  • 标签: 川南苗族 丧葬仪式 价值意识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已经逐步的向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层次性与复杂化多样性等,逐步的健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成了摆在现在社会劳动关系的主要突出状况之一,通过深入分析了制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因素外,希望所提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 标签: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 困境与对策
  • 简介:中国古代民族歌唱艺术是从原始时期集体劳动中产生的"号子"开始发展起来的。劳动号子是产生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四川广元地区的劳动号子作为一种民间音乐文化艺术,其种类与艺术特点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劳动号子 种类 艺术特点
  • 简介:中国好像还没有其他法律像《劳动合同法》这样,从立法、实施到现在,一直争议不断,褒贬不一,褒者赞其为奇效护身符,贬者称其拉低了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竞争力越发不足。因立场、角度、智识、认知、利益、思维方式等等不同而发出的声音针锋相对,让这部律法尴尬至板,也让很多官员、学者、企业家和员工在观念的碰撞中,进入现实且深入的长考。

  • 标签: 《劳动合同法》 官学 冲撞 劳动生产率 企业竞争力 思维方式
  • 简介:十年前,因为单位拖欠其超额完成考核成绩的收入,上海邱某被迫走上漫长的维权之路。然而,由于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对这一事项的性质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该事项不属于仲裁受理范围,属于民事纠纷。

  • 标签: 劳动报酬 拖欠 上海 马拉松 劳动仲裁部门 劳动仲裁委员会
  • 简介:女性劳动参与对其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受到经济改革、人口和家庭结构转变的影响,家庭照料负担日益沉重,导致女性在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方面的矛盾凸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家庭照料与女性劳动参与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无论是照料老人还是子女都会对女性劳动参与带来负面影响,中老年女性对孙子女的隔代照料有助于家庭年轻女性更多的劳动参与,而隔代照料对老年人自身的退休决策影响是既有研究的空白。未来的相关研究,应强化社会性别视角,建议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分析家庭照料对女性照料提供者福利的长期影响,并加强对建立市场化的照料服务体系的政策分析。

  • 标签: 女性劳动参与 老人照料 儿童照料 家庭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