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全长32.645公里的青藏铁路西格二线控制性工程——新关角隧道双线正洞日前全部贯通。正式运行后,列车穿越关角山的时间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新关角隧道最高海拔为3497.45米,自2007年11月6日开工建设,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的关角山,青藏铁路天棚站至察汗诺站之间,设计时速16公里。

  • 标签: 铁路隧道 高原 世界 青藏铁路 2007年 控制性
  • 简介:旧派、新派乃至于融合二者的人格刑法学派,对于如何贯通犯罪与刑罚内在联系的解析均存在问题.以对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的蔑视与对抗态度作为自身内核的主观恶性,可以合理贯通犯罪与刑罚的内在联系.这个主观恶性仍然遵循通过外在行为考察内在意志的一般方法,犯罪行为成为其进入刑法学场域的绝对牵引力,能够体现犯罪人主观恶性的轻重程度的罪前与罪后因素,亦依附于主观恶性进入刑法学的考察范围.

  • 标签: 主观恶性 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 刑事责任 贯通犯罪
  • 简介:武清区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路网贯通工程建设引起了全市的广泛关注。京津城际铁道、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京沪高速公路正线、103国道拓宽改造等四条国家级交通干线在武清同时动工兴建,区内以“七纵七横”为骨架的开放式路网建设也在紧张的施工当中,从城区到乡村,武清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筑路景象。

  • 标签: 执政为民 路网贯通工程 武清区 中国 公路建设
  • 简介:【目的】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40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分布状况,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我国"一带一路"的具体规划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借助GoogleEarth,运用ArcGIS软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40国世界遗产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形成各种空间分异的原因。【结果】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40个国家的世界遗产类型数量较大,遗产类型丰富多样,文化遗产数量占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古建筑、古城镇等可见的文化景观。(2)40个国家的世界遗产数量分布极不均衡,发达国家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中东欧区域世界遗产分布更为集中。(3)区域内的世界遗产主要分布在东经40度以西,集中分布在沿河、沿海、沿山脉区域,呈现多个条带状、团块状的密集分布区域。(4)区域内世界自然遗产集中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区域内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较多,中低纬度世界遗产数量高于中高纬度地区,其密度则低于中高纬度地区。(5)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40国的濒危世界遗产数量较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结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40国世界遗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受制于地方经济水平、地形地貌和地方政治稳定性等多要素影响。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世界遗产 空间分布
  • 简介:今年6月底7月初,在举国瞩目且尤为京、津、冀、豫4省市人民所普遍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开工之际,湖北省丹江口市邀请中央及京、津、石等地新闻媒体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参加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大型新闻摄影采风活动。早在1953年,毛泽东主席就曾说过,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可不可以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一点儿。从那时起,中国水利工作者就开始了对"南水北调"进行前期考

  • 标签: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地 丹江口市 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南方
  • 简介:<正>鄂政办发[2008]7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工程。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标签: 移民工程 丹江口库区 南水北调中线 安置区 后期扶持 水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