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越南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很低,国民生产总值仅113亿美元,人均约180美元。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1%,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属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越南过去大量接受中国、苏联等国的援助,较为重视工业发展,整个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要高于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1986年越共六大以来,又实行较为全面的经济改革,确立农、轻、重的经济发展次序,经济机制逐步转向国家控制下的市场机制,经济上取得了不少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多年来经济政策上的错误和长期反华侵柬造成的严重恶果,越南经济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 标签: 越南经济 经济改革 总体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 农业人口
  • 简介:前言近年来越南经济状况很好.就实际GDP增长率来看,2000-2003年平均约达7%,2004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7.7%.在东盟区域内仅次于新加坡(8.1%),在整个亚洲也仅次于中国和新加坡.

  • 标签: 越南 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 股票市场 资产重组
  • 简介: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5%,农业人口占全国80%,劳动力占65%,农业占成内生产总值的四成。根据越南官方资料划分,其农业区可分为七个区域:(1)北部山区和中部地区;(2)红河三角洲;(3)北部沿海地区;(4)南部沿海地区;(5)中部高原;(6)南部东北区;(7)湄公河三角洲。其中,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占据突出地位,1989年,越南43.1%的人口生活在这

  • 标签: 粮食生产 粮食问题 湄公河三角洲 红河三角洲 土地面积 粮食产量
  • 简介: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但是从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以后,越南当局为了配合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自己也争夺地区霸权,从1968年起,掀起一股反华、排华恶浪。对居住越南境内的华人、华侨进行排斥、迫害、驱赶。到1980年止,“被越南驱赶出境的华侨达50万人,25万人到中国,约有一半到东南亚、香港及美欧等地,或死在海上丧身鱼腹,其中包括越南人。”造成了20世纪人类历

  • 标签: 国籍问题 争夺地区霸权 争夺世界霸权 居住国 排华 新经济区
  • 简介: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在越南人民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为越南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一生发表了很多言论、论著和指示,这些论著后来被越南人民运用于实践中,并称之为“胡志明思想”。

  • 标签: 胡志明思想 越南 女性解放 革命事业 人民 论著
  • 简介:近年来,除进行军事、民事、油气开发等非法活动外,越南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舆论宣传力度,借助媒体、法律、民间活动等广泛表达国家立场,以博取国际同情、对华侧面施压,并试图通过“搅浑水”将南海争端国际化、复杂化、多边化。

  • 标签: 南海问题 宣传策略 舆论 越南 非法活动 油气开发
  • 简介:傣族是越南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傣族约有40万人,他们大多数聚居在越南西北地区原傣族——苗族自治区一带。另外,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清化、义安省的高原地区。傣族村庄往往修建在江河沿岸的小山岗上,或在田野之间。在田地集中的地区,很多村庄的居民密居一处,房屋彼此相连,整然有序,宛如一座座小的市镇,也有一部分傣族

  • 标签: 义安 清化 高原地区 西北地区 赛歌 座座
  • 简介:越南《人民报》1982年10月7日报道,1982年越南考古学论文报告会第十七次年会于9月22日至23日在河内举行。会议分为石器时代、金属时代以及封建时代等三个小组,共计发表了一百四十二篇论文。现将过去一年中越南在考古方面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 标签: 论文报告会 人民报 发掘工作 发掘面积 日至 建筑遗迹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民住宅的权利。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建造自己合法的住宅或租用他人的住宅。并有义务依照公共生活规则使用住宅,维护卫生和环境。住宅使用规则由部长会议颁布.第二条住宅所有权的承认和保障。国家承认和保障个人和集体的住宅所有权。但土地归国家所有。

  • 标签: 住宅所有权 公共生活规则 国家承认 租赁合同 买卖合同 住宅面积
  • 简介:拙作《近代越南的几个主要秘密会社组织》(载《东南亚纵横》1994年第1期)简要介绍了近代越南历史上出现过的几个最主要的秘密会社组织,现在接续前文,试图探讨一下近代越南秘密会社兴起的背景、特点、性质和作用。一、近代越南秘密会社兴起的社会政治背景秘密会社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产生和存在的。近代越南秘密会社的兴起及长期存在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近代越南国内社会和宗教矛盾的激化,为秘密会社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秘密会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当时越南阮氏王朝的封建统治已日益走向反动、腐朽和没落,正可谓“昏惨惨似灯将尽”.在封建统治的重压下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打击下,整个越南大地不时呈现出一派“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社会政治矛盾空前激化。而正在这时,法国殖民者闯了进来,越南进入了由封建社会向殖民地社会过渡的政治转型时期。与此同时,越南国内业已存在的道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儒教、伊斯兰教及泛灵论的原始宗教之间的矛盾,由于天主教的传入并受到法国人的保护,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更加激化了。

  • 标签: 阮氏王朝 社会政治背景 宗教矛盾 东南亚纵横 泛灵论 政治矛盾
  • 简介:越南在1995年正式加入东盟后,迅速摆脱了政治孤立的困境,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并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共同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为越南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本文在阐述越南加入东盟的背景和历程基础上,对其与东盟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越南与东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东盟合作 越南 收益 海外市场 安全机制 外部环境
  • 简介:根据第51/2001/QH10号决议修改、补充的1992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国会颁布《工会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会工会是越南工人阶级和越南劳动者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自愿成立的广泛的政治社会组织,是越南社会政治体系中的成员。工会代表干部、公职人员、职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以下简称“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关心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正当的权益。工会参与国家管理、经济社会管理,检查与监督国家机关、组织、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活动。工会有责任宣传、动员劳动者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遵守法律,建设和保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

  • 标签: 越南社会主义 《工会法》 社会组织 政治体系 国家机关 经济组织
  • 简介:越南“贡”(越南称为COM).主要是用糯米扣加入其它食物成分制作而成,是越南风味小吃之一:不过,在越南统称为“贡”的食品中,由于各地在选料和制作方法上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其色、香、味也各具特色。

  • 标签: 越南 美食 风味小吃 制作方法 食物 食品
  • 简介:<正>八十年代,越南的经济举步维艰,通货膨胀率1988年为700%,职工人均收入每天仅0.38美元。严酷的现实使当局认识到发展经济的战略才是强国富民之策。1987年12月,越南八届国会二次会议通过“四五”计划与《外商投资法》,主张经济改革的阮文灵当选为党总书记、武志公任国家主席、杜梅任部长会议主席,越才步入了“开放时代”。1988年初,越“投资法”开始实施,当年就引

  • 标签: 越南 通货膨胀率 经济改革 部长会议 开始实施 战略
  • 简介:高栏族,自称“婚壮”(意为壮人)、“板人”(意为村人)等,越南少数民族之一,分散居住在越南北方的宣光、安沛、太原、河北、富寿、永福等省山区,以宣光省为比较集中,共约2.3万人(1973年)。原来与山宅族合称为高栏——山宅族,1973年后分别定为两个单

  • 标签: 越南北方 富寿 宣光 安沛 永福 千般
  • 简介:祖国阵线是越南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越南的统一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政治地位仅次于越南共产党、政府和议会,是越南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共领导和建设国家的政治基础和合法性来源之一。祖国阵线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是团结各个群众组织和各界人士,搭建越南共产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越共开始实施革新开放政策,祖国阵线重新定位其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积极处理好与党、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越南共产党 祖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政治生活 共产党领导 统一战线组织
  • 简介: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越南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越南竹文化的独特色彩。竹子的特性是形成这一独特文化的前提条件,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是形成竹文化的基本条件,越南人民的智慧是形成这独特竹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从竹在越南民族神话传说、建筑、文学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运用和象征意义解读越南竹文化的特色。

  • 标签: 越南 竹子 文化
  • 简介:越南,人们将“改革”称为“革新(Doimui)”。和苏联一样,越南不仅在内政和外交,而且也在意识形态、军事、文化等领域进行革新运动。下面,我们准备对为什么必需革新、怎样革新、革新些什么、革新遇到什么障碍、克服这些障碍的条件是什么,等问题作一说明。一、越南的经济成就在越南,需要革新的,主要是经济领域;然而,难于革新的,主要也是经济领域。在这里,我们准备先检查最近越南的经济成就,然后阐明问题之所在。

  • 标签: 柬埔寨问题 经济改革 革新运动 粮食产量 越南北方 进口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