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正>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向着全球化的高层次发展。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市场,同时也加剧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公司企业是构成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世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跨国公司,更是国际经济活动的最活跃的参与主体。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小

  • 标签: 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战略 跨国公司 经济国际化 大公司 全球化
  • 简介:1999年10月印尼瓦希德政府产生,开始了民主改革的进程,瓦希德政府的国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华政策和华人政策作了什么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与实质进展怎样?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将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瓦希德 印度尼西亚 对华政策 华人政策
  • 简介:政策意识是编辑对政策的重视、认识和理解。政策水平是编辑对政策的认识、理解的准确程度。新闻编辑的政策意识和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1)能否将直接解释政策的新闻阐述清楚;(2)能否将政策报道的分寸和时机掌握得当;(3)能否发现和纠正新闻中出现的政策性错误。新闻编辑要增强政策意识,提高政策水平,必须对新闻本身的政治色彩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必须积累知识,深入实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遇事多用政策的尺度把握和衡量。

  • 标签: 政策意识 政策水平 政治色彩
  • 简介:<正>独立后印度的保留政策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保留问题涉及政治、社会、宗教、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现今越来越成为印度政府统治的一大难题。如果说1990年下半年印度的民族矛盾激化和保留冲突一发不可收拾是V.P.辛格下台的主要原因,新总理钱德拉·谢卡尔将如何对待保留问题,正为举国注目。研究印度保留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矛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这一政策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可以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 标签: 落后阶级 表列部落 保留 种姓 南印度 政策
  • 简介:一、前言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产冲击之后,日本应该如何基于中长期观点制定国家的成长战略,这在政府和民间的各种场合受到了热议。民主党政权也将制定国家成长战略作为政府目标的一个主要支柱。政府也意识到要将成长显著的亚洲的活力用于搞活日本的经济活动。

  • 标签: 经营战略 亚洲 剧变 成长战略 2008年 雷曼兄弟
  • 简介:<正>一、转型期的企业:必须做到三个定位谁也没想到十年后,一个普通小农家具厂会成为国家一级企业,而且是广东第一家一级企业。我们厂原是个只能生产简单农具、五金制品和农业机械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当时的生产是“等米下锅”:有任务就开工,没任务就停工等料。为求企业的发展,1980年开始批量生产“洁白牌”单桶洗衣机。但因设备不足、工艺落后、质量差等因素,产品滞销,造成亏损达25万元。企业缺乏凝聚力,许多职工为求生路纷纷离它而去。

  • 标签: 企业规模效益 集体所有制 五金制品 家具厂 单桶洗衣机 批量生产
  • 简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其远东政策也历经几次调整。先是采取和平经济渗透政策。为此,维特提出了修建取道中国境内的中东铁路,并想方设法诱使清廷接受这一提议。之后制定了武力压服政策。这一政策由别佐布拉佐夫提出,目的是想通过武力征服中国东北和朝鲜,俄国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充当急先锋便是武力压服的表现。再后升级至联日侵华,即从俄日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到俄日无视中国主权的结盟侵华。

  • 标签: 俄国 远东政策 中国东北地区
  • 简介:前言在国际化进展的过程中,对外宣传和普及本国的文化和语言,将其作为软实力加以利用的努力对包括日本的世界各国来说已是重要的战略课题。海外加深对日本文化和日语的理解和关注可以提升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也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乃至日本的外交战略和安全保障。全世界的日语学习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持续增加,近年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对日本大众文化的喜爱引起了人们对日本文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学习日语的很大动机之一。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想要积极地加以利用,但也担心中国存在感的提升使得全世界对汉语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而促使日本在外语教育领域中的存在感降低。

  • 标签: 日本文化 语言政策 留学生政策 东南亚 20世纪80年代 对外宣传
  • 简介:普遍认为,不论印度的哪个政党或政治联盟执政,都会以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基本国策,以印度传统哲学“中庸之道”为基础制定内外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90年代印度多党政治中,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BJP)作为全国性的两大政治力量的出现,而地位处于上升态势的印度...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外交政策 印度教徒 巴基斯坦 安全政策 克什米尔问题
  • 简介:语言政策与国家利益存在内在联系。本文以印尼政府华文政策的演变为主线,主要阐述了苏加诺时代、苏哈托时代以及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国家利益的变化及其对华文政策的影响。语言政策没有独立性,其目标始终对应着国家利益的需要。

  • 标签: 语言政策 国家利益 印尼华文政策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与东盟的关系处于恢复性时期。后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第二阶段“东向政策”在加快与东盟合作步伐的基础上,向东亚拓展,重视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中国关注。

  • 标签: 印度 “东向政策” 发展
  • 简介:叶利钦自1991年7月10日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不断发表方针、政策性讲话。现将1992年1月以来有关内政、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言论,摘录如下,供参考。一、关于国内政治(一)国内'政局稳定',不存在'叛乱的可能性'。'在签署联邦条约以后,出现了一定的政局稳定趋势。'6月3日会见'改革'议员团时的讲话'我排除叛乱的可能性。正如人们常说的,军队是我们俄罗斯的;领导、部长是民主派,忠于我们的方针和总统;安全部长、内务部长情况同样如此。……正在利用人民情绪(这种情绪与经济改革现阶段采取的各项措施有关)的势力没有社会基础,就是说不敢发动叛乱。'

  • 标签: 内外政策 叶利钦内外 政策言论
  • 简介:欧盟安全政策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安全政策涉及到欧洲国家之间的行为,而外部的安全政策是指欧盟对其它国家和地区所采取的政策

  • 标签: 安全政策 欧盟 节选 欧洲国家
  • 简介:面对恐怖主义极端势力的强势进攻,美国最终从幕后走向前台,出台新政,希望“削弱并彻底摧毁”“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ISIS,以下简称“伊斯兰国”)。新政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实施以空袭为主的军事介入,将叙利亚危机嵌入反恐战争,同时组建网络新反恐国际联盟,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可以说,由于“伊斯兰国”的崛起,奥巴马政府对伊拉克政策出现颠覆性改变,经历了从“撒手”到“重返”的转变。这其中既有美延续反恐、维护自身及盟友利益的需要,同时亦映射出美主导中东局势、保持领导力的实质。但在奥巴马剩余任期不到两年的情况下,美国不会大幅度调整其中东政策,会出现从克制、收缩到进取、干预政策的小幅回摆。

  • 标签: 美国反恐政策 伊拉克 伊斯兰国 叙利亚危机
  • 简介:<正>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产值(按1959—60年度不变价格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从1949—50年度的53.2%下降为1990—91年度的25.6%,但它仍是比例最高的一个生产部门。1990—91年度时,全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1%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1989—90年度时,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当年全巴出口总值的20%,而农产品(如棉纱、纺织品、皮革制品、地毯等)的出

  • 标签: 巴基斯坦 土地改革 年均增长率 农业发展政策 六十年代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