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正>自从联合国主持的柬埔寨大选于23日开始以来,这个国家就在希望与失望、民主与独裁之间漂摇不定。因此不足为奇的是许多柬埔寨人不相信最后投票选举结果将有助于创造稳定环境。假定金边政权不接受其大选失败的结果以及西哈努克亲王建立联盟的努力失败,那么人们就会真正担心,这个国家也许会回到暴力和无政府状态中去。

  • 标签: 柬埔寨人 无政府状态 投票选举 稳定环境 联合国 联盟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尼泊尔世界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执行委员会主任特塔·拉·安塔率领的尼泊尔世界事务委员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7月15—22日访华。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和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分别会见代表团,交流协会理事艾平与代表团座谈。代表团还拜会了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除北京外,

  • 标签: 执行委员会 代表团 尼泊尔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世界 访华
  • 简介:近年来,与东北亚相隔较远的欧洲人逐渐对朝鲜半岛事务产生了较强的兴趣,不仅一些欧盟国家相继与朝鲜建交,而且今年5月欧盟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平壤和汉城,欧盟称此行的目的是帮助推动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和平进程。紧接着欧盟宣布正式与朝鲜建交。欧盟为何要介入朝鲜半岛事务,其背景如何?欧盟的介入对朝鲜半岛局势会造成何种影响?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 标签: 朝鲜半岛局势 建交 和平进程 欧盟国家 代表团 东北亚
  • 简介:哈萨克斯坦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境内约有130多个民族和族裔群体,规模较大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佛教等。哈国家统计局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表明自己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共1123.79万人(占哈总人口的70.2%),信仰基督教的为419.01万人(占26.2%),信仰佛教的1.46万人(占0.1%),信仰犹太教的0.53万人,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口共计3.01万人(占0.2%),不信教的人口45.05万人(占2.8%),未说明信仰的人口共8.1万人(占0.5%)。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宗教事务 管理体制 伊斯兰教 国家统计局 2009年
  • 简介:近年来,日本对中国南海事务的干预力度不断增大,愈来愈明目张胆,系除美国之外介入程度最深、最积极的域外国家。其紧追美重返亚太战略步伐,密切配合美南海政策作为,主动充当东盟国家特别是相关声索国的坚强后盾,给予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援助,竭力煽动他们集体与中国抗衡;借南海问题恶意渲染"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国际形象,打着国际法的幌子强力制约中国,力挺菲律宾提出南海国际仲裁案,多方拉拢域外国家深度介入,推动南海问题的多边化、国际化;不惜悖逆民意,强势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频频派出海上自卫队舰艇赴南海刷存在感,访问港口,举行联合演习,配合、支持美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为日本直接军事介入南海清障铺路做准备,力争形成东、南海"联动机制",最大限度争取在东海、钓鱼岛海洋权益斗争中的主动地位,减缓中国崛起步伐,迟滞中国发展强大进程,努力夺回日本在中日战略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重振昔日军国主义雄风,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狂妄野心。

  • 标签: 日本 中国 介入 南海问题 动向 意图
  • 简介:尼泊尔世界事务委员会代表团访问南亚研究所1996年5月24日以尼泊尔世界事务委员会主席苏里亚·拉尔·阿玛蒂亚教授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南亚研究所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四川联合大学副校长周宗华教授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代表...

  • 标签: 世界事务 尼泊尔 代表团 学术交流 南亚 研究所
  • 简介:中国对韩公共外交有助于朝鲜半岛的安全与稳定、中韩两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两国文化的和合共生。中国的对韩公共外交有着以下主要特征:两国高层领导在此议题上高度良性互动,人文交流是主要纽带,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精英与主流媒体则是突出舞台。面对问题和挑战,中国对韩公共外交的社会基础与文化交流方式有待改进,美国、日本的竞争与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等问题不容低估,中国在朝鲜半岛安全与统一这个议题上的舆论也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对韩公共外交的社会基础,升级对韩公共外交的文化交流方式;管控美日的负面影响,不刺激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优化在朝鲜半岛安全与统一问题上的议程设置,化被动为主动。

  • 标签: 中国 韩国 中韩关系 公共外交
  • 简介:近年来,北极事务已成为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也日渐深入。根据参与环境的变化和参与范围的拓展,本文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蛰伏期、准备期、初步参与期和全面参与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国的北极政策实践都受到了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具体可从参与意愿、参与能力等内部因素和参与需求、参与渠道等外部因素进行考察。这四个因素可按照程度大小形成不同的情境组合,构成一个理解中国北极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该框架也有助于分析中国对其他国际事务的参与,可视为认识和研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次尝试。

  • 标签: 中国参与北极事务 历史进程 影响因素 策略选择 分析框架
  • 简介:公民社会的各位代表: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区域网络协调人: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亚太地区网络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我要向各位表示问候,也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能够为你们的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联合国 开幕词 非政府组织 司长 公民社会 网络协调
  • 简介: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财政模式从国家财政转向公共财政。认识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性,对搞好政府采购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财政以公益为核心,是全体公民利益的集合,最重要是建立公众对财政收支的民主和法律监管制度,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将公平正义的内涵坚定深刻地嵌入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体系之中,作为科学发展经济的核心元素,成为社会主义评价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采购业绩的基本标准。

  • 标签: 公共财政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
  • 简介:伴随着对大国地位的追求,印度大力推动公共外交以塑造世界大国形象和让国际社会理解印度的对外政策。本文考察了印度可服务于公共外交的各种政治、文化和宗教等软权力资源,介绍了印度公共外交实践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探析了印度近年来的一些公共外交实践和效果。总结了印度公共外交中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启示。

  • 标签: 印度 公共外交 资源 实践 启示
  • 简介:侨务公共外交是侨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镶嵌在侨务资源涵养、侨务文宣、侨务经科、华侨和侨眷权益保护等各项侨务工作中。侨务公共外交具有主体广泛性、客体多样性、路径复杂性、内容丰富性和作用间接性的特点。

  • 标签: 侨务公共外交 华侨华人
  • 简介:在我国企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的今天,公共关系在企业名牌战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关系能帮助企业稳定员工队伍,调动员工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公共关系能帮助企业实施产品定位,品牌定位,推出名牌和强化品牌意识;公共关系能帮助企业预防和转化危机

  • 标签: 公共关系 名牌战略 产品定位 品牌定位 预防和转化危机
  • 简介: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不同类型的公共物品供给是国家对国民接受现存政治秩序和纳税的回报。长期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物品供给不妥或不足会导致国民的"怨恨",破坏统治合法性,从而为反政府武装组织的动员和招募打开机会窗口,激发国内冲突。怨恨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自动消失。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怨恨是否会平息或化解取决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无论是原统治集团继续掌权,还是反叛集团取而代之,改善公共物品供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决定内战是否死灰复燃的关键因素。基于1947-2008年"武装冲突数据库"的"生存分析"支持了本文的基本假设,那就是公共物品供给显著地降低国内冲突复发的风险。经验研究还发现,战后和平建设主要是一个国内政治过程。国际战争、经济相互依存等国际因素会产生局部的显著影响,但作用并不大。国内政治物品的供给,尤其是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对于冲突复发的遏制作用远比其他类型物品强。相对于经济物品,社会福利物品能够产生及时的作用,和平效果明显。此外,族群冲突的复发受制于更多类型的国内公共物品供给,因此较之非族群冲突,实现持久和平的机会更多,相对更容易化解。

  • 标签: 公共物品供给 国内冲突 冲突复发 冲突陷阱
  • 简介:本文旨在论述发展中印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对印公共外交提出建议。本文强调,在中印相互依赖加深与双方互信不足并存的背景下,加强公共外交正当其时。这既有助于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也是推进两国舍作的必然要求。同时,本文还较为系统地从战略目标、工作内容、实施主体、目标对象、重点部门以及资源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 标签: 中国 印度 公共外交 策略
  • 简介:目前泰国政府的公共债务攀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1997所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为了防止再度出现债务危机,泰国政府已经和即将采取长期性的偿还债务的措施。

  • 标签: 泰国 公共债务 偿还措施 债务
  • 简介: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不但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新的外交革命.为适应信息时代新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政府正追求和发展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对其它国家民众施加影响的外交形式,即通过情报、国际信息、文化交流项目、媒体等手段影响其它国家的民众并制造舆论,为一国在海外创设良好的形象,进而增进国家利益的活动,是信息时代各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

  • 标签: 公共外交 信息时代 国家战略 工具
  • 简介:区域组织如何促进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是区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东盟旅游合作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东盟在缺乏霸权国家主导和硬机制运行的背景下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有效供给区域公共产品。东盟旅游合作的动力在于全球旅游竞争环境变化催生了东盟各国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唯有依靠区域合作才能突破自身旅游发展瓶颈。本文对东盟区域旅游公共产品供给动力、合作机制建设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东盟旅游部长会议为核心的协商一致对话合作机制、最大程度满足成员国旅游发展需要的包容性公共产品选择机制、以外部性特征为驱动的区域外国家渗透参与机制保证了区域旅游公共产品生产的稳定性,但区域内国家发展程度不一、资金缺乏和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也削弱了旅游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信心。

  • 标签: 区域公共产品 东盟旅游合作 集体行动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情况、论文产出单位、基础性文献及期刊分布、受资助情况、关键词以及研究特点和趋势等。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公共外交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与实践紧密相关;高等院校是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主体;公共外交研究领域科研合作所占比例略低;国际关系类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刊载的公共外交类文章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公共外交类论文受科研基金资助研究比例相对较低。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应面向具有创新性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注重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

  • 标签: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