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在海洋安全面,瞄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等挑战下,北约打着保护全球公域的旗号,根据后冷战时代海军执行的几个行动实践,在北约新战略概念指导下,2011年1月通过了“联盟海洋战略”。北约海洋战略赋予其海军承担“集体安全与威慑”、“危机管理”、“合作安全”和“海上安全”的核心使命。在利比亚战争中、在反海盗行动中以及目前的叙利亚危机中,北约海洋战略得到检验,尽管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政治意愿投资海军。偏重于海洋的军事领域、并以军事手段解决海上安全的北约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北约的海军力量可能会遏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可能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纷争;对中国海军保护能源安全也会构成挑战。这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确保海洋安全战略所必须高度重视的。

  • 标签: 北约 海洋战略 全球公域 中国海洋安全
  • 简介:UNCLOS中尚存“灰色区域”,没有对“海洋科研”、“军事测量”等词语进行界定,导致条款的不同解释和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其既是政治性协定又是法律协定.UNCLOS的大部分内容都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为“一揽子交易”.美国并未批准UNCLOS,却常选择性援引相关权利条款,规避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第三方享有条约下的权利并非没有任何限制;第三方应受习惯国际法规则和强行法的约束;应根据VCLT来解释UNCLOS.应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下理解条约对第三方的法律效力以及“海洋科研”条款的含义.

  • 标签: 条约 第三方 法律效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科研
  • 简介:2013年2月,韩国新一届总统朴槿惠上任,揭开了韩国海洋开发、利用的新篇章。朴槿惠政府重建了韩国海洋水产部,同时提出了关于海洋发展的七大重点课题和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对外宣示了韩国发展海洋的决心和信心。朴槿惠政府之所以积极推出海洋发展新政,既可归因于世界科技化、信息化和海洋发展潮流的推动,更是韩国国内重视海洋的传统及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使然。这一切对于中国树立全民海洋意识、推进海洋事业发展和努力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韩国 朴槿惠政府 海洋发展 海洋政策
  • 简介:奥巴马政府自第一任期末开始,由于受美国国内资源限制、政策失衡及亚洲民族主义高涨等因素影响,开始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华政策亦由某种程度的“遏制”转变为类似“里根主义”有重点、有选择的“灵活推回”,以求在避免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前提下给中国影响力的增长设定边界。

  • 标签: 美国 亚太再平衡 对华政策 新里根主义 灵活推回
  • 简介:过去20年,东南亚海洋安全威胁,如海盗行为、非法捕鱼和海上恐怖主义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忧虑。长期以来,应对海洋安全威胁与保证国家安全被视为是政府的责任,这样的看法反映在诸多涉及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文献中,这些文献多关注于国家主体在应对威胁时所采取的因应策略。但是,随着“新”行为体,如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在提供安全方面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那种将国家视为唯一安全提供者的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全面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治理问题,关注非国家行为主体在东南亚安全领域中作用提升的趋势便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安全威胁 国家安全 行为体 海洋 非国家行为主体
  • 简介:2014年2月1日,日本防卫研究所正式发布《中国安全战略报告2013》。这是日本防卫界自2011年以来发布的第四份该类报告。作为隶属日本防卫省、有着日本兰德公司之称、集研究与教学于一体的防卫思想库翘楚,日本防卫研究所的职责是为日本政府提供防卫政策理论支持,其研究成果能对日本防卫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探讨《中国安全战略报告》,有助于了解日本防卫界的中国安全观。

  • 标签: 日本政府 安全战略 中国 防卫政策 述评 兰德公司
  • 简介:冷战结束后,北约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多次提出“战略新概念”,追求地域扩张和功能深化,寻求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发展与转型。自2002年布拉格峰会上首次将合作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列入北约政治议程以来,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北约功能拓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网络安全战略基于北约对网络攻击破坏力和网络空间公共性的考虑,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网络,然而由于各国对未来形势判断不一,这一战略尚未完全定型。理解和分析北约网络安全战略需要理清虚与实、公与私、攻与防、近与远四组关系——它们分别涉及北约确立网络安全战略的原因、战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总体特点,贯穿了北约网络战略发展的始终。作为北约核心成员,美国在北约打造网络战略的整个过程中将扮演关键角色。正因如此,网络安全作为美国与欧洲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也将为掌握美欧关系动态打开一扇窗口。及时了解北约这一战略及发展方向,对于中国认识北约、理解跨大西洋(美欧)关系、制定本国网络战略和维护网络安全都应有所启示。

  • 标签: 北约 美欧关系 网络战略 网络安全
  • 简介:近年来,非洲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其潜力和机遇为世界所重视,成为各大国竞相进军的新边疆。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以来,吸取小布什时期奉行单边主义和军事黩武政策教训,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以内向收缩为特点的一系列调整。在此背景下,美国对非洲战略呈现出新变化:突出非洲市场对美经济机遇,加快军事“重返非洲”、强调地区责任分担并借助盟国力量,继续高举“民主”、“自由”大旗。

  • 标签: 非洲市场 奥巴马政府 全球经济发展 美国总统 单边主义 对外战略
  • 简介:2013年12月,安倍内阁出台日本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作为日本防卫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指导性文件,该“安保战略”全面规划了今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该文件提出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的理念和目标,详尽分析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和日本面临的新安保环境,确定日本国家安全保障课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日本应对新安保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安保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但存在再调整的可能性。

  • 标签: 日本 安倍内阁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安保战略
  • 简介:新世纪以来,印共(毛)发展迅猛并跻身为印度政府的头号心腹大患。印度统治阶级对印共(毛)的围剿先后经历了层层递进,规模不断扩大的三个阶段。2009年至今的“绿色狩猎战争”是围剿的第三个阶段,在此阶段印度统治阶级全面借鉴和模仿了美国的“低烈度战争”战略,举全国之力对印共(毛)进行大规模围剿。但从围剿成效上看,印共(毛)经历了持续的危险后,由于应对得当逐渐度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

  • 标签: 印共(毛) 低烈度战争 绿色狩猎战争 人民战争
  • 简介:本文简要概括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黄金十年”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论述构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的策略,并提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广西的战略选择.

  • 标签: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钻石十年” 战略选择
  • 简介:“全球公域”系指主权国家管辖之外的人类共有资源、区域与领域。全球公域战略是北约为顺应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为促进自身转型所采取的关键步骤。在全球公域战略新语境下,北约在继承后冷战时期以“进攻性防御”、“全球性防御”和“预防性防御”为逻辑主线的理念前提下,进一步扬弃创新,继而形成以“综合安全”、“相对安全”与“合作安全”为思想内核的安全新理念。在新战略、新理念的指导下,北约充分动员一切可用的军事和民用资源,审慎而有选择地将有限的力量部署在国际海洋、国际空域、外太空与网络空间等不为任何主权国家所有而全人类安全与繁荣所系之域,以保障其成员国的安全利益与战略优势。面对北约“合作加防范”双轨制全球公域战略,中国宜积极回应、力促合作,同时树立防范意识、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与北约携手为全球公域安全治理贡献力量。

  • 标签: 北约 全球公域 综合安全 相对安全 合作安全
  • 简介: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外交战略新思想,正在指导中国外交转型和升级。“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同时,带来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连接了中国与世界,指引中国外交胸怀伟大梦想并为其实现而保驾护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应运而生,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强调“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刻铸就“和平发展”加强版;注重与各方联手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全面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中国坚持维权与维稳的辩证统一观,力求维权而不引发冲突、维稳而不伤害权利;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安全观、核安全观、信息主权观与网络空间秩序观、海洋合作观等,为弥补“安全短板”迈出有力步伐。

  • 标签: 中国外交 战略新思想 中国梦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 简介:经济制裁一直是美国推行对外战略、影响他国行为和处理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冷战结束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美经济实力的变化,经济制裁正成为美优先使用的对外施压手段,并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及实施方案,被用于应对伊核问题、朝核问题、克里米亚危机等。本文拟对美经济制裁的发展演变、战略意图及具体步骤和手段进行系统梳理。

  • 标签: 经济制裁 美国 历史 经济全球化 对外战略 冷战结束
  • 简介:当前,恐怖主义组织和分子有更多的途径获取核材料、核技术与核武器,从而实现核武器与极端恐怖势力的结合,演化成为核恐怖主义组织。组织严密的理性核恐怖主义组织不必把直接使用核武器当作他们的最优先偏好,而可能像国家一样把核武器当作战略手段来实现他们的政治意图。面对着潜在严峻的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恐怖威胁,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尽快构建一个普遍、高效、权威的全球防范体系。

  • 标签: 核恐怖主义组织 地区防范机制 核恐怖主义全球防范体系 国际原子能机构
  • 简介:为推动美国亚洲的再平衡战略,奥巴马访日。奥巴马支持日本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达到了在政治、军事、安全上借重日本力量管控东亚的意图,但作为再平衡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TPP协议未达成,是奥巴马访日的外交失败。日本借助美国再平衡战略,复活了民族军国主义,为清除国家正常化道路上的政治、法律障碍争取到了美国的支持。美日同盟的强化迫使中国做出强硬回应,并着眼战略构造的新布局。

  • 标签: 奥巴马访日 解禁集体自卫权 中美日关系
  • 简介:2014年3月4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该报告与2012年1月发布的防务战略指南一脉相承,基本规划出奥巴马政府的总体军事战略及防务政策。《报告》系统介绍美国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美军的三大主要任务——保卫本土、营造全球安全、军力投送与决战制胜,为美军调整转型指明了方向。

  • 标签: 美国 再平衡 军事战略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 简介:中国自古以来的人际关系、国际关系都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在信任基础上倡导国与国的关系。中国以信任为前提,在机制上、经济上多方面推动了与美欧大国的新型关系。中国以信任为基础的“亲、诚、惠、容”化解亚太地区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中国在以信任为基础的和平环境中得到了发展,又以信任为理念推动伊核等世界热点问题的解决,承担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 标签: 新型大国关系 “一路一带” 修昔底德陷阱 布莱德战略论坛
  • 简介:中国提出的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为中国一东盟合作提供重要动力和契机,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不过,南海争端的现实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路通道建设。因此,通过中南半岛的互联互通建设,构筑从中国西南内陆出发进入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很可能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先选择。对中国而言,以中泰关系为战略支点,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而且有助于增强东盟国家对华合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泰关系 战略支点
  • 简介:2014年9月12日~13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主题、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坦诚、深入、全面的交流与讨论,本文对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