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如前一章已讨论的那样,因国家和企业不同,华人资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形成的产业基础也是不一样的。然而,在所有的东盟国家中,规模巨大的华人资本的兴起,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形成则是一致的。进入八十年代后,以国内为基础,各国华人资本开展了面向亚洲和世界的多姿多彩的活动,。本章所讨论的即是现在实力雄厚的华人资本开展的海外经营活动,拟在分析华人资本和企业向海外投资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海外投资的特征与类型。

  • 标签: 华人资本 海外投资 大资本 政府资本 新加坡 东南亚华人
  • 简介:国际经济制裁一般是指一国或多国对另一国或多国所实行的经济惩罚。有时联合国也以通过某项决议的形式迫使会员国参与制裁行动。西方书报宣传'经济制裁'是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种强有力工具'。一、国际经济制裁的实质与形式国际经济制裁的实质就是企图通过采取强制性手段

  • 标签: 国际经济制裁 强制性手段 军事手段 国内政治 国内事务 西方国家
  • 简介:1、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迅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在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增多。1950~1990年的40年间,全世界通过GATT专家小组解决的

  • 标签: 欧盟 国际经济摩擦 企业 强强联合 竞争能力
  • 简介:目前,美国正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已经开始向全球扩散,美国经济衰退初露端倪。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此次美国经济衰退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异同点,然后对本次经济衰退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本次经济衰退对东亚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 标签: 美国 经济衰退 实体经济 东亚经济
  • 简介:一、总体经济形势自1995年以来,加拿大经济一直在稳定、健康的轨道上前行。1997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3.8%,在西方主要国家中仍居前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至7991亿加元。1998年初,一场暴风雪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安大略、新布伦斯维克和魁北克诸省受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加元,保险业因之几乎陷入绝境。但暴风雪并未对整体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199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0.9%,按年率计算为3.4%。然而,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势

  • 标签: 加拿大 国际金融动荡 商业银行 加拿大联邦政府 西方主要国家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简介:印度经济的崛起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印度经济越来越依赖国际能源,对国际能源环境的变化日益敏感。国际能源环境主要通过能源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形式和国际能源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两者互动来影响印度经济崛起的进程。基于此,文章认为印度的能源战略需立足于经济崛起的长期性和战略性,减轻国际能源环境变化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为经济崛起提高稳定、高效的能源保障。

  • 标签: 国际能源环境 印度经济崛起 价格波动 国际能源政治格局
  • 简介:本文试图估计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通常称为CLMV国家[即“柬老缅越”])在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后由于实施共同有效特惠关税(CommonEffectivePreferentialTariff[CEPT])制度而遭受的税收损失,并建议它们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弥补这些损失。显而易见,除了与众不同的缅甸以外,其余的CLMV国家都肯定会由于实施该制度而损失大量向东盟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收入。然而,所有CLMV国家的政府总收入(税收和非关税收入)却可能会大大增多,尽管共同有效特惠关税的税率降低了。因此,本文认为,尽管这些国家的税收暂时减少了,但它们还是应该继续致力于充分实施共同有效特惠关税制度。

  • 标签: 税收损失 经济一体化 过渡性 东南亚 东盟自由贸易区 特惠关税
  • 简介:远东与后贝加尔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全俄水平,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俄联邦政府通过实施联邦纲要的途径促进远东与后贝加尔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纲要中,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被列为今后远东优先发展方向,实施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方案,扩大对外贸易,将是远东与后贝加尔今后重点开展的工作.

  • 标签: 远东 国际合作 纲要
  • 简介: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00年,油价飚升、股市动荡、汇市不稳、利率上扬等不利因素,并未动摇世界经济的发展基础,全球GDP增长率仍创近12年新高;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0%和14%,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

  • 标签: 中国 国际经济环境 21世纪初期 世界经济 发达国家 知识经济
  • 简介:《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专辑》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资料信息》月刊继出版《国际大气候专辑》、《苏联专辑》、《东欧专辑》等之后的又一增刊,是为适应我国当前加快改革开放需要而编写的,它用翔实的资料和最新的信息向读者介绍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20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速度、水平、经验教训及前景,工农业状况;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对外经济关系;涉外经济部门、经济法规及入出境规定等。还附有我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等材料。全刊27万字,于第4季度出版。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

  • 标签: 信息增刊 周边国家经济发展 国际资料
  • 简介: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国际关系中多极化、两极分化、区域化等各种趋势的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标签: 国际关系 多极化 两极格局 解体 客观 两极分化
  • 简介: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其间虽略有反弹,但还是在低位徘徊。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产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原油出口大国,油价下跌导致哈经济跌至谷底、金融危机加剧和财政状况恶化、就业压力陡增和居民收入锐减。为摆脱危机,哈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经济结构转型、稳定金融和降低通胀率,推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石油 经济
  • 简介:1997年10月8日,在泰国货币贬值开始对印度尼西亚产生影响的大约10个星期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印度尼西亚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随后的经济复苏过程是缓慢和困难重重的.每一届新政府都制定了新的经济复苏计划,但由于缺乏经济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及持续的政治干预,这些计划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介入对于经济复苏与改革议程的制定,特别是在政府更迭期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的计划,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复苏与改革议程得到了加强.该议程并非没有受到批评,而且在一个时期以来经过了多次修改.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倾向于"宏观管理"印度尼西亚那个得到其支持的计划,这就加大了实施那些计划的难度.印度尼西亚已吸取了一些教训.但吸取的教训还必须考虑到整个政治环境,因为它有时是有利的,而有时却成了严重的障碍.

  • 标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印度尼西亚 经济复苏 政治经济学 货币贬值
  • 简介:一、石油价格暴涨的背景1971年—1980年的十年间,国际石油价格多次上涨,其中,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价格暴涨被人们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石油能源的产销一向受到普遍关住。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中东、北非等产油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高价出口工业品,低价掠夺石油资源越来越不满。为了抗衡这种不等价贸易,谋求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西方国家长期压

  • 标签: 石油价格 石油危机 石油资源 石油产量 石油收入 外国石油公司
  • 简介:围绕教育部人文社会重大科研课题'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的研究,并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经过充分准备,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于2001年9月16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了'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印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农业发展、中印工业发展和中印服务业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利用外资、中印科技进步及中印经济合作等专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中外专家们既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为中印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也认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印经济发展提出的挑战,并且提出了中印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相互对策.同时还探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 标签: WTO 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研讨会 综述
  • 简介: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其本质是要解决哈尔滨走向国际化的问题.建设“国际经贸城”是实现哈尔滨市国际化的重要阶段和举措.为此,认真地从宏观上分析哈尔滨市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内在因素及其思路对策,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建设“国际经贸城”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一、哈尔滨市国际化的东北亚区域经济态势研究哈尔滨市的国际化问题,首先应将其置于大的区域环境中加以考察,以便客观地评价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1.东北亚地区范围的界定.从经济与地理相融合的角度来界定东北亚这一地域的范围,它应包括中国的东三省、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一地区的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2.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按经济发展的梯度划分可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个不同层次.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增长状态,形成了“增长级”、“次增长级”和“滞缓级”三个参差错落的梯次.该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存在相对的优势和不足,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日本和韩国具有资金、技术的优势,但市场狭小,自然资源严重贫乏;中国东北和黄海渤海地区

  • 标签: 哈尔滨市 东北亚区域 国际化 东北亚地区 国际经济 国际经贸
  • 简介:'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既有交叉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或学科,所以有时交换使用、通用;有时并列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人们理解上的含混和不一致,给研究、交流和学科建设等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剖析.

  • 标签: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不一致 重合 概念 实际
  • 简介:由联合国发展支援与管理服务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12月13日至17日在沿边开放城市黑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日本、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蒙古、俄罗斯、泰国、土库曼斯坦、美国、越南等十四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联合国主管发展支援与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冀朝铸的代表、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办公厅副主任、高级经济事务专员赖尚龙先生专程到黑河参加会议,黑龙江省人大主任孙维本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专题发言,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特区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外交部、北京大学、中信国际研究所及黑龙江省政府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室、省计委、外事办、体改委、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哈工大、黑大、省社科院西伯利亚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哈尔滨市、黑河市、绥芬河市的有关领导.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主持,赖尚龙先生代表冀朝铸副秘书长致开幕词并介绍会议主题,黑河市委书记曹震代表黑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160万人民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辞.研讨会期间,14个国家的24名专家及联合国官员发言

  • 标签: 经济特区 区域发展 跨国自由经济区 贸易区 研讨会综述 跨国经济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