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美国政治学家施道安发表于《政治学季刊》的文章。原文刊载于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Volume133,Number22018(http://www.psqonline.org)。文章基于地缘政治视角的分析,解释中美两国在南海不断发酵的紧张态势。在研究大国对抗的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强调这些对抗基本都包含了重要的海上维度。文章还审视了中美两国的地缘战略,探讨了有关中美对抗分析的启示以及南海引爆点的未来走向。本文深度反映了美方观点,可使我国学界更好地了解美国当前在南海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本刊发表时略作删节,特别是删除了部分注释,请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原文。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反映本刊立场。

  • 标签: 南海 中美对抗 地缘政治 中美关系 引爆点
  • 简介:新年伊始,利用参加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双方共同呼吁,要“变猜疑为信任”、“变分歧为协调”、“变对抗为和平”,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并决定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 标签: 印度 巴基斯坦 国家关系 核试验 外交活动 克什米尔地区
  • 简介:本文概述了2004年以来印巴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情况,并分协了印巴关系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印巴关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标签: 印巴关系 对抗 缓和
  • 简介:越南为在南海争端中获取最大利益,在南海奉行对抗对华战略。客观地看,崇武尚斗的战略文化、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域外势力介入程度加深、争端海域距越本土更近等因素,为越南实施对抗对华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越南国民对华心态复杂、中越综合实力悬殊、域外势力介入程度难料等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越对抗对华战略的非理性,使其注定成为空想战略。

  • 标签: 越南 南海 战略优势 战略局限
  • 简介:泰国著名导演查崔查勒姆·尧克尔和彭力·云旦拿域安的数部作品都通过描绘乡村青年在都市中的遭遇来反映泰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消费主义冲击下的弱势地位,甚至更进一步反映泰国整个国家在踏入全球化市场时的窘境。同时,通过'返回乡村'的主题,这些电影作品也倡导向自给自足、简单纯朴的传统生活方式回归。通过对两位导演不同时期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文本进行比较,本文试图从若干部类似主题的电影入手,观察20世纪下半叶泰国传统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对抗对泰国的都市和乡村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标签: 消费主义 传统文化 自给自足 泰国电影 经济危机
  • 简介:一直以来,佛教所强调的是“忍耐原则”与“和平主义”。但是在斯里兰卡,大多数的僧伽罗佛教徒却信奉族群中心主义,有时候甚至是暴力主义。僧伽罗佛教国家主义者强调斯里兰卡是一个佛教国家,僧伽罗佛教徒是国家中唯一合法的族群身份,如果赋予其他宗教以平等地位,那么斯里兰卡将会变为一个世俗国家。本文认为,如果这一根植于僧伽罗佛教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日益制度化为国家政策,那么斯里兰卡的族群冲突可能会重新爆发。斯里兰卡的国家意识形态赋予了僧伽罗佛教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并将其对少数宗教族群的歧视、排斥与镇压加以合法化,这将进一步妨碍国家政治的改革进程。

  • 标签: 佛教国家化 宗教对抗 佛教政党 国家意识形态 族群政治
  • 简介:去年,国际社会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关注“中国因素”的发展,各国纷纷据此调整对华政策,其转变具有深层的战略考虑。中国与现行世界体系的关系正由局部的、分散的联系向结构性、系统性发展。

  • 标签: “中国因素” 解析 国际社会 对华政策 世界体系 系统性
  • 简介:'孟中印缅论坛'已走过五年的探索历程,现已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随着相关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对区域机制建设的共识日益增强,该机制已逐渐由学术主导的'二轨'层面向政府决策和可行性操作的'一轨'层面靠拢.中国云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孟加拉国的经贸和通道建设合作为该机制提供了动力,印度的该地区跨国经济合作的认知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并且该机制业已同其它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互动关联.尽管如此,该机制的运作和深化仍面对某些不可忽视的挑战.

  • 标签: “孟中印缅”机制 区域合作 云南 印度东北部 跨境通道
  • 简介:长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大国高度关注中东局势并在该地区展开竞争。各大国在中东既有斗争与竞争,也有协调与合作。大国在中东活动的两面性一直存在,过于强调竞争或过于看重彼此协调与合作都是片面的。

  • 标签: 中东局势 大国因素 竞争协调 合作
  • 简介:在新区域化逐渐形成的新背景下,以及在印度重新热衷于实行其“面向东方”政策之后,本文力图强调这样的因素和势力:它们决定了南亚和东南亚这两个新兴重要地区之间贸易与投资的一般特征与潜力。为此,本文试图主要从南亚,特别是印度的观点来研究这些问题,在它们看来,中国当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最重要势力。

  • 标签: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东盟 经济关系
  • 简介:<正>目前,柬埔寨的形势无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处于僵持状态,交战双方都希望按各自提出的方案解决柬埔寨问题,但均被对方所拒绝。柬埔寨问题的最后解决,将取决于制约着柬局势发展的各种力量对比和各种因素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量对比达到何种程度,各种因素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政治解决时间上的或迟或早。无论如何,柬问题的解决尚需假以时日,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决定一切。

  • 标签: 柬埔寨问题 时间因素 力量对比 局势发展 僵持状态 方案解决
  • 简介:克林顿亚太政策受挫的文化因素南开大学洪国起,王晓德克林顿上台伊始,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官员沃顿在阐述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时强调说:"人权是我们政策的核心,美国将想方设法用其援助和影响力帮助这些国家促进人权和强化巩固法制的民主制度。"①沃顿这番话如实地道出了...

  • 标签: 亚太政策 克林顿政府 文化因 文化传统 亚太地区 文化价值取向
  • 简介:南海问题虽然是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海上领土争议,但其域外影响因素却正在发酵.除由来已久的美国因素外,印度-一个有着地区大国抱负的南亚国家--的影响日益显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制定并实施东向政策以来,南海地区被界定为与印度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延伸区域.近年来,印度在南海海域加大了战略投入,通过加强与东南亚海上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未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中的作用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评估.

  • 标签: 印度 东向政策 南海问题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东亚经济在东亚安全合作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为东亚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东亚经济的变动,必然影响东亚安全合作的进程,并制约相关各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东亚经济 东亚安全合作
  • 简介:中美关系从两国建交后的一波三折逐渐演变成今天比较正常的国家关系,除了中国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上做出重要努力外,双方强劲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双赢也起到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经济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和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强。

  • 标签: 经贸合作 中美关系 经济因素
  • 简介:石油合作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尽管中俄石油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双方石油合作进程尤其是石油管道项目合作进程始终充满荆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既有主要源自俄罗斯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中国方面以友国际层面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石油
  • 简介: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内外政策,既要利用和拓展新兴市场以重振本国经济,又要使新兴市场的发展不至于挑战美国的战略地位。在亚太战略中,尤以如何应对经济崛起的中国以利于美国的经济振兴,成为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考量。本文着重探究美国对亚洲的经济政策考虑和战略意图之间的相互影响。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亚太战略 中国崛起 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