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北部湾旅游合作的范围广,内容大,情况比较复杂,在合作进程中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基本思路,以多方共赢为目的,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市场开拓为重点,以交通连接为关键,以信息共享为推力,加强政府间的协作与区域间的联动,将北部湾区域快速发展成为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

  • 标签: 旅游合作 北部湾 旅游目的地 项目建设 资源整合 市场开拓
  • 简介:斯拉夫主义是起源于19世纪中东欧地区斯拉夫民族中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追求的是文化和种族上的认同感,它是现代斯拉夫各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本文主要研究斯拉夫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及其对俄外交政策的影响。

  • 标签: 泛斯拉夫主义 起源 表现 影响 19世纪 民族主义思潮
  • 简介:大致从2007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再度执政并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以来,突厥主义获得新动力,相对于之前的突厥主义进程(1991年至2005年间),类似现象或可称为“新突厥主义”。2009年,土耳其明确以“新奥斯曼主义”作为治国和外交方略,其实是对之前政策的确认,而突厥主义正是“新奥斯曼主义”意识形态兼容的部分。与此前相比,土耳其与中亚、高加索相关各国互动更加频繁,中亚、高加索各国积极配合,各方合作水平提升;初步具备了机制化的合作平台,进行突厥语国家的多边合作。土耳其政治家不仅用“新奥斯曼主义”凝聚国民,也在争夺中亚、高加索的“大牌局”中,获得地缘文明、地缘政治优势,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现在,俄罗斯、西方国家和土耳其在东欧和中东的激烈争夺必将影响中亚形势,而中亚地区与中国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突厥主义也会给中国带来意识形态一文化的挑战、甚至安全威胁。因此,必须深入观察其动态和趋势并积极应对。

  • 标签: 新泛突厥主义 地缘文明 意识形态安全
  • 简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南—北"("弱—强")型合作模式成功机率较高。广西与东盟应立足现有基础,联手引进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努力提升"弱—弱"型为主的合作模式,开辟一条借力第三方市场、推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新路径。如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打好区域性招商组合牌、主动切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体系、加大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引进力度等。

  • 标签: 中国 东盟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欧美 日韩 广西
  • 简介:随着中国-东盟各自经济的发展以及双方合作的加深,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正逐渐受到双方的重视。本文首次提出将北部湾邮轮航线与湄公河观光游对接起来,形成全新的、更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形式,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这一构想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对中国-东盟在旅游方面的合作寻找一个新思路和新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泛北部湾 大湄公河 邮轮旅游 SWOT分析法
  • 简介:正如一些英诗中译有不同的译本一样,许多中诗英译也有不止一个译本.读者在阅读欣赏时,一方面会发现不同译本各有特色,但同时也会觉得无论哪种译本均难以全面体现原诗的风格、神韵.本文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的两个译本为例,讨论了中诗英译的不可译成分,并引导读者正确看待和欣赏中英诗的不同译本.

  • 标签: 《春晓》 译本 汉语特词 汉译英 翻译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充分发挥其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并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获得先机,带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以IT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有较高的就业门槛,与印度大众教育水平落后的现实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印度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导致了就业失衡,加剧了行业的不平等性.增大了贫富差距,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印度现代服务业 竞争优势 不可持续性
  • 简介: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大讨论缺乏科学哲学的指引,陷入观点之争,形不成共识。诸多观点差异的根本分歧在于国际关系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自然主义者坚持社会世界的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的普遍性。反自然主义者则坚持社会世界的人文研究和社会理论的特殊性。在创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争论中,自然主义者反对国际关系理论特殊性(如“中国学派”)的提法,反自然主义者则反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作者认为寻求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包含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可能的。原因在于,理论产生包含理论建构和理论证明两个过程,理论证明遵循普遍性逻辑,理论建构遵循特殊性逻辑。理论普遍性体现在它遵循共同的证明逻辑,特殊性则体现在理论假说的创造上。由于理论假说提出是创造性过程,使得中国要素的渗入成为可能。中国人对问题的思考,必然带上中国文化与思维方式的烙印,由此提出理论假说,经由验证而成为理论学说,最终将刻上“中国”印记。基于此,创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是可能的。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学派 发现语境 辩护语境
  • 简介:对战争与和平的关注主导着今天的国际关系研究.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历史上的许多国家间战争都是由不可避免的因素所造成的:如国家实力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旧国际体系对新崛起国家的制约、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帝国主义的扩张本性等等.

  • 标签: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书评 战争 和平 国家决策者 地缘政治
  • 简介:区域是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与跨境联系综合作用的产物,建构了以次国家层次为基本单元、以跨境联系为基础的区域互动新层次.本文通过剖解区域层次构成,厘清了区域与区域、次区域等的关系,并将区域主义区分为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合作两大维度.指出,当前重跨境经济合作、轻跨境安全合作的现状会致使经济合作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会导致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负相关.东盟“增长三角”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区域自主与国家安全是“增长三角”产生的安全诱因;综合安全与伙伴关系是“增长三角”发展的主要安全推力;而开放治理与“搭便车”可能成为“增长三角”深化的潜在安全阻力.

  • 标签: 微区域主义 次区域主义 增长三角 跨境安全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发展,作为新媒体领军移动应用程序的信在改变人们交流方式的同时,信公众平台的上线也深刻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体验。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新型媒介,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已经开通了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这些国家各方面信息的崭新媒介。其中,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信公众平台信息发布的数量与频率远超其他国家驻华使领馆。本文以美国驻华大使馆信公众平台为样本,选取其近一年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特点。以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新方式,对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公共外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