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从官方层面和中国驻外外交官的个体角度来看,政府公共外交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娴熟的语言能力、把握国情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自信和主动六个方面.应当通过培训、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行之有效、谙熟国际惯例、懂得对方习惯、了解中国国情、熟悉本国政策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 标签: 能力要素 公共外交 政府 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国情 国际惯例
  • 简介:正在建设性参与国际体系的中国,需要智库发挥更大的公共外交作用.我国智库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成果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中国智库应聚焦国家现实和长远发展需求,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思想产品与创新成果,扩大国际话语权.提升公共外交能力,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

  • 标签: 中国特色 公共外交 能力建设 智库 成果质量 国际体系
  • 简介:我国公共外交正面临着跨文化沟通的挑战,这是因为不同国家有其各自的对外宣传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交流双方的沟通方式也不同,因此对外宣传与沟通方式也会因文化而异.文化差异造成了国际媒体与公众误读与误解中国的现象,然而公共外交中的文化差异隐性障碍还未引起高度关注.从事公共外交的各类人员应重视跨文化问题的研究,公共外交的首要任务在于提高参与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 标签: 跨文化沟通能力 公共外交 文化差异 跨文化问题 宣传方式 文化背景
  • 简介:制作和发放外宣品,是开展对外宣传的传统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对外传播手段。近年来,我军外宣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传播内容,更新传播方式,推出许多具备国际传播力的军队外宣品。同时,也存在着传播内容区分度较小、传播方法国际化程度较低、传播渠道薄弱单一的问题。大力提升军队外宣品的传播能力,是当前我军事外宣的重大现实课题。

  • 标签: 传播能力 传播力 重大现实课题 更新传播 对外宣传 传播渠道
  • 简介: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建设除了需关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软性内容,如语言、文化等,以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因此中国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外语能力建设与外语战略规划的关系、一般外语人才与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外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以及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只有这样,针对'一带一路'的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才能够有序展开,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所用。

  • 标签: 外语能力 外语人才培养 文化学习 外语专业 战略规划 通用语
  • 简介:《穆罕默德的真实生活》(又名《穆斯林的无知》)通过视频网站在全球广泛传播,并引发巨大争议,引爆阿拉伯世界新一轮反美浪潮,暴露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中内向维度的缺失.尽管美国占据技术优势,但仍旧难以完全主导网络空间.美国国内舆论高度多元,泥沙俱下,其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得以放大,增加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的不确定性,而美国崇尚自由的政治文化又决定了美国政府难以对国内舆论进行有效管理,这构成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的内在矛盾,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 标签: 美国政府 真实生活 穆罕默德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事件
  • 简介:本文是当代英语纪伯伦传记代表作《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中译本的译者序,总结了纪伯伦生命的历史、思想和文化意义,也概述了这部传记的主要内容.首先,纪伯伦的个人成长史,是一部早期阿拉伯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史,他的移民动因、经历和生活是20世纪上半叶阿拉伯裔美国人境遇的缩影.其次,纪伯伦的生命存在本身,便标志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学、一种艺术,是现代主义的注解.最后,在文化的意义上,纪伯伦的人生、文学与艺术,交相辉映着西方人对“圣经所述”之“东方”既熟悉又遥远的怀恋与好奇,这一经久不息的文化想象,在根本上成就了纪伯伦的人生、文学和艺术.

  • 标签: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阿拉伯裔美国人 现代主义 东方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