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探索跨群体主观幸福感模型,检验信度与效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首先选取536名大学生、教师和医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初步测量问卷。然后再次选取以上3个群体的729人进行测量,采用AMOS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跨群体主观幸福感由工作满意感、社会信心感、生活充裕感、社会性成熟感、人际和谐感、个性成熟感和主导心境7个因素构成,二阶因素分析可以聚合成外源幸福感和内源幸福感二因素。信度与效度检验良好,最终形成正式的测量问卷可以在跨群体幸福感测量和研究中使用。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内源幸福感 外源幸福感 跨群体
  • 简介:团员意识是共青团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目前,上海市中学中职团员意识主要表现为:不同学段群体间政治意识方面的差异显著;高中团学活动"边缘化";随团龄增长,团员意识总体呈现逐渐淡化趋势等特征。据此,在总结了中学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分类引导、创新工作模式、促进队伍建设等若干针对性建议。

  • 标签: 中学生 团员意识 教育对策
  • 简介: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权益容易受侵害的、需要特别关怀的弱势群体。父(母)锒铛入狱导致家庭因缺失主要劳动力而经济困难、监护人因忙于生计而监护不力,影响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学习促进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及时矫正;特别是因父(母)服刑而被"标签化"为未成年人"特殊群体",歧视性的外部环境极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摒弃简单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当作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力量来预防,而应该通过改善其"弱势"境遇、去标签化、保障合法权益,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茁壮健康成长。

  • 标签: 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 生存状态 应对策略
  • 简介:家长作为与青少年子女联系最紧密的初级群体,其态度和行为深刻地塑造了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形态。基于全国性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本文考察了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子女网络游戏行为的认知情况和管理方式。数据结果表明,在认知层面,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子女的游戏使用类型、游戏使用地点、游戏接触时间等方面的认知与青少年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在管理层面,家长群体对青少年子女的游戏管理行为包括游戏时间管理、游戏设备管理和游戏下载管理,其中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家长对孩子管控最为严格。本文认为,现阶段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网络游戏存在"重态度而轻行为"的特征,家长群体若希望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子女使用网络游戏,首先必须加强对子女网络游戏实际使用行为的了解。

  • 标签: 网络游戏 青少年 家长 管理
  • 简介:“由于他们的坚守,祖国大地上才留下了这片从未被玷污的土地,这能够让我想象出中原祖先的生活情景,体味在他们尊天敬地、克己复礼、顺应自然中蕴涵的深意。”

  • 标签: 文本 生态 生活情景 克己复礼 顺应自然
  • 简介:基于文化生态的视角审视和把握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的基因组合与职能重塑对于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构建与青年群体特点相契合、与青年成长规律相适应的"青年话语表达体系"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消解文化现代性对高校共青团造成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对立,就要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的变革,将情感元素、教育元素、专业元素植入共青团活动的创作理念之中,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育人目的。

  • 标签: 高校共青团 文化生态 青年话语体系 思想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