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以我们对宽马路大立交的分析思路,不难划断出大广场折射着威权思想,大歌剧院体现着超前消费,大开发反映着对资源的寅吃卯粮,不难对种种“大手笔”的本质得出清晰的认识。

  • 标签: 城市建设 失衡 超前消费 歌剧院 大开发
  • 简介:自2009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曼谷机场宣称"美国回来了"开始,迄今美国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超过七年。随着和平与发展正能量向中国的集聚,美国这一以遏制中国崛起为目标,以制造对立紧张、生事生乱为手段的"重要谋划"违背时代潮流的性质日益显露,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是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变数与挫折。

  • 标签: 再平衡 战略合作伙伴 和平与发展 国际社会 经济合作机制 东盟国家
  • 简介:美国杨百翰大学政治系的哈德逊教授通过对中国、印度、葡萄牙的调查研究,认为性别失调对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她的《光棍》一书因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引起各种讨论,本文结合各种批评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值得重视,但不应把这一因素从整个社会历史背景中孤立出来,得出性别失调直接导致社会动乱的结论。美国杨百翰大学政治学系的哈德逊教授研究认为,未婚男性数量增加会导致犯罪率升高。哈德逊教授通过历史事件对光棍与社会暴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进而探析光棍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她对比分析了中国、印度和葡萄牙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1851至1863年间的捻军叛乱是探讨性别失调和社会暴力的典型例子。19世纪华北地区性别比例极高,达到129∶100(男性∶女性)。19世纪上半叶,该地区环境恶劣,并且平均每三到四年就遭受一次水灾、旱灾或虫灾,许多人死于饥荒。人们很难把女孩嫁出去,因而很少生养女孩。结果,华北地区大量的男性至死未婚,有25%的男性根本结不了婚。那时,大约每1000名女婴中就有300名被杀害,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人口失衡,产生了大量过剩的年轻男性。他们被迫变成无家可归的土匪,去绑架、偷窃、仇杀争斗。...

  • 标签: 性别比失衡 性别比例 哈德 人口流动 社会性别 杨百翰大学
  • 简介:在即将重启的青年研究学理建设(以青年学为其顶层建设,下同)的热潮到来之前,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冷思考",特别是对受到历史局限而未能深入思考的基础性、本源性问题展开科学地反思,以期使青年学理的建设有一个更为坚实的地基和适应时代的路径。为此,本文从政治关注、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建构愿景等多个视角探讨了青年研究的学理建设何以从以往的失衡性挫折中走向未来的均衡性发展的可能性问题。

  • 标签: 青年研究 学理建设 失衡 均衡
  • 简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公平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决策者在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实际上作为制订经济政策主要的理论依据的同时,忽视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本文强调,在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应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和自由市场的批判精神及其对社会均衡发展和分配公正的关注,在经济政策中兼顾经济增长和分配公正的双重目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

  • 标签: 发展失衡 社会公平 政治经济学
  • 简介: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烈地暗示我们,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其他亚洲国家为维持稳定的均势一定会动员自身资源并寻求相互间更紧密的合作。虽然已有证据显示,过去20年里这种制衡机制已在发挥作用,但直到最近这

  • 标签: 东亚大国关系 均势 美国 评估 失衡 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在即将重启的青年研究学理建设(以青年学为其顶层建设,下同)的热潮到来之前,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冷思考”,特别是对受到历史局限而未能深入思考的基础性、本源性问题展开科学地反思,以期使青年学理的建设有一个更为坚实的地基和适应时代的路径。为此,本文从政治关注、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建构愿景等多个视角探讨了青年研究的学理建设何以从以往的失衡性挫折中走向未来的均衡性发展的可能性问题。

  • 标签: 青年研究 学理建设 失衡 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