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安全政策70年的演变,从其内在动因的逻辑来看,可以说总体上就是一个构建与加强自身安全保障能力的动态过程,即追求“安全保障自主化”、“国防正常化”和“军事大国化”的过程。①这是因为,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剥夺了拥有正常安全保障及军事能力的资格,而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就成了其安全政策力求的目标。

  • 标签: 安全政策 战后日本 演变 安全保障能力 军事大国化 主客观因素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适性变革,这集中体现为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从范式上来看,当前的政治调适是国家与社会合力的结果,是一种"社会有需求,国家有回应"的国家与社会互动框架;从过程上来看,当前政治调适所蕴含的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表现为:以社会公正为主的社会需求、以社会抗争为主的政治互动、以服务型政府为主的国家供给、以非选举问责为主的政治发展;从效果上来看,当前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式兼具"有效性"与"有限性",需要通过持续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来完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

  • 标签: 政治调适 国家与社会关系 服务型政府 非选举问责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应对危机的制度变革方式。通过缓慢而痛苦的干预和摸索,欧洲央行为濒临崩溃的欧洲金融和银行创造了新的政策空间。但是,实施紧缩和大幅削减政府支出的承诺,使得实现更强大联盟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渺茫。尽管欧洲资本主义通过不断的巨额公款紧急救助得以继续生存下去,但是欧元区经济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某种崩溃的局面是显而易见的。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全球金融危机 治理公共政策 欧洲战略选项
  • 简介:保护未成年人是一种普世性文化价值追求。世界各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经历了从“惩罚主义”到“保护主义”的嬗变,从早期仅仅对未成年人给予实体性保护处遏措施,到后期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实体性保护与程序性保护并重的嬗变。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权利保障存在两极化趋势。在对未成年被告人给予刑事处分的案件中,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程序性权利保障。作为体现对未成年人实体性保护处分的附条件不起诉,却牺牲了未成年人的正当程序权利。

  • 标签: 保护处分 正当程序 刑事政策 未成年人
  • 简介: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东、中、西地区10个大城市4831名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研,了解中国都市青少年对推进"教育公平"相关政策措施之实施效果的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社会阶层、所处学段、户籍状况的青少年对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对于推动"教育公平"政策措施之有效性的评估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异质性。

  • 标签: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青少年 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