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1945年10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致辞:“文明社会之希望在于国际安排,如果可能,这种国际安排可望禁止使用和发展原子弹”。同年11月,美、加、英联手向联合国提出倡议:消除所有核武器,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应在严格的国际监控下为世界所共享。随后而至的冷战及其问的军备竞赛表明,国际社会似乎并没有因为杜鲁门总统的“无核”呼吁而变得“有希望”,相反各国已经无可挽回地被纳入了“核时代”。1945年11月,仅有美国拥有两枚核弹,

  • 标签: 国际社会 核不扩散 卡内基 侧记 会议 展望
  • 简介:“核不扩散条约”是迄今所有国际裁军协定中最具普遍性的一个,也是巩固国际安全和实现核裁军的基础。新世纪美国战略政策的转变对本来具有权利义务平衡内涵的“核不扩散条约”形成强烈冲击。目前仍在继续升温的朝鲜半岛核危机的本质是美朝之间的政治问题,要化解这一危机,必须本着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公正合理的态度、真心诚意的政治意愿和建立有效的信任措施,由此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很有可能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来解决的。

  • 标签: 核不扩散条约 朝鲜半岛核危机 美国 国际安全 无核化 信任措施
  • 简介: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主流倾向是将规范的扩散与演化割裂开来加以研究,这使得扩散进程中的规范演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通过引入议题身份概念,突出行为体能动性,可以对这一问题做出系统性解释。规范在扩散进程中的演化依赖于两个条件,行为体的认知偏好差异及其敏感性。议题身份决定了行为体的认知偏好与利益界定,认知偏好差异导致了对规范的差异性解读,而对规范变化引起的利益界定调整的高度敏感性则促使认知差异转变为认知竞争。扩散进程中的规范演化是通过行为体在双向说服过程中不断调整认知结构实现的,认知结构的妥协层次决定了规范的扩散—演化结果。1945年以后,海洋强国在推动传统航行自由规范向全球范围扩散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基于主权规范确立起的认知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双向说服并达成妥协之后规范实现了扩散,但是已然由倡导最大自由的强规范转变为有限度自由的弱规范。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规范扩散 规范演化 航行自由 海洋法会议
  • 简介:1993—1994年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之后,美朝之间签订的《美朝框架协议》从原则上解决了朝鲜的核问题,也满足了当时美朝双方各自的需求,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后来的协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原因,出现了履约不对称、不均衡等问题。布什政府上台之后对朝核政策的重新评估最终使《美朝框架协议》毁于一旦。

  • 标签: 美朝关系 美国 朝鲜 不扩散政策 核危机 布什政府
  • 简介:空间碎片的问题起源和危害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以及现行国际法、环境对于空间碎片之规定进行了剖析,给予了肯定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意见。

  • 标签: 空间碎片 外层空间 环境保护
  • 简介:著名军事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著作《下一场世界战争》中曾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所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如今,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 标签: 网络空间 计算机网络 世界战争 作战空间 亚当斯 詹姆斯
  • 简介:天宫二号是一座真正的小型空间实验室,将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建造中国空间站打下基础,

  • 标签: 空间站 中国 加速期 空间应用 实验室
  • 简介:在偏态自治向正态自治、无序自治向有序自治转变的过程中,社区青年民间领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社区青年民间领袖的培育与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即赋予合适的成长空间、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以及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的一致。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社区青年民间领袖在社区自治过程中的领袖作用,真正实现现代社区从自然地理状态下的"小区"向社会人文状态下的"社区"的转变。

  • 标签: 社区青年民间领袖 社区自治 社区自治空间
  • 简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已经提出几年了,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将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本文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几个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环保一体化、医疗一体化、人口疏散、基础服务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如何将京津冀打造为一个现代化的,以首都为中心点的现代化新型经济圈,打造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 标签: 京津冀 协调发展
  • 简介:网络空间战略竞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战略目标来看,由于中美经济社会发展都高度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因而两国网络空间战略的对内目标有相容之处,但由于中美对核心网络安全利益的不同界定,两国网络空间战略在对外目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战略手段来看,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是'以实力保安全'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的网络空间战略则可以理解为'以治理谋安全'。从战略模式来看,对美国而言,控制、威慑、干涉、合作四种模式都被赋予一定重要性,从而组成了其先发制人的网络空间战略,而中国采取的是以合作模式为主的网络空间稳定渐进战略。

  • 标签: 中美关系 网络空间战略 网络安全 网络威慑
  • 简介:互联网技术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网络空间中出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受到冲击、党内政治生活形态发生转变、党的政治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党的政治能力水平要求提升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网络错误思潮推动、网络政治影响扩大、网络利益结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对抗等。我们需要从规范党员网络政治言行、强化网络政治内容建设、引导网络政治舆论倾向、发挥网络政治治理功能等方面,逐步加强网络空间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巩固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 标签: 网络空间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 简介:根据列斐伏尔、埃尔顿和马西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以西方为主体的全球化、现代化叙事逻辑是时间性的,即旨在通过“时空互化”将多元的空间叙事转换成单一的时间叙事,进而将其规定和解释世界的特有方式强加给世界所有民族,这一点最为充分地反映在其所昭示的“时间政治观念”中。然而,“政治总是空间性的”,现代民主政治本身可以通过资本逻辑以及理性和律法精神实现对空间的政治占有和控制。因此,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时间性的叙事逻辑,我们需要塑造某种不同于“时间政治观念”的“空间政治观念”。

  • 标签: 新马克思主义 空间政治批判 全球化现代化
  • 简介:随着美国<200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签署,成立于1996年10月的美国军事测绘部门--国家影像与绘图局(NIMA)正式更名为"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这也意味着该局已经有资格与美国赫赫有名的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和国家安全局(NSA)等三个大牌机构平起平坐.同时,当人们揭开NGA的神秘面纱之后,美国的军事测绘保障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标签: 美国 “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 军事测绘保障工作 地理空间情报 卫星侦察 情报来源
  • 简介: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是推动当前国际网络空间实现有效治理、塑造网络空间新秩序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实现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却面临着众多挑战,尤其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网络霸权的盛行。尽管是网络空间的后来者,但中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的崛起,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主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强调,尊重网络主权是保障所有国家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基础;以主权为中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才能赋予其足够的合法性;基于网络主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是实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由路径。当今中国正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其网络空间治理实践为实现真正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力量、新规则和新理念,这既是中国智慧的时代表达,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 标签: 主权网络空间 全球治理 网络霸权 中国方案
  • 简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入城市既是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而现阶段在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体制的“社会屏蔽”机制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过程的“社会性防御”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导致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处于相互隔离状态,形成了“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二元社区”.因此,积极引导其融入城市已迫在眉睫.在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行动中,社区是其城市融入的“共存空间”,以社区为依托,开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的“社区行动”,进而引导其在“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中实现城市融入.

  • 标签: 农民工随迁子女 城市社区 社区文化 共存空间
  • 简介:户外休闲空间是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杭州市儿童的休闲空间调查发现,儿童户外休闲满意度总体较低,户外休闲场所匮乏、休闲空间的独立性缺失、休闲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正影响着儿童户外休闲幸福感。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发现儿童的户外休闲空间满意度存在人口社会学差异性,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居住地对儿童户外休闲空间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为此,城市政府应以儿童休闲满意度为核心,根据社会差异特征进行儿童休闲空间建构与休闲设施配置。

  • 标签: 儿童 休闲 满意度 杭州市
  • 简介:霍米·巴巴目前是美国哈佛大学人文中心安尼·罗森伯格讲座教授。他于1997年出版的专著《文化的定位》成为后殖民文化批评的重要经典之一。2009年国外新出版的研究其思想理论的论文集就有若干部,

  • 标签: 文化批评 后殖民 空间转向 思想述评 巴巴 重构
  • 简介:犯罪场所是犯罪行为实施的空间要素之一。由于青少年对空间环境较为敏感,其犯罪行为与案发场所情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同场所中犯罪类型的差异、不同场所犯罪的暴力倾向差异以及作案难易程度的差异等。对青少年犯罪场所的研究,有助于犯罪空间预防工作的开展。

  • 标签: 青少年 犯罪 场所 空间
  • 简介: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或曰对外交往问题既是处理两岸政治关系的关键性议题,也是岛内“台独”势力直接操弄、塑造悲情意识凝聚民意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在两岸关系大发展、大交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它,已经成为两岸互动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主要体现为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和“邦交国”关系两方面。祖国大陆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解决“国际空间”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灵活务实、循序渐进,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 标签: 地区与国别政治 两岸关系 台湾“国际空间” 政策研究
  • 简介:凝聚力是共青团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共青团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共青团的发展已告别"激情燃烧"的岁月,步入稳健的发展轨道,强组织低凝聚态势将维持较长时期。政治性是共青团凝聚力发展的主导要素,在一些关键的发展时期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但仅靠单一的政治性主导发展策略,已不能满足共青团凝聚力提升的发展需求。政治性与社会性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零和关系,两者间存在协调,而转折期的出现是最好的调节阀。

  • 标签: 凝聚力 政治性 社会性 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