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提出的外交政策新思维,不仅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震动,而且也带来联邦德国同苏联关系的显著变化。曾几何时,由于西德政府不顾苏联再三反对,坚持在西德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引起苏联方面的强烈反应;又由于科尔总理失言,把苏联领导人某些作为同纳粹分子戈培尔相比,使苏联几乎中断了两国间全部官方交往。而自1987年以来,两国关系明显地出现拼弃前嫌、着眼未来、加强实际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也异常频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西德总统对莫斯科的访问和今年1月苏联外长对波恩的访问。在新近这次访问中,两国不仅一致表示要赋予两国关系以"新的质量",而且还在两国外长和负责官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西德来说只同少数友好国家才有的定期政治磋商制度。两国还延长了双边经济合作协定,使其有效期延伸到21世纪。苏联外长表示,要用"新思维"对两国过去的交往作出"新的解释",西德外长也强调,

  • 标签: 新思维 苏联外交政策 戈尔巴乔夫 德苏关系 两国关系 联邦德国
  • 简介:<正>阿连在管理国家的全盛时期,充分认识到他使命的无比艰巨性及其伟大的国际意义。“历史上缺乏先例可供我们效法。我们有必要创建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崭新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两者都有所发展,目的是一方面要克服落后,另一方面又要建设社会主义。”(演讲集第218页,1971年)换句话说,“智利的社会主义道路”缺乏现成的模式可以引用,建立这样一种史无前例的新形式就需要有创新精神,因为不但必须废除既不公正又无效力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而且还必须创建一种新型的结构,保证在除旧布

  • 标签: 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智利 革命道路 创新精神
  • 简介: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随即占领燕京大学,邓诚先生与洪煨莲、陆志韦等诸位先生遭遇缧绁殃,翌年夏始获释。于囚居141日中,邓先生咏诗105首,如他自己所说,“其辞率直不敢苦吟。……而一时意兴所托,言

  • 标签: 日本侵略军 战争爆发 说诗 燕京大学 苦吟 陆志韦
  • 简介:8月的广岛,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灼热的阳光下,环抱着和平公园的元安川和本川熠熠闪烁,流光溢彩;绿荫花丛中,一座座和平纪念碑,造型别致,纸鹤云集.58年前,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被投掷到这里,瞬间的白热伴随着高温和冲击波,造成一个没有任何活动物的死亡空间.

  • 标签: 广岛 和平公因 和平纪念资料馆 日本 政府组织
  • 简介:<正>对于职业的东欧观察家来说没有平静的夏天。最近几个月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加快了,这是一种新的、质的变化。以往的决议、指示只是强调要完善以前的体制,给它们加点油。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却在考虑把管理体制换一换。东半球1987年改革的设想是早就提出来的,有些国家以前就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中的问题。显然,现在进行重大改革的时机

  • 标签: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 必要性 观察家 管理体制 东半球
  • 简介:德国总理施罗在德国《新社会》2002年5月号上发表《充满机遇的时代:安全、现代化及全球化中的公正》一文,指出面对全球化,如果措施得当,世界可以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欧盟便是生动的实例。他主张“对全球化……

  • 标签: 施罗德 欧洲 社会模式 国际关系 德国 国际关系
  • 简介:<正>美国丹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乔纳森·阿尔曼教授于1996年11月15日到23日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阿尔曼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学者,尤其对原苏联与中国革命的比较、原苏联与中国的军事比较有着深厚的研究,11月19日,在方连庆教授和龚文庠教授的陪同下,阿尔曼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美关系的未

  • 标签: 美国丹佛 国际问题 苏联与中国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革命 教授
  • 简介:<正>在1982年11月到1984年2月的一年又三个月内,苏联两位领导人先后去世,克里姆林宫两易其首,引起国际上对苏联内政外交发展方向的极大关注。本文仅就安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其人及其施政方针作一浅探,仅供参考。

  • 标签: 安德罗波夫 发展方向 施政方针 内政外交 苏联 仅供参考
  • 简介:英国学者罗伯特·韦在1998年6月提交给“罗素赛智基金会”的一篇名为《从奇迹到烟消云散》的论文中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关于亚洲危机起因的三种解释,指出了每一种解释的合理之处和缺陷。一、三种解释1、国内的脆弱性这种解释把亚洲危机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亚洲国家自身...

  • 标签: 道德风险 亚洲危机 脆弱性 印度尼西亚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 简介:1982至1984年,是苏联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富有启迪意义的治理时期."此间,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安罗波夫励精图治,其主要政绩有: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问题上多方创新与发展;二、强化劳动纪律、整饬社会秩序与惩治腐败;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的持续衰退.总之,安氏治下的苏联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究其原因,除了苏联国内存在驱动改革的客观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与安罗波夫亲身历经过1956年匈牙利事件有关.

  • 标签: 苏联 安德罗波夫 治理 社会变迁
  • 简介:<正>在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联邦德国的工会运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它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与美英法等国工会相比,联邦德国工会组织基本克服了派别分裂、山头林立的状况,较好地实现了统一和集中,成为联邦德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舞台上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有组织雇员队伍,一个颇有实力影响的庞大的议会外利益集团。战后几十年来在捍卫雇

  • 标签: 工会联合会 工会会员 联邦德国 工会组织 经济与社会 德国社会民主党
  • 简介:地处塞外的承德,向以历史文化名城享誉中外.典雅幽静的清代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金碧辉煌的外八庙,使她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热点地区;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承德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与避暑山庄那巍峨的宝塔、宫墙,庄严的庙宇殿堂相辉映,一座座工厂、商厦在俏然兴起.在武烈河畔耸起的那座十五层的承德大厦,是承德最早建起的高层建筑之一,它是承德大厦物贸公司的产业.这个在承德享有显赫的声名的物贸公司的总

  • 标签: 社会主义企业家 德与才 承德地区 避暑山庄 自主经营 冶金企业
  • 简介:<正>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90年第8期刊登了N·列文和·斯米尔诺夫的文章《革新的冒险与希望》,评价了意大利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意大利共产党《再生》杂志1990年第18期刊登了一篇意大利共产党前总书记亚历山罗·纳塔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后、回家乡之前的答记者问。现将这两篇文章的有关部分编译如下:

  • 标签: 意大利共产党 代表大会 历山 总书记 纳塔 共产党人
  • 简介:<正>苏共的新总书记安罗波夫是在一个困难的经济发展时刻接管苏共领导的。当初,勃列日涅夫也曾遇到这种情况,不过比现在毕竟轻松一些。勃列日涅夫成功地克服了赫鲁晓夫年代后期的增长上的衰退现象。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即六十年代后期,从经济上说是他整个执政期中最富有成果的时期(参见本文图表)。在苏联经济当今的危机时期,恐怕再也见不到类似那一时期的增长了。今天的停滞现象看来实在难以医治。这种现

  • 标签: 安德罗波夫 经济问题 苏联 勃列日涅夫 危机时期 赫鲁晓夫
  • 简介:美国学者瓦尔评述西方学界对中国改革的看法文成编译美国学者安·瓦尔在《中国季刊》1995年12月号上发表《中国转轨经济的意义》一文,综述西方学界特别是"激进派"(该派主张"休克疗法"和私有化)和"渐进派"对中国经济改革问题的看法。现将该文主要内容编...

  • 标签: 中国改革 转轨经济 西方学 美国学者 私有化 激进论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西德)和美国在共同抗苏的基础上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两国关系是不平等的主从合作关系,西德扮演的是“伙计”的角色。进入60年代,美关系起了变化。这种变化对西德来说是痛苦的。一方面是美国不顾西德的利益寻求同苏联合作;另一方面西德与苏联关系的僵局还没打开,而对美国的背弃又无可奈何。西德对外政策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关头。决定和影响这一时期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是以下三种因素:国际形势、实力对比和国家利益。

  • 标签: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联邦德国 美国 苏联 外交关系 国家利益
  • 简介:现代美国少年司法体系是建立在其少年保护理论之上的.保护者理论和人格权理论是其中最为重要却又互相冲突的两个理论:保护者理论赋予少年获得家长保护的权利,而人格权理论则赋予少年有成为独立个体的权利.理解这些权利的理论来源对于理解美国少年权利保护体系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构建我国少年权利保护体系也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 标签: 美国 少年权利保护 保护者理论 人格权理论
  • 简介:<正>德国统一问题是战后欧洲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德国统一不仅涉及两个德意志国家与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牵动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欧洲和平与安全的构架。曾经在半个世记内充当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德国,战后被分裂45年之后,正以出乎人们

  • 标签: 两德统一 世界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 德国 德意志 切身利益
  • 简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长达几个世纪的占领,特别是一战后的英法和二战后的苏美出于自身利益对东欧国家边界的划分,造成了绝大多数东欧国家内部民族杂居的局面,各民族间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与不同的领土要求相结合,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既有东欧各民族对苏联控制的反抗,又有东欧地区相邻各国间的民族和领土争议,还有各国国内民族间的相互斗争。在东欧政治转轨的过程中,民族问题始终如影随形,民族平等和独立的要求成为政治转轨的重要推动力,政治转轨的展开、原有政治格局的失衡则更进一步刺激了民族诉求,加剧了民族冲突,而东欧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异常复杂的民族纠纷以及急剧膨胀的民族主义又反过来影响着政治转轨的进程。

  • 标签: 东欧 民族问题 政治转轨 民族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