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改革年代,我们批判地评价了我国各方面的工作,既肯定了成绩,也不掩盖缺点和疏忽。在同已解放国家的关系中也是两者都有。这种关系并不总是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我们的观点来看待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发展道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简介:本文是《国际研究评论》2010年第12期关于全球治理概念问题讨论的三篇文章中的第三篇,作者是法国政治大学波尔多分校的丹尼尔·康帕格农(DanielCompagnon)。这篇文章把全球治理概念的讨论引入到实践分析的层面。人们通常声称全球治理忽视了发展国家,但是本文认为,事实上,尽管全球政治经济中存在权力和资源分配的结构性失衡,但是第三世界国家仍然对国际政府体系(internationalstatesystem)以及跨国政治产生着全面的影响。作者并不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结构上被排除在了全球治理之外.但他建议对发展国家的全球治理进行更加有差别性和基于现实的评估,并提出将第三世界国家纳入到全球治理的研究中去。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全球治理 第三世界国家 结构性失衡 盲点 国际研究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由于新自由主义有反公共安全的特征,成为发展国家公共危机的诱因。而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国家的公共危机也会扩散到全球。因此,人类只有屏弃新自由主义,才有助于构建一个自由、平等、繁荣、安全的和谐世界。

  • 标签: 新自由主义 发展中国家 公共危机
  • 简介:经济主权原则是发展国家为获取经济独立而提出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向国家经济主权提出了挑战,如何调和经济主权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发展国家正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经济主权让渡论'通过让渡一国非核心经济主权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发展难题。

  • 标签: 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经济主权让渡论
  • 简介:对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分析后发现,发展和裁军、中东问题、非殖民化及核裁军、特定国家人权状况,是解释成员国投票偏好的主要议题因子.研究还发现,联合国成员国依据其投票偏好形成四个国家集团.其中发展国家群体是联合国内最大的集团,在发展和裁军议题上具有清晰的统一立场;其次是欧盟成员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北方国家群体;加拿大和太平洋岛国组成一个群体;美国和以色列形成独特的两国集团.分析联合国成员国在大会四个议题因子上的投票后发现,发展国家和发达国家围绕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展开较量,南北关系是界定联合国大会投票格局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还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关于当今世界主要矛盾以及发展国家群体分化的争论.

  • 标签: 联合国大会 投票格局 发展中国家 南北关系
  • 简介:政治认同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迅猛推进的当代全球化不,断改变着发展国家人们的政治思维方式,瓦解着传统的社会基础,导致许多国家政治认同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这就需要在发展统一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以民族主义为其价值内核,重构政治认同,以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

  • 标签: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政治认同
  • 简介:2007年10月《组织研究》杂志刊登了由约翰.蔡尔德、袁路和特伦斯.蔡撰写的《中国环保体系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文。文章探讨了从1972年到2001年间中国环保体系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文章广泛汲取了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中,研究中国环保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具有的个性特点。文章认为中国环保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逐渐形成了法规、规范和认知三个制度支柱体系。现将该文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国环保 中的制度 体系发展
  • 简介:东欧国家(注:其实是中东欧国家,习惯统称为东欧国家)剧变20年来,处于政治经济管理模式乃至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渡时期,历经周折,充满矛盾,发展不平衡。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适合本国国情和符合时代特征的社会发展模式,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定型。它们在转型过程中,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存在着共识与非共识、共性与非共性的不同程度的差别。

  • 标签: 中东欧国家 经济管理模式 社会发展模式 发展不平衡 过渡时期 社会制度
  • 简介:“三年一瞬间”。自2011年开始,“中国庭幸福感热点问题系列调查”通过对几万个中国庭的实地走访观察,用诚意和努力串联起家庭幸福感的点点滴滴,勾勒中国庭的“幸福曲线”。

  • 标签: 中国家庭 幸福感 曲线
  • 简介:成长中的烦恼:中国经济发展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英]罗勃特·考特莱尔,令狐岩平编译[译者按:]本文摘译自1995年3月18日-24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中国问题评述”一文。尽管作者的某些观点显得偏激,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但文章所分析的当前中国经济发...

  • 标签: 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 值得注意 通货膨胀率 税制改革 剩余劳动力
  • 简介:2008,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一方面,1月中旬到2月上旬,中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4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的袭击;3月14日,“藏独”分子在拉萨等地组织骚乱;然后是奥运火炬传递在部分西方国家受阻,西方媒体掀起一股新的反华浪潮;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对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历史文物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另一方面,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 标签: 中国 软实力 坦诚 南方地区 西方国家 火炬传递
  • 简介:中国的家庭教育在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下,却无视孩子的人格培养。中国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格教育缺失、平等观念缺乏和崇高感沦丧。要使中国的家庭教育回到正轨,中国的家长们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

  • 标签: 家庭教育 人格 平等 崇高感
  • 简介: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以及安全问题,是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几大障碍。由于印度坚持边界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几十年来一系列事态的发展,边界领土争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解决。印度对西藏仍抱有“缓冲区”的意图,并且欲利用西藏和达赖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一张牌,中印之间的西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几十年来,中巴已经形成“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印巴之间的敌对越来越加深;中巴之间的边界协定和军事合作尤其令印度敏感,致使中印关系不可能亲近起来。印度认为中国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威胁”,近些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和加强“东向”的军事合作,致使中印相互之间的不安与防卫不可避免。在正常的状态下,这几大障碍难以克服。

  • 标签: 中印关系 领土争端 军事合作 西藏问题 十年 中巴关系
  • 简介: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认为,中国“文明型国家”主要有八个特征。这八个特征又可以被简称为“四超”和“四特”。“四超”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四特”主要由“四超”衍生而来,即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

  • 标签: “文明” 国家 中国 “四特” 历史传统 国际关系
  • 简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是完善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要在结构内容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相吻合,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衔接,功能耦合;在价值立场上要与基本国情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公平正义的内在本质和民主法治的根本原则;在运行机制上要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适应,坚持制度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统一,以制度建设形塑制度文化,以制度文化涵养制度精神。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内在理路 实践逻辑
  • 简介:由于国际环境、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主流方向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西方学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家治理视角就是近十多年来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民主能为国家建构和有效治理做些什么?反过来,善治对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受国家治理视角影响,西方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政党—国家民主、基层民主、法治民主、弹性威权主义以及非正式制度的民主化几个层面形成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看法。

  • 标签: 西方 中国民主 国家治理 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