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脱贫攻坚进程中,贫困人口输出地与输入地要遵循贫困人口顺利转移、合理就业、脱贫发展的协同机制促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二者协同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不仅改善了转移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还促进了输入地发展,并提升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 标签: 贫困人口 转移就业 脱贫攻坚 协同
  • 简介: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渠县县委、县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2016年全县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3.8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个。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41.65万元,2.088万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

  • 标签: 贫困人口 渠县 村集体经济 项目资金 县政府 脱贫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员配备过程中的人员招聘、员工培训以及员工考评出现诸多问题,例如招聘时老年歧视现象、培训不合理、考评形式化等都使得组织效率低下。我们要从科学筹备人员招聘、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并严格执行、完善绩效考评系统等方面入手改善组织人员配备,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积极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微观组织人员配备产生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微观组织 人员配备
  • 简介: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人民共享发展的体现。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现实中存在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不均、政府投入不足,管理部门缺少协调机制,流动人口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服务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加大投入并保障经费落实,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强化服务队伍建设。

  • 标签: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 简介:广东省14-35岁的青年人口数量全国最多,占人口比重全国最高。广东青年人口有着较为显著的特征:青年人口的61%分布在珠三角,39%分布在粤东西北;72%分布在城镇,28%分布在乡村;青年人口的性别比显著偏高,空间分布不平衡。珠三角男青年多,粤东西北女青年多;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男性青年文化程度高于女性青年,城镇青年文化程度高于乡村青年;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主动性失业现象突出;流动青年共1947万,其中93%分布在珠三角。广东青年的上述人口学特征,是了解和掌握广东青年状况,制定青年政策和实现青年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广东省青年 人口学特征 青年工作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省级各项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讨论基于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如何选择财政支出以进行空气污染的财政治理,从而回答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如何发挥财政的重要作用的问题,就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空气污染 人口老龄化 财政支出结构 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受特定语言文化、宗教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独特的流迁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收入水平。依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归纳和对比少数民族与汉族流动人口的流迁特征,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迁特征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偏低,除受流迁主体的就业身份、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基本因素的影响以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迁动因、流迁时间、流迁地点和流迁范围均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流迁特征 收入水平
  • 简介:为探讨大数据如何更好地支撑精准扶贫研究和实践,本文对精准扶贫研究文献和大数据管理平台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精准扶贫研究和实践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大数据管理存在应用"烟囱"和数据"孤立"现象严重、跨学科研究和综合集成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不足、精准扶贫"块数据"开发应用亟待加强、缺乏以贫困人口为中心的数据关联整合等问题。为应对大数据应用的不足,引入生态学中"生境"的概念,置贫困人口为中心的"人"、"事"、"物"于特定空间的"生境"中,构建基于贫困人口"生境"块数据的大数据关联整合措施,形成与基于业务流程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互补的横向整合方案,并提出利用"生境"块数据进行精准扶贫开发的5种应用场景设想。本文主要构建了一个以贫困人口为中心的大数据关联整合方案的理论模型,其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行,还需要更多地实践证据予以检验。

  • 标签: 精准扶贫 大数据 关联整合 “生境”仿真
  • 简介:我国城市就业人口结构在某些职业类别、文化程度及年龄组的供求方面存在明显缺口,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政策规定、收入与支出对比值、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以及求职者的判断。应当通过完善城市就业及配套政策、提升收入与支出对比值的合理性、明确用人单位招聘条件、提高就业人口结构透明度等途径来优化我国城市就业人口结构。

  • 标签: 城市就业人口结构 北京市 劳动力市场 求职者
  • 简介: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测算,2030年—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40%~50%。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将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巨大威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亟待进行改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问题及原因2010年《社会保险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基础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建成,在制度层面上基本实现了劳动人口的全覆盖。然而,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人口老龄化 可持续性 《社会保险法》 养老保险体系 老龄化社会
  • 简介:小城镇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以城带乡的功能。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准入门槛低,特别是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社会成本低的优势,更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

  • 标签: 小城镇 城镇功能 就近就地市民化
  • 简介: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城市,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并参与到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流入地城市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根据宁波市第二、三次产业和行业数据,理清流动人口对新兴大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构建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模型,并引入宏观税负变量,估算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通过分析,流动人口就业于不同行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不同,因此将宁波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传递到其他区域发展的大城市,从而优化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控制流动人口规模,留住优秀人才,合理规划流动人口在各行业的分布,最终共享流动人口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成果。

  • 标签: 流动人口 经济增长 协同发展 财政收入
  • 简介:新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关系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议题。从新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破解的难题入手,以实现系统管理、动态管理、人本管理、市场管理、智能管理为创新目标,对“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信息化管人”四项举措进行全面升级,成为新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互联网+出租屋”模式创新设想的主要内容,以期对未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新疆 城乡结合部 流动人口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