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正>《黄氏对经刚》(以下简称“《黄氏》”)是一部白族民间叙事诗,全诗共2317行,是白族民间长诗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规模最大的一部。其产生年代之久远,艺术表现之独特,反映社会关系之复杂,情节描写之细腻,人物心理刻画之精微,结构之完整,故事情节之奇幻,在白族民间长诗中实为罕见。它不但是白族民间文学艺术的珍贵遗产,而且是研究白族地区政治、经济、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 标签: 黄氏 《神曲》 地狱 维吉尔 白族 天堂
  • 简介:嘛呢经是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中老年妇女当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调。考察发现,嘛呢经的传唱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 标签: 嘛呢经 女性文化 民间文化
  • 简介:《台北人》中的所谓'风尘女性系列'指的是《永远的尹雪艳》、《游园惊梦》、《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与《孤恋花》这样四篇小说作品,它们讲述的都是风尘女性(曾经的或现在的)的故事,并且拥有近乎相同的故事结构框架:风尘女子与豪门巨商的恩怨情恨纠葛。这篇论文试图从叙述学的角度解析这些小说文本是如何戏剧性地呈示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风尘女性的命运情状与性格心理的,并揭示这些小说文本之间所具有的结构关联。

  • 标签: 《台北人》 “风尘女性系列” 叙述学
  • 简介:民族关键符号往往在具体文化事象的仪式展演中才能呈现其作为意义载体的文化标志性特征。作为苗族的关键符号之一,苗族史诗《亚鲁王》的诵通常都是在具体的文化事象语境中完成,而诵的过程都会伴随着相应的仪式展演。无论是作为"物化"形成的场景、装饰物以及各种象征性器物,还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史诗内容,都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系统地展现了这一民族关键符号蕴含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次实地观察到的《亚鲁王》史诗诵仪式的记述,揭示仪式展演对于民族关键符号及其文化意义生产和呈现的重要性。

  • 标签: 《亚鲁王》 仪式展演 民族关键符号 民间信仰体系
  • 简介:在微观民族志视野中考察大渡河上游梭坡地方群体探访'东国'遗址、以乡土行走实现地方的过程,不仅旨在揭示其背后地方历史、族群记忆与社区塑造的错综关联,也尝试在'藏彝走廊'道、路、行、径、迹的多元空间实践中重新理解'地方'的价值意义。与此同时,将'行走'重置于身体、地方与日常生活领域,既是对'道路'定义与边界的必要反思,也为当前道路研究日益趋向区域、跨域与流动的宏观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

  • 标签: 藏彝走廊 东女国 梭坡 微观民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