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黎平县又是该州侗族人口最集中聚居的大县,因此,探索中国侗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就必须首先对黎平侗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在以黎平县为例分析中国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布与民族结构的基础上,发现政策的扶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秀的民族文化人文生态和硬件设施及交通改善是黎平县也是中国侗族传统村落融入旅游保护与发展的优势,进而提出了促进中国侗族传统村落融入旅游发展的三大模式,即提升侗族大文化旅游模式、开发局域性旅游发展模式和创造民宿休闲深度体验旅游模式。

  • 标签: 侗族 传统村落 旅游保护与发展 黎平县
  • 简介:研究藏区文化时遇到文化概念上的区域分界含糊的问题,这对藏族区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阻碍。藏区以方言差异分布为依据,分为卫藏、安多、康巴三大区域,藏语音译为多、卫、康,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藏族文化中区域文化差异的分布地域。在藏族传统区域划分中,康区以德格为中心,东至夏嘉瓦绒(今阿坝州以西地区),南至嘉塘(今香格里拉),西至波俄(波密)和薛、达、洛(洛绒县和边坝县境内)三地,北至纳薛(比如县)和尕娃(玉树州)内的区域视为古代康藏文化区域。分清传统的区域划分界说,有助于研究古代康藏文化的全貌。

  • 标签: 多康 康藏 传统区域 文化
  • 简介:贵州是典型的山地省份,境内的山地民族传统体育濒危史料现状堪忧,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山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必须对贵州山地民族传统体育濒危史料进行抢救。这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贵州山地民族传统体育濒危史料的抢救机制进行探索,其中文化语境的变迁、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民众保护意识淡薄是史料濒危的主要原因。对此,应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对濒危史料进行抢救。通过建立有效的濒危史料抢救机制,不仅能为贵州山地民族传统体育史研究提供基本素材,也为相关的文化部门抢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贵州山地民族 濒危体育史料 抢救机制
  • 简介:"基础"(Ground)是皮尔斯早期符号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和"相关物"(Correlate)、"解释项"(Interpretant)一起,共同构成了符号意义过程的三元关系。由于"基础"既是一种抽象,也是一种性质,它究竟是对应的第一性、第二性、还是第三性,符号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艾柯认为"基础"既是一种观念(idea)、一种框架计划(askeletonplan),又是一种被感受到的像似(likeness),因此是第三性和第一性的混杂。索内松则认为,基础是一种"相关原则"(principleofrelevance),一种关系,因此是第二性的。事实上,"基础"是皮尔斯意义三分式中的第一性,它本身是一个三元体,包括意义主体基于经验的意向性、获义对象的品质以及意义主体获得的、基于这二者的感知。在意义过程的第一性中,意义的双向性已经出现。

  • 标签: 基础 第一性 皮尔斯 三元关系
  • 简介:技术统治论是现代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几大哲学社会思潮之一。其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兴起,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空前绝后的软性温床式影响,在全世界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唯技术论浪潮。哈贝马斯认为其是一种"意识形态",对全世界充满着强大的诱惑力。作为东方独具一格的文明承载体——中国,受其深刻影响难以例外。中国边缘化民族地区的传统技能面临的断代性传承困境与危机亦和其关系密切。本研究以滇东南民族地区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技术统治论对边缘化民族地区传统技能传承之实质影响。

  • 标签: 技术统治论 民族地区 传统技能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