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现在能够看到的五幅白衣佛图,分别绘于莫高窟五个洞窟中,这些洞窟皆为中心柱窟,建窟时间为北朝时期。穿着白色袈裟的如来佛坐像,这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未发现。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滨田瑞美考证后发现,白衣佛具有三个明显特征:袈裟、身体皆白色;说法相,坐在草座上:住在山中石窟内。白衣佛图全部绘于中心柱窟后壁中心,被干佛围绕,这个显著特征对理解自衣佛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专家研究基础上,滨田瑞美认为,探索白衣佛的意义,关键是白色。因为白衣佛除了袈裟以外,身体也是白色的。但据有关佛教经文记载,如来的身体是金色的。

  • 标签: 白衣佛图 敦煌莫高窟 中国 佛教 宗教信仰
  • 简介:北魏僧官制度以昙曜任沙门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北魏的僧官制度很不完善,昙曜在任沙门统之后,北魏的僧官制度不仅逐渐完善,而且僧官的权利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北魏晚期僧官的弊政,但北魏较为完善的僧官制度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后世制定僧官制度的范本。

  • 标签: 北魏 昙曜 僧管制度 影响
  • 简介:佛教自从其创立以来.凭借着慈悲普渡的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教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然而.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许多流传佛教的国家和地区.历史上都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灭佛事件(佛教称之为“法难”)。印度公元前2世纪的巽伽王朝统治者普士米多罗因信奉婆罗门教.而大举毁佛;西藏地区8世纪发生第一次禁佛运动.随后9世纪中期又发生丁朗达玛灭佛事件.

  • 标签: 佛教 佛事 教义 婆罗门教 太武帝 宗教
  • 简介:岩山寺古名灵岩寺,在繁峙县天岩村西隅。概况五台山跨越五台、繁峙、代县阜平四县。繁峙境内的岩山寺、吉祥寺、公主寺、宝藏寺、秘摩岩等,均属五台山佛刹之列。由台山北行必经此地。古时大同、浑源、京津、张家口及至朔漠地带佛徒居士朝山进香者,多要至岩山寺歇宿而后登台。也正由于如此,明代以前这里香火隆盛,寺院颇兴。入清以后,随着宗教的衰微,香客渐少,布施贫乏,寺院逐渐败落。处于台山脚下荒僻山村的岩山寺,几乎被人们所遗忘,殿宇拆卸,变卖财产,典当一空;

  • 标签: 岩山寺 文殊殿 公主寺 吉祥寺 宝藏寺 释迎牟尼
  • 简介:元代道教壁画为山西永乐宫镇宫之奇珍,也是中国的国宝。因此,晋谒此宫,自然当以欣赏其壁画为要务。永乐宫壁画众多,而最重要者当属三清殿之《朝元图》、纯阳殿之东、两、北壁吕洞宾传奇经历壁画和盘道扇面墙上的《钟离权度吕洞宾图》。以上壁画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技法高超,很耐人体味。

  • 标签: 山西 永乐宫 壁画 道教 宗教信仰
  • 简介:一、海市蜃楼饭后之余,便喜欢独自一人在莫高窟的沙漠中撩步行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干枯而燥热的空气。在这一系阵阵拂面而来的燥热空气的旋流中不时会莫名其妙地吹出一股阴冷透骨的风,

  • 标签: 灵魂 人类 敦煌 鬼神 海市蜃楼 热空气
  • 简介:敦煌冬安居资料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它证明,敦煌佛教不仅与印度律仪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更与中亚佛教律仪有深厚的历史关连。根据P.2807《七月十五日夏终设斋文》及P.6005《释门帖诸寺纲管》等内容的记载,使我们得知敦煌佛教教团,同印度及中原一样,在都司的组织及地方官府的参与下,每年举行管内僧尼结夏安居,并有解夏设斋活动。而冬安居亦是敦煌佛教教团年中行事之一,六时礼忏等构成了敦煌佛教安居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大正藏》 敦煌佛教 《四分律》 原始佛教 比丘 僧团
  • 简介:敦煌遗书和莫高窟壁画供养人题记中,有“毗尼藏主”称号。它的出现,显示了敦煌许多佛寺的律寺特色。竺沙雅章先生早年曾指出,敦煌十七寺都是律寺。①上山大峻先生讨论了古逸《四分戒本疏》的流传。②土桥秀高先生综论了敦煌律典的特色。③任继愈先生和方广锠博士从敦煌大藏经史的角度论及了“毗尼藏”问题。

  • 标签: 敦煌遗书 供养人 莫高窟 任继愈 壁画
  • 简介:北魏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以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一里程碑。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而且使洛阳再度成为中原地区佛教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其实早在汉代,洛阳就是佛法流布的重镇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洛阳之白马寺,即为佛法传入中...

  • 标签: 《洛阳伽蓝记》 中原地区 北魏 佛教文化交流 四夷馆 佛教传播
  • 简介:北魏慧生等人西行佛国求法巡礼之事,衍生出《慧生行传》《宋云家记》《道荣传》《洛阳伽蓝记》卷5以及魏源《海国图志》附载、《大正藏》收录同名《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等诸种文献。《慧生行传》等前三种著作已佚,幸赖《洛阳伽蓝记》卷5之节录、拼补而存其崖略。《洛阳伽蓝记》卷5以合本子注、夹叙夹注为基本形态,其内容则以《慧生行传》为主体,《宋云行记》为辅助,《道荣传》为补证。大正藏本《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源于《海国图志》附载并删正之,魏源《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则源于《洛阳伽蓝记》卷5可能的慧生行记内容并且删正。以现存《洛阳伽蓝记》卷5和《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为考察对象,可见北魏慧生行记诸种相关文献学术价值不菲,有利于推进中亚史地研究、佛教文化交流研究以及"一带一路"的文明溯源研究。

  • 标签: 慧生行传 宋云家记 道荣传洛 阳伽蓝记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 简介:王圆箓是一个普通的道士,但由于他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并且被牵连进藏经洞经卷大量流散的事件中,因此成为撰写西北道教历史时一个不能回避的人物。现通过对近些年发表的文献资料的归纳,对其生平与功过作一番陈述,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道士 评传 文献资料 藏经洞 道教
  • 简介: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新疆吐峪沟石窟及其壁画曾先后遭到外国“探险家”的劫掠。通过对现存的石窟和壁画的研究,可以看到,石窟为中心柱窟、方形窟、纵券顶长方形窟三种;壁画内容多与佛教禅观和佛本生故事内容有关。有人曾经认为这些壁画系摩尼教的内容,作者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它们都是一些按照佛经内容而绘制的图画,从经典上可以找到依据,属于典型的佛教壁画。这些壁画以4、5世纪为鼎盛,说明吐峪沟石窟曾是高昌佛教的一个重要中心,同时还与龟兹的佛教有密切联系

  • 标签: 摩尼教 佛教壁画 壁画内容 吐鲁番 比丘 石窟
  • 简介:我与赵朴初先生相识已有12年了。1987年冬,在京城静谧的南小栓1号院,我有缘得谒先生慈颜。那时,我是一名尚在大学读书的青年,而赵朴初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又在佛学、诗词、书法等领域被世人尊为一代大师,在海内外备受推崇。记得在那间叫“无尽意斋”的书房内,我与先生相对而坐,在一派蔼然和气中与之款语,聆听教诲,其是如沐春风,让我激动不已。

  • 标签: 先生 大学 读书 中国 赵朴初 诗词
  • 简介:敬爱的饶宗颐先生于2018年2月6日与世长辞,得知噩耗,我深感悲痛,哀思不已,饶公与敦煌结缘、我与饶公交往的往事一幕幕地映现在我的眼前。先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怀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术秉持着深厚的敬意与真切的热爱。

  • 标签: 饶宗颐 敦煌 追忆 人文学科 学术成就 家学渊源
  • 简介:《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638—713)的语录,由他的门人法海结集而成,为研究慧能思想的根本典籍。《坛经》问世之后,即有多种本子同时存在,其间虽有详略之分,但无真伪之别。自从本世纪初发现了敦煌写本《坛经》,因其内容与现行几种版本的《坛经》有不少出入,于是在中外学者问出现了肯定敦煌本《坛经》而否定其他版本《坛经》的倾向。有的说:“在《坛经》各本当中的敦煌本为最古,它是后来各本《坛经》的基础。”(宇井伯寿

  • 标签: 《坛经》 六祖慧能 宇井伯寿 敦煌写本 敦煌本 看话禅
  • 简介:本书利用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献资料,以敦煌石窟、敦煌文献和敦煌僧团、敦煌民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它们的社会性质、社会活动、社会内容、社会功能、社会作用、社会意义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古代敦煌石窟佛教的社会化性质及其发展,敦煌佛教界(僧团)的佛教活动与社会活动的性质及其演变,

  • 标签: 敦煌石窟 佛教活动 社会化 论略 中古 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