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一、导言我们在直觉上认为,上帝是高高在天,与人有着无限的距离,摸不着,看不见,与世界毫无关系,这样的上帝与其他宗教的上帝有什么分别呢?基督教的上帝是一位自我启示的上帝。上帝是无量无际的,非有限的我们所能研究测度的(伯11:7)。我们能论到上帝的属性与作为,完全是因他的自我启示。笔者所

  • 标签: 上帝 道德属性 启示 公义 基督教神学 无限性
  • 简介:根据《金陵协和神学院授予学位试行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经审定核准,2006年获得神学硕士学位者15人,获神学学士学位者36人,具体名单如下:

  • 标签: 神学院 学士学位 金陵 协和 硕士学位 公告
  • 简介:福建闽南安溪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闽南多称为乌面祖师,台湾民间通称为祖师公。

  • 标签: 祖师 属性 宗教 崇拜 闽南
  • 简介:根据《金陵协和神学院授予学位试行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经审定核准,2010年获得神学硕士学位者5人,获神学学士学位者48人,具体名单如下:

  • 标签: 神学院 金陵 协和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公告
  • 简介:【本刊讯】2015年7月18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举行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中国伊协会长兼中国经学院院长陈广元大阿訇,国家宗教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中国伊协副会长兼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中国伊协副秘书长兼副院长马中平,副院长从恩霖和中国经学院全体师生出席。陈广元院长在致辞中希望学生们未来在弘扬主道、爱国爱教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 标签: 中国伊协 陈广元 阿地里江 大阿訇 毕业典礼 学位授予
  • 简介:宗教文本的翻译者,谨小慎微、力求精确地在向另一种语言传达被信徒视为的神圣之言,以免改变其意义或意图。然而,对于诠释和翻译之本质的多学科研究却表明,这往往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通常,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的理解,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读者特定的情况有所变化的。每一个读者或翻译者都在与文本之间产生特别的对话,这对话是自发的,或者是根据读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而具有独特性的。因此,翻译者超越了传统语文学的界限,进入了诠释学的范畴,从诠释的客位视角转为主位视角。文本的对话属性已为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等人指出。贝克尔的"动态语言"理论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对于翻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当代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上,我们将探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本文将探讨宗教文本的对话性、启发性和转变性特征及这些特性对于此类文本的翻译有哪些启发。

  • 标签: 诠释学 文本 读者 对话 语境
  • 简介:我们可以确信,每个基督徒都会说:我皈依基督教!我信仰上帝!但是,信仰需不需要理性?关于这个问题却有很多不同的回答。翻开整部基督教会史,或许我们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即信仰需要理性的判别。而理性的判别需要正确的神学思想为内涵。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神学从来就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当我们回顾近二千年来基督教会发展的历史时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清楚

  • 标签: 上帝观 神学思想 基督徒 基督教会 本质属性 马丁·路德
  • 简介: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中国萨满教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与中国民族学起步相随。中国最早的关于萨满教研究的期刊论文发表于《地学杂志》1914年第6号,善之的《萨满教》一文是最早的一篇萨满教研究的文章。经过百年的学术历程,中国的萨满教研究已由零星研究发展到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后,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逐年增多。据统计,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在2000年至2013年之间逐年上升,共有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6名研究生完成136篇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专业涉及教育学、文物考古、地理历史、民俗、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献、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众多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涉列广泛。其中萨满艺术、萨满祭祀、综合类研究、萨满文学、萨满习俗、萨满仪式、萨满信仰等主题成为热点,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涉及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侗族、达斡尔族、彝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纳西族、汉族等16个现存少数民族和古代的女真、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地域较广,据统计96%以上都是有关中国各地各民族萨满教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有关北方民族地区的论文有127篇,占总数的88.9%。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1世纪以来中国萨满教研究学位论文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为今后的中国萨满教研究打下学术史的文献基础。

  • 标签: 萨满教 学位论文 文献计量学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