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9月12至13日,福建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举办了”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佛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当前中国佛教的现状作了深入的探讨,充分肯定了当前中国佛教出现的大好局面,肯定中国佛教界为改革开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明确指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佛教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现在中国佛教界正在开始走上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学者们也同时指出,中国佛教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情况,影响了中国佛教在社会的形象,所以在这个形势下,如何来调整自己的思路,更好地与社会相适应,既要保持以往的出世的形象,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加入到整个社会的中来,这既是一个理论上要解决的难题,也是实践上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

  • 标签: 中国佛教 和谐社会 公众形象 道风建设 论坛 专家学者
  • 简介: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崔清新)针对寺庙道观等地被承包经营、乱设功德箱、假冒宗教教职人员借机敛财等乱象.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在14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上介绍.国宗局去年以来加大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公众对这些场所“立真识假”。

  • 标签: 宗教场所 国家宗教 寺庙 公众 宫观 真假
  • 简介:佛教是我国第一大宗教,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据统计,我国13亿多总人口中自觉的佛教徒接近一亿,超过其他几大宗教信徒之和。最近,我正在思考可否用“宗教性”和“文化性”来分析我国五大宗教的特点,为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所谓宗教性,就是指宗教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扩张性、渗透性和排他性,而文化性则是指宗教的民族性、哲学性、艺术性、民俗性和包容性。以这两个维度来衡量,则中国五大宗教中宗教性最弱而文化性最强的首推道教,其次就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则宗教性很强而文化性较弱。我们可以从我国五大宗教的不同特点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相关政策,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所谓相关政策,我这里主要是指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宣传政策,因为宗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宣传。因此,做好宗教工作,既要使用宗教政策,也要使用文化政策和宣传政策,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毛泽东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部分,我们宗教工作者应该掌握好党的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宣传政策,具体分析每种宗教的宗教性和文化性,以提高宗教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佛教徒 媒体编辑 宗教工作者 科学化水平 宗教信徒
  • 简介:徐文明在2007年第4期《世界宗教文化》上发表文章《素质、道风与形象》。作者认为,近年来海外媒体加强了对中国佛教的报道,其中也包括一些批评甚至诽谤。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区别对待,佛教从来都是坚持中道、不立两边的,对那些善意的批评,无论说得对还是错,都要虚心接受和真心感谢;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捏造和无端的诽谤,要以平常心待之,同时对特别恶劣、危及中国佛教形象并且触犯法律的行为要坚决回击。

  • 标签: 中国佛教 海外媒体 批评 宗教文化 平常心 形象
  • 简介:1月16日-1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成都举办的佛教生命观研讨会引起了境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1家中央主要媒体,西藏及四省藏区主要媒体,以及中国网、中国西藏网等32家媒体、61名记者与会,对研讨会进行了充分报道。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生命观 媒体 中央电视台 《人民日报》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