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维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主要议题有:马克思主义讨论四立场论、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不适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概念缺失论、国家社会主义批判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边界主题论、“想象的真实乌托邦”论等。这种理论表面上援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原理观点,但在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两个完全不相等同的范畴。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内容、形态,从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国家社会主义的正功能与反功能,从乌托邦与社会建设四个方面看,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学做出了并不很令人信服的改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可以成为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回应。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布洛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道德究竟根源于我们的理性还是情感?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一直主张前者。当代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斯特(MichaelSlote)则主张后者。他认为人类天生的移情能力或移情反应,而不是理性或外部世界的某种原因(如幸福或效果),才是我们理解道德、辩护道德和解释道德语义的最终依据。他将这种理论称之为“道德情感主义”。

  • 标签: 情感主义 斯洛特 道德 理性主义 哲学传统 伦理学家
  • 简介: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杨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 标签: 杨时 洛学 闽学
  • 简介:在宋代道学运动的研究中,濂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道统谱系的影响,“宋初三先生”的标签似乎遮蔽了这一时期的真正思想活动;另一方面则由于濂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本身的限制。然而,从王开祖的个案研究看,虽然他在道学思想没有系统的创建,但在历史的脉络中,足以折射出宋学初兴时的内容并构成其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北宋儒家初轨与其渐变时期的特征。

  • 标签: 王开祖 道学运动
  • 简介:<正>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最为显赫的宗派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表征之一。禅悟,则是佛禅修习的重要内容。它是禅的关键,也是禅的目的。禅悟有渐悟和顿悟之分。中国佛教史上一直有“南顿北渐”的争论。北宗神秀主张渐悟,认为只有经过长期次第修

  • 标签: 禅悟 禅宗 中国佛教史 神秀 见性 渐修
  • 简介:<正>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就要“爱人”。而“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亦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 标签: 心理换位 “忠恕” 思想道德教育 人际交往 教育对象 心理位置
  • 简介:12月7—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承办,论坛主题为“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心理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年教授担纲大会主席,400多名全国各地文化心理学工作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本土心理学、中庸研究与当代中国心理学发展、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冲突与民族认同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

  • 标签: 跨文化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 社会心理 高峰论坛 湖北省 学会
  • 简介:安东尼及其《周易》心理学研究赵继明目前,易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西方,西人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周易》,研究成果难以数计。在查阅西方易学文献时,有3条材料不由人不注意到“安东尼”这个名字。一,在以IChing(易经)为题的西文著作中,有8个版本的作...

  • 标签: 《周易》 安东尼 “爱” 心理学研究 修心养性 自我人格
  • 简介: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审美心理韩鑫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后代虽有继起而难以企及的高峰。书中多记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文人的遗闻铁事,展现了一幅幅魏晋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对这部小说的理解与评述,实际上是对魏晋志人小...

  • 标签: 《世说新语》 魏晋文人 审美心理 理想人格 知识分子 文人士大夫
  • 简介:<正>人们在努力创造现代物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扰,心理健康问题的显露和日益严峻的势态,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关于“健康”的定义,而把心理健康列为“健康”的除身体健康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工作 心理问题 具体表现 身心健康 咨询中心
  • 简介:<正>《管子》既非一人一时所作,也非一家一派之言,它是兼有战国及其后文字的一部论文集。在学术思想上,它冶先秦法家、儒家、道家等诸子于一炉。它的犯罪心理学思想,充分表明了其学术思想的这一特点。所以,它和《商君书》、《韩非子》既有共同的观点,又存在着许多相异之处。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管子》书中的犯罪心理学思想,我们这里以它的全部篇章作为研究的材料。

  • 标签: 犯罪心理学 管子 心理学思想 犯罪行为 刑罚 学术思想
  • 简介:儒家是要成德的。儒家为什么要成德?这就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的精神动力问题,从心理学看则是动机问题。儒家成德的精神动力源于孔子“以德配天”的天命思想。“以德配天”的思想一方面为成德找到了外在本原依据,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但面对天不应德的现实,孔子虽然以盲目命来化解,但儒家的成德内在合理性毕竟受到怀疑。先素儒家通过“时”来化解这种质疑。后儒则逐步从外在预设向个体内在、本然性方面转换,逐步形成了以张载为代表的人的内在本原成德观。虽然如此,面对成德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外在的盲目命思想一直保留下来。这样内在本然成德动力和外在“际命”化解的思想从内外方面使儒家成德动力得以维系和作用。

  • 标签: 儒家 成德 精神动力 心理学
  • 简介:认识论的自然化实质上就是跟随皮亚杰的发生学转向,建立先天综合判断的实现过程理论。在康德看来,想象力是先验认识主体实现先天综合判断能力的条件。想象力又由经验联想(再生性想象力)和先验想象力(生产性想象力)所组成。因此,先天综合判断是先验性和经验性的理论杂合体。虽然知性本身以及先验想象力不能成为科学研究对象,但两种想象力均与经验性(因而也是可实验的)记忆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先验想象力 记忆功能 心理学 先天综合判断 认知 经验性
  • 简介:当健康的定义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之时,道德的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儒家学说在塑造道德的人格和如何理解并达成个人的人生意义上有很多重要资源。本文以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联结为出发点,探寻以道德情感为成人依托的孟子和以理性认知为成人依托的苟子在培植中国人的人格上各自提供的独特价值。将孟荀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上的影响,并通过情感生

  • 标签: 儒家 孟子 荀子 人格 心理治疗
  • 简介:《周易》坤卦“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体现出古人有关心性修养和治理事务的方法思想,影响了后世很多思想家,是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思想之一。其中对人的心理深层的分析,认为人内心的本然体性纯粹湛然,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对现代心理学有深刻启发;其提倡的正心诚信思想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易 坤卦 直方大 直心 心理学
  • 简介: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集体性选择的信仰体系,是中国社会国家意识的主导性结构力量,儒家文化的“依仁据德”理念对中国人构建理想人格。产生了恒常不变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领域中,许多现代广告传媒创意也正是因为融汇了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附加值,从而契合了受众的文化心理,产生了良好的传播致效作用。这种文化附加值的研究有重大社会价值,一方面不但为儒家文化的现代转生之路找到了合适的承载物,另一方面也提升广告标示物(产品)文化内涵。

  • 标签: 儒家文化附加值 广告传媒受众 理想人格 心理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