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施纳-尼采”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二者的事实性关系,即尼采究竟有没有阅读过施纳并接受其影响;二是思想性关系,即尼采和施纳在虚无主义这个大背景下必然产生思想交汇和交锋。本文将对第一个问题做出综述,并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分析。结论乃是:在思想的客观性上,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必然包括对施纳的克服。尼采不满足于施纳取消人道主义之后所导致的价值真空,并以生命为基础建立起新的价值;但在施纳的理论视野里,这些新价值乃是危险的。

  • 标签: “施蒂纳-尼采”问题 虚无主义 唯一者 超人
  • 简介:<正>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马克思的矛盾分析,并据此对矛盾同一性问题谈点认识。马克思是分析矛盾的能手。细读他的著作会发现,里面有一种独特的矛盾分析。其要旨是:根据事物或矛盾的二重性和两面性,遵循矛盾自身的辩证运动,把它分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发展的逻辑过程。并把这两个过程分别分为两个阶段或过程。历史过程的两个阶段,可分别称之为“差异和生成阶段”与“分离和对立阶段”;逻辑过程的两个过程,可分别称之为“正题”(肯定)形态的变化过程”与“反题(否定)形态的变化过程”①,或称为“矛盾运动的正面过程”与“矛盾运动的背面过程”。

  • 标签: 马克思 历史过程 矛盾分析法 普遍性 矛盾同一性 要旨
  • 简介:《中论》广说诸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的两难困局来说诸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的缘起上显示诸不成。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一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竞义。龙树依世间共许的“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 标签: 中论 缘起 诸法不成
  • 简介:在整合先秦思想的基础上,韩非尝试探寻并重建""的道德基础。在他看来,虽然治层面的法令或律令是去道德化的,但""的道德性却根植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活的道德目标。因此,法治绝不单是一套技术化的操作方案,更蕴含了法家树立自身学说之正统性与合理性的价值诉求。

  • 标签: 韩非 道德 德性 心志
  • 简介:中国人对国际政治中的道德问题的普遍关注,是在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的暴行的激愤中产生的。随即《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开设的“中国对策与选择”栏目,围绕中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展开了专家与大众都积极参与的大讨论。讨论中出现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中国在

  • 标签: 道德理论 国际法 国际道德规范 对外权力行为 对外政策 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