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进化论生存竞争观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作为近代传入中国的两个思想舶来品,它们自传入之初就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青睐。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典型代表的李达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并将其作为思想武器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之中。研究作为个案的李达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对于窥探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整体的思想激荡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深入思考中国现代性问题具有一定启发性。

  • 标签: 现代性问题 中国革命实践 从范 竞争观 马克思学说 中国现代性
  • 简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思考的重要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思想与'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等探索相连接,它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根据和基本依据,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这两个邓小平'思想词典'中最具特色的话语,成为21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连续三次党的报告中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课题,也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 标签: “小康社会”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简介: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不断验证和修正的过程,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是验证其科学化程度的内在依据。党员身份自我认同是一个自我统一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中达成的一种状态,可体现为认知、情感、意识三个层次。要验证和衡量党员身份自我认同的情况如何,就要立足这三个层次,构建出一整套评价标准体系。在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统计学等手段,对定性指标采取赋值的方法,实现考评从定性向定量转化。

  • 标签: 党的建设 科学化 党员身份自我认同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论述极其重要。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出发,阐明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基本思路的论述和史论分析,实际上是一本中国版的科学社会主义史论,必将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标签: 习近平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导言》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巨著的'总的导言',对政治经济学对象、结构和方法第一次作了系统阐释,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历史发展重要转折的标志。《导言》阐释的'物质生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对象理解的根本观点;《导言》厘清了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的关系,确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的思想;《导言》阐明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著述、特别是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的非社会的、非历史的观点,已经成为'多少有意识的目的'了。《导言》从政治经济学对象内在要素及其关系上阐明,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和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由此构成的'总体'关系,揭示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

  • 标签: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对象 社会性 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