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疮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一旦发生疮,创面很难恢复,治疗和护理很棘手。我针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者,创面行VSD敷料覆盖7—10天,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治疗,大大缩短了疮愈合时间,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负引流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组织及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术后保持有效负吸引,做好体外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50例骨科手术术后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主要包括重视疮高危患者的评估,疮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护理,预防措施,体位的护理,饮食的护理,促进血液循环,疼痛的护理,病情观察,皮肤的护理。疮是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全面系统的早期评估,早预防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卧床患者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长期卧床患者疮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采取被动体位,受压处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皮肤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缺乏,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形成疮,特别是耳廓、足跟、内外踝等皮肤较薄弱的部位。为此,本文对122例长期卧床患者疮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游离植皮联合负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AC)治疗深度烧伤植皮创面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持续冲洗并负封闭引流在手足伤口中的应用疗效和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入住我科的手足部受伤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伤口持续冲洗并负封闭引流治疗,同时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对参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及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伤口在持续冲洗并负封闭引流治疗后,伤口处的腥味、痛感等情况得到缓解(P<0.05。)。结论对手足伤口进行持续冲洗并负封闭引流治疗能够缩短伤口痊愈时间,改善伤口情况。

  • 标签: 手足伤口 持续伤口冲洗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颅脑手术,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颅内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取温州市某医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颅脑手术病人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50~68岁,体重39~77kg,无心肺疾患。术前用药均为鲁米那0.1,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连接HP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MAP、HR、SpO2、ECG。病人右侧卧位,在局麻下经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以监测颅内(ICP)。吸氧去氮5min,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1ug∙kg-1,异丙酚2.0mg∙kg-1,司可林1.5mg∙kg-1,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O2流量2L∙min-1。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4.0~6.0mg∙kg-1∙h-1,瑞芬太尼0.1~0.2ug∙kg-1∙min-1微泵持续输注,维库溴铵间断静注维持肌松,术毕停用所有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前、诱导后即刻、插管后即刻、切皮、开放硬膜、维持中、术毕监测记录MAP、HR、ICP。结果麻醉诱导后以及开放硬膜和术中MAP、HR男58例和女40例100%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但未见严重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虽然于插管后即刻有轻微升高(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ICP于麻醉诱导后男58例和女40例100%较麻醉前有所降低,以诱导后即刻、切皮、开放硬膜、术中降低明显(P<0.05)。

  • 标签: 麻醉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血液动力学及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