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对于地质测绘工程而言,应用新的测绘技术是提高测绘质量的关键。测绘单位应该及时引进先进的测绘新技术,全面提高地质测绘工程的质量,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了解新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要求,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加大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力度,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就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 标签: 影像定位技术 地质测绘 三维可视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影像定位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高分辨率的作用下矿山地质测绘能够实现多重信息的获取,完成精准定位的最终目标。为了提高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需要精准的地质勘察测绘技术。而影像定位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效果显著。为了清晰掌握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须注重影像定位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对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地质测绘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果,逐渐成为地质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质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相应的地质建设现场测绘工作。本文对影像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使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影像定位技术 测绘 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的测绘工程领域正在不断更新手段、方法,其中无人机影像处理就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无人机方法,可以大幅提升测绘工作效率、测绘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整体发展趋势也很好。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测绘工程中关于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的总体应用优势特点,并研究了无人机测绘的基本工作种类及其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 标签: 无人机影像技术 测绘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神经影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表征成瘾大脑结构和功能信息,揭示成瘾行为的神经机制,为脑刺激潜在靶点提供先验。神经影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疾病中的研究、复吸预测、无创脑刺激疗效评估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我们对神经影像技术的分类与分析方法、在成瘾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和探讨,以期推进神经影像技术在药物成瘾戒治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放射学 成瘾 神经影像 脑调控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辅助疾病诊疗方面已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医学影像数据孤岛、数据隐私安全及数据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工智能赋能疾病诊疗。通过结合联邦学习和FAIR科学数据管理准则,可从技术上缓解上述问题对构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的影响,进而发挥多中心数据的最大价值,开发出更加高效、准确的疾病诊疗系统,指导基于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诊疗领域落地。

  • 标签: 放射学 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 联邦学习 FAIR数据准则
  • 简介:摘要自影像组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众多关于影像组学的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团队及其相应的研究在影像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距离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关于影像组学的研究热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关注和重视。

  • 标签: 放射学 影像组学 临床应用 研究 模型泛化性
  • 简介:为了降低工程车在施工过程中剐蹭和碰撞事故风险,本文主要以京台高速济泰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阐述了倒车影像系统的概念以及倒车影像系统在工程车辆上的应用过程,并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从而提高了驾驶员在倒车时的安全性,保障了工程车辆在窄拼施工条件下作业安全,对未来项目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窄拼施工;工程车辆;倒车影像系统
  • 简介:摘要成瘾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广义上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两类,同物质成瘾相比,行为成瘾不受药物等其他因素的调控,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很可靠的成瘾相关研究模型。近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及成瘾相关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深入,为行为成瘾的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与干预以及对行为成瘾发生发展机制的探寻与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认识。现以赌博障碍、网络游戏障碍为例,就国内外行为成瘾患者脑结构、功能以及代谢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和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放射学 行为成瘾 赌博障碍 网络游戏障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不断更新,影像学评估也随之进展。肿瘤大小、血供、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评估最常用的影像学指标,其他还有代表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特征。生长抑素受体(SSR)-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双探针显像进一步提高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分级的准确性,并为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包括图像纹理分析和影像组学在内的定量分析也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学研究的新热点。结合形态学、功能影像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有助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的无创性评估。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级 影像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问题。2020年,我国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EB-MICA®)这一理念,初步开展了不同影像学检查价值分析工作。系列工作成果应用于检查的申请阶段,已在减少患者支出、节约医保资金、提高医疗效率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为医疗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是医疗模式向“基于价值的患者服务”转变的重要契机。围绕耳鸣、听力损失和(或)眩晕、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诊疗中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问题,相关专家组组织撰写并发布三部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共识,作为影像学检查合理应用的参考依据。此项工作将持续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临床决策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医学 循证医学 质量评价 医疗资源 医疗政策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的核心病理改变是黑质病变,以黑质小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和铁沉积病变为主要特征。近年研究发现应用神经黑色素序列、磁敏感序列、定量磁化率技术、弥散张量成像等可以显示黑质结构和病变。在高分辨黑质MRI上,神经黑色素敏感的序列及磁敏感的序列可以作为PD患者的影像标志物,区分PD患者及健康人,且对于PD前驱期的识别也有价值,可用于早期PD诊断。但在PD与PD叠加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方面,黑质MR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不高。综合考虑黑质及其他区域如中脑、壳核等部位在MRI的变化,是提高PD及PD叠加综合征鉴别率的重要方向。高场强MRI如7.0 T MRI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黑质结构,区分黑质小体,未来在高场强MRI上进一步研究黑质结构与PD患者病程、分型、治疗等的关系,将有助于医师对PD患者的早期诊断及规范管理。

  • 标签: 帕金森病 黑质 黑质小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马拉松运动导致的骨肌系统损伤十分常见,骨肌损伤的影像学研究可以为马拉松运动员的健康保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但遗憾的是,骨肌系统损伤方面的影像学研究还相对缺乏,大样本的研究更是几乎空白,且无论是影像学方法,还是研究人群都还不够全面。马拉松骨肌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中国作为一个马拉松运动参与人员众多的国家,应该加强相关的影像学研究,为马拉松运动爱好者及专业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

  • 标签: 运动医学 损伤 影像学 马拉松 研究
  • 简介:摘要耳鸣为临床常见症状,影像学检查是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应根据临床诊疗需求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根据我国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理念,需要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共同为患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共识针对耳鸣诊疗所关注的4个常见临床需求,简明概述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 标签: 耳鸣 影像学检查 临床适用性评价 共识
  • 简介:摘要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学检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患者就医负担、贻误诊疗时机,更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医疗系统效率。针对影像学检查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影像学、医学统计学、医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影像学适用性评价的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影像学适用性评价的交汇点,并展望影像学适用性评价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综述。

  • 标签: 影像医学 循证医学 人工智能 大数据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学在新诊疗服务模式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本身正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不断优化。以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医学影像学重构为理念,本文提出了多要素关联诊断体系这一系统性解决新范式,对该体系产生的背景、关键技术、内在逻辑进行了说明,对未来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诊断显像 医学影像学 多要素关联诊断体系 临床效能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由于三维模型色调不一致,导致模型构建完整度和精准度较低,故提出基于倾斜影像与点云数据的古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古建筑倾斜影像,并通过相关信息配置与匀光匀色对其进行预处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古建筑点云数据,并通过精简算法对其进行预处理。采用最近点迭代算法(ICP)配准预处理后的倾斜影像与点云数据,以配准结果为基础,应用计算机生成的体系结构(CGA)规则进行古建筑三维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方法相比较,提出方法三维模型构建完整度提升了11.57%,该方法的古建筑子部分三维模型构建完整度和精准度均较高,充分说明提出方法古建筑三维模型构建性能更好。

  • 标签: 倾斜影像 点云数据 古建筑 三维模型 构建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概述遥感影像;列举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途径,如加强影像配准、融合处理、加大遥感影像校正力度,分析遥感影像应用效果;分析遥感影像应用现存不足,如监测成果精度差异、监测成果准确性不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限等;从正确理解、应用遥感监测成果、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等角度出发,列举强化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动态监测中应用效果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遥感影像 土地调查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健性及再现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9年1月4日至5月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的30例肺部结节/肿块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9(57±11)岁。所有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肺部平面回波成像(EPI)-DWI及快速自旋回波(TSE)-DWI检查,检查完成后间隔5 min各序列重复扫描一次,并重建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各DWI及ADC序列(共8组图像)分别进行手动分割,并对每组图像提取6大类共396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一致性相关系数(CCC)、动态范围(DR)评估两次扫描间特征的稳健性,以CCC和DR均≥0.85为稳健特征。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特征的再现性,以ICC≥0.75为再现性好的特征。结果无论EPI或TSE技术,基于DWI图(TSE:n=197,EPI:n=169)提取的稳健特征数量均高于相应的ADC图(TSE:n=126,EPI:n=148)。TSE-DWI、TSE-ADC、EPI-DWI、EPI-ADC稳健特征占比分别为49.7%(197/396)、31.8%(126/396)、42.7%(169/396)、37.4%(148/396)。396个特征中有54个(13.6%)在所有序列中均表现出很好的稳健性(CCC和DR均≥0.85),且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具有很好的再现性(ICC≥0.75)。结论肺DWI影像组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及再现性;不同序列及不同特征簇中具有不同比例的稳定特征,部分特征在不同扫描间、不同观察者间,甚至不同序列间都有很好的稳健性和再现性。

  • 标签: 放射学 影像组学 磁共振 肺部 可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小寰椎)合并退变性颈脊髓病患者的病例的影像学特点,探索小寰椎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通过颈后路手术+寰椎后弓切除术治疗的退变性颈脊髓病的病例资料,除外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16例存在寰椎水平脊髓受压,高度怀疑存在小寰椎,命名为小寰椎组。匹配同时期颈后路手术未行寰椎后弓切除的病例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下寰椎椎管中矢状径、寰椎后结节至枕枢连线垂直距离以及MRI下寰椎椎管有效径的大小,以及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其特点。结果小寰椎组男9例,女7例,年龄(63±12)岁。对照组男21例,女25例,年龄(57±10)岁。两组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的随访。小寰椎组的寰椎椎管中矢状径为(26.4±3.1)mm,小于对照组的(29.6±2.2)mm(P=0.010)。小寰椎组寰椎后结节至枕枢连线垂直距离大于对照组[(6.79±1.17)mm比(5.57±1.29)mm,P=0.001]。MRI下小寰椎组的寰椎椎管有效径明显小于对照组[(8.25±1.44)mm比(13.00±1.66)mm,P<0.001]。小寰椎组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是二者JOA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比66.0%,P=0.066)。小寰椎组的16例中,有5例枕枢连线位于寰椎后弓的后1/3处,有11例枕枢连线完全位于寰椎后弓的后方。结论小寰椎导致寰椎水平的椎管有效径明显减小,可以导致更加严重的颈脊髓损害。CT下寰椎椎管中矢状径<26 mm时,应高度怀疑存在小寰椎。当枕枢连线位于寰椎后弓的后1/3或者以远时,应当警惕小寰椎的存在。

  • 标签: 颈椎 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退变性颈脊髓病 回顾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