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晚期或不可切除的软组织肉瘤(STS),传统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很好地改善其预后。随着对STS的免疫微环境的不断深入研究,免疫治疗在STS上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疾病可以得到长期控制,甚至完全缓解。本文将简要概括晚期STS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过继性免疫治疗(ACT)和其他免疫治疗(如溶瘤病毒、肿瘤治疗型疫苗等)以及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进行相关展望。

  • 标签: 肉瘤 软组织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的治疗,临床上一般清创换药,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做皮瓣或皮肤移植手术。本病例因感染严重,又有骨质肌腱内固定物外露,一直流脓较多,故未行手术,仅通过清创换药治愈。

  • 标签: 皮肤缺损 感染 碘伏 苯扎氯铵 清创换药
  • 简介:摘要骨外软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生于眼眶的去分化软骨肉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眼眶肌锥外间隙内去分化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 标签: 软骨肉瘤 眼眶 软组织 去分化
  • 简介:摘要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属于急诊科和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发生率很高,与年龄及行为方式有关,可引起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仍普遍遵循经验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急性期疼痛管理缺乏共识。为推动各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该类疾病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工作要求,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组织国内专家经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促进国内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诊疗及疼痛管理工作。

  • 标签: 急性创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诊断与治疗 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另34例为研究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保证了整形效果,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RSWT)肱骨外上髁炎(LE)的疗效。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疼痛门诊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LE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先行肩胛背面(冈下三肌压痛点)RSWT,后行肘外侧区域压痛点RSWT。对照组行肘外侧区域压痛点RSWT。两组患者均治疗4次,每周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NRS)、病患网球肘评价(PRTEE)以及无痛握力(PFG)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NRS评分分别为(6.5±1.6)、(4.0±1.1)、(3.9±1.5)、(1.7±1.1)分,对照组分别为(6.2±1.4)、(3.8±1.3)、(4.2±1.2)、(2.6±1.2)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点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的PRTEE、无痛握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PRTEE、NRS分别为(18±11)和(1.7±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11)和(2.6±1.2)分(均P<0.05)。结论RSWT可改善LE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选择肘外侧联合肩胛背面RSWT优于单纯肘外侧RSWT。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肱骨外上髁炎 软组织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诊的34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予以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4例患者,经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34/34),且血运良好。一方面,受区外形基本满意,不用二次皮瓣整形,且皮瓣色泽十分逼真,外形不会显得臃肿,手部触觉与痛觉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供区创面愈合好,均呈Ⅰ期愈合,仅5例可见遗留色素沉着,未见痛性瘢痕,对正常行走无影响。结论跗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跗外侧皮瓣 转移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急性皮肤软组织挫擦伤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作者: 范娟牛凤鹤王旋王樱楧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入住神外ICU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生感染的部位,感染的菌株进行分类统计汇总结果:神外ICU共收治1472位患者,9254个住院日,发生医院感染85例,99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0.7‰,远高于同期其他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P<0.05)。血流感染5例,占5.1%,泌尿系感染20例,占20.2%,下呼吸道感染74例,占74.7%。对2012年和2013年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18,χ2=3.46)。在99例次的医院感染中,95例(96.0%)有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其中真菌10例,革兰阳性菌19例,革兰阴性菌66例。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32例,克雷伯菌19例,大肠埃希菌8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其他4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甲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8.60%,同乙组的2.33%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采取,对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外科 切口感染 护理 切口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