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四肢开放性骨折124例,其中65例(A组)、59例(B组)均经清创后一期或延期缝合伤口、延期内固定。结果A组伤口软组织感染15例(23.08%),骨髓炎4例(6.15%),骨不愈合7例(10.77%);B组伤口软组织感染2例(3.39%),骨髓炎0例,骨不愈合1例(1.70%)。B组三种并发症均明显少于A组。结论针对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给予一期或延期伤口缝合、延期内固定,对降低伤口感染率及骨髓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底,效果良好。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延期内固定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性创伤患者接受大量输血的临床治疗后其机体凝血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大量输血的治疗的严重性创伤患者共4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血细胞的相关以及血凝相关指标,并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判定接受大量输血治疗对严重性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PLT指标水平术后1d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3d与术前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P<0.05);HCT指标水平于术后1d、3d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HGB指标水平术后1d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d与术前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APTT、PT和TT各项数值术后3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术后1d,但是均未达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针对严重性创伤患者接受大量的输血治疗后,因其血小板数量大大减少,凝血因子活力下降,机体的凝血功能也相对下降,应做好相关的指标监测,以免发生血障碍等不良状况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大量输血 严重性 创伤患者 凝血功能 影响创伤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较多,是导致多数人群死亡的原因 严重性的创伤患者如果出现流血过多,就会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大量减少,极易导致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上肢骨折手术患儿70例,按应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两组均采用面罩吸氧,未气管插管,仅手术开始分别泵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瑞芬太尼组患儿镇痛起效时间(3.14±0.57)min,术中疼痛感和牵扯感(1.26±0.09)分,苏醒时间(5.10±2.04)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脉搏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均比芬太尼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时,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儿童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小儿 上肢骨折手术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