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城市不同区域植物叶面滞尘和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以西安市不同区域的大叶女贞(Ligustrum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为研究对象,用重量法测定叶面滞尘量,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叶片形态结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和表皮特征(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叶面滞尘量在不同区域具有显著差异(ANOVA,p<0.05),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96~5.56g/m2、1.04~6.70g/m2,且表现出小叶女贞显著大于大叶女贞(t检验,p<0.05)。大叶女贞叶面尘粒径累积曲线呈双峰分布,小叶女贞呈单峰分布。从粒径分布来看,大叶女贞叶面上滞留颗粒物粒径更小,且随污染程度的增加,叶面滞留的小粒径颗粒物亦增加。受不同区域微环境的影响,大叶女贞叶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小叶女贞变化不明显。总体而言,大叶女贞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和气孔面积随污染程度的加剧而减小,气孔密度则随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小叶女贞除气孔密度随污染程度的增加升高外,其他叶片结构特征,如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气孔面积均较相对清洁区稍有增大。叶片形态特征值与滞尘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除气孔密度与叶面滞尘量呈极显著对数正相关(p<0.05)外,其他特征值均与叶面滞尘量呈极显著的对数负相关关系(p<0.05)。

  • 标签: 环境学 滞尘量 粒径分布 气孔密度 叶面积
  • 简介:为解决芬顿技术在中性条件下氧化性能较低的问题,以浓缩池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Fe^3+/EDTA-2Na类芬顿技术处理污泥,对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泥饼含水率、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沉降性能(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及破解性能(污泥质量浓度、溶解性COD(SCOD)、胞外聚合物(EPS))的改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EDTA-2Na类芬顿反应能起到强氧化作用调理污泥,且在原污泥pH值条件下效果优于传统芬顿法。Fe^3+/EDTA-2Na类芬顿反应后污泥/泥饼含水率分别降至97.94%和77.87%,CST仅为17s,SV和SVI分别降至29%和49.15mL/g,MLSS和MLVSS较原污泥分别降低41.35%和40.91%,且污泥上清液中SCOD、蛋白质、多糖溶出最多,对污泥脱水、沉降、破解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Fe^3+/EDTA-2Na 类芬顿反应 污泥
  • 简介:近年来,电焊火花引燃物料酿成火灾的案例时有发生,简单的起火原因折射出的却是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严重漏洞。2017年2月25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唱天下量贩式休闲会所(简称唱天下会所)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78万元,教训十分深刻。

  • 标签: 火灾事故调查 电焊火花 南昌市 还原 企业安全管理 直接经济损失
  • 简介:基于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统计数据,引入多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不同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情景,测算了相应情景下的SO2、NOx和CO2排放量,分析了该地区电力行业装机比例与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电总装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于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显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力结构调整 污染减排效应 温室气体减排 京津冀 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