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同步的齿套是变速箱内的重要部件。根据齿套的特点,选定合理的定位面和夹紧方式,以及有效的工序排列,制定出相应的工艺流程,来满足生产的需求,同时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加工难度。

  • 标签: 同步器 齿套 定位面 工艺流程
  • 简介:临时限速服务(TSRS)是列控系统中进行临时限速管理的设备,对于行车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TSRS设备装机上线前对其进行严格测试十分必要。针对临时限速服务的测试,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效的仿真测试平台。仿真测试平台由诸多的组件组成,如TCC仿真、RBC仿真、CTC仿真、相邻TSRS仿真、测试引擎以及数据库等。介绍这些仿真和测试引擎的实现细节,并介绍测试平台搭建过程。同时对于TSR命令操作步骤以及平台测试流程也进行相应的阐述。

  • 标签: TSRS 仿真测试平台 TSR命令处理 仿真器
  • 简介:通过对电动车辆减速进行简要介绍,从供电方式、电力容量计算、蓄能装置、电缆选择、电力监测等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设计解决方案,以便电动车辆减速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

  • 标签: 电动车辆减速器 工程设计 解决方案
  • 简介:大连地铁5号线的进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进入2019年大连地铁5号线也迎来好消息,世界性难题跨海隧道“穿越”海底了。2019年1月18日,大连地铁5号线火车站至鱼湾南站区间大直径泥水盾构“海宏号”始发了。这标志着这项需要穿越黄海海域溶洞群地层、面临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的大盾构海底隧道——“超级穿海”工程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 标签: 地铁5号线 海底隧道 大连 泥水盾构 跨海隧道 黄海海域
  • 简介:主要介绍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铁路自闭、贯通线路系统故障处理的实现和应用。针对铁路自闭、贯通线路传统故障处理方法带来的不便,引入了馈线自动化远动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铁路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 标签: 馈线自动化 自闭贯通线路 故障隔离 故障定位
  • 简介:去年11月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根廷交通部签订圣马丁货运铁路改造一期项目商务合同,成为该项目设计、施工和采购的总承包商。这是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总承包建设的最长铁路改造项目,合同的签订也为正在该国举行的G20峰会提供了国际合作实例。

  • 标签: 铁路改造 国际合作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活力 商务合同
  • 简介:在轨道交通培训系统,如果只是单纯的传统授课,很难达到吸引学员注意力,增强学员安全意识,提高培训效果的目标。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培训系统的应用为轨道交通培训产业提供了主观体验式教育新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所不能达到的许多方面。

  • 标签: 培训系统 轨道交通 VR技术 应用 传统教育 安全意识
  • 简介:针对我国建筑业体量大但信息化水平低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工程建设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针对BIM技术的特性,提出BIM是十三五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本,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了管理效率。

  • 标签: 工程建设 信息化技术 BIM技术 管理
  • 简介: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35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交通线路5766.6公里。2018年新增乌鲁木齐1个运营城市;新增运营线路长度734.0公里,新增运营线路22条,新开延伸段14段。进入“十三五”以来三年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2148.7公里,年均新增线路长度为716.2公里。在5766.6公里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地铁4511.3公里,占线路总长的78.23%;轻轨254.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41%;单轨98.5公里,占线路总长的1.71%;市域快轨502.0公里,占线路总长的8.70%;现代有轨电车332.6公里,占线路总长的5.77%;磁浮交通57.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1.00%;APM线10.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0.18%。

  • 标签: 中国内地 线路长度 运营线路 统计 轨线 交通线路
  • 简介:肯尼亚蒙内铁路采用中国新II型轨枕标准,由于当地只有多孔火山岩可以作为粗骨料,加之旱季燥热的特点,使得轨枕易出现各种质量缺陷。论文首先阐述了蒙内铁路轨枕原材料情况,分析了原材料尤其是多孔骨料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介绍了气孔与蜂窝、缺棱与掉角、裂纹、挡肩开裂等缺陷,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 标签: 轨枕 多孔骨料 干旱环境 缺陷 质量控制
  • 简介:渗漏水是隧道工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埋式止水带因具有结构形式简单、防水效果较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隧道防渗。但传统埋式止水带在安装过程不易定位,且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不够,使隧道衬砌的防水效果大大降低。通过对埋式止水带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环向止水带利用组合钢模将后浇部分止水带与上一模混凝土隔开,避免止水带在拆模时造成损伤,保证止水带整体位置准确及线形顺直。同时利用“T冶型定位筋与钢模组合,保证2次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不发生局部变形,很好地解决了止水带的安装与定位等问题。

  • 标签: 隧道工程 渗漏水 中埋式止水带 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