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P-Ⅲ、Weibull分布模型对雨样进行频率分析优选出误差最小的理论分布推求出P-i-t表,应用3种先进数学优化方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并对其计算精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管暴雨强度公式还是分公式,其计算精度均能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但分公式计算精度明显较总公式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建议采用分公式计算暴雨强度

  • 标签: 暴雨强度 总公式 分公式 精度分析
  • 简介:南盘江流域在夏季由暴雨、山洪所导致的泥石流、滑坡、洪水、泥沙及浮渣等,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的安全运行相当不利.文章通过对1961~2000年共40年的暴雨洪水分析,掌握了产生南盘江大、中洪水的物理机制及天气系统,以提高水情预报能力,更好地为防汛服务.

  • 标签: 南盘江流域 暴雨洪水 工程水文学 水情预报 泥石流 滑坡
  • 简介:1994年7月12日鲍邱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西罗村水文站以上流域平均日降水量322.3mm,暴雨中心在流域上游三河市高楼镇附近,实测到的暴雨中心最大点日量460mm(中赵甫乡),相应重现期为238年一遇。流域内产生地面径流6759万m~3,最大洪峰流量据推算为462m~3/s。特大暴雨使流域内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鲍邱河中、上游河水漫溢,下游4处决口,100多个村被水围困,44个村进水;流域内农田积水达3.73万ha,成灾2.55万ha,积水深度一般在0.3~1.0m,12人死亡;据估算工、农业及家

  • 标签: 暴雨洪水 特大暴雨 地下水补给 暴雨中心 潮白河 重现期
  • 简介:1963年8月的洪水是大清河流域建国以来记录到的一次最大洪水。造成这次洪水的暴雨强度大、范围广、历时长,为海河流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暴雨,也是全国大陆长历时暴雨的最高记录。大清河流域白洋淀以上(包括北支,面积30940km~2)8月上旬暴雨总量为165.3亿m~3,折合水深534.2mm,相当于50年一遇。此场暴雨地表总产水量为75.34亿m~3。洪水冲毁桥梁、堤坝,京广路两侧平原地区连成一片泽国,保定市部分地区水深1~3m。洪水所到之处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后果惨重。30年过去了,人们仍记

  • 标签: 大清河流域 白洋淀 洪水调度 产流量 洪水调节 1963年
  • 简介:1992年7月23日宣惠河流域降特大暴雨。河口新立庄挡潮闸以上流域平均日降水量221.3mm,暴雨中心的东光县灯明寺乡曲庄村日降水量422.2mm,相应重现期为200年一遇。流域内产地表径流1.65亿m~3,经综合治理工程的调控,外排入海径流量0.16亿m~3,占总量9.8%。

  • 标签: 宣惠河流域 特大暴雨 地表径流构成 综合治理工程
  • 简介:通过对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柳沟流域发生的2018年7月1日暴雨洪水调查分析,总结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当地防洪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红柳沟 暴雨洪水 调查 防洪减灾
  • 简介:1999年以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但该工程是否加剧了区域水资源压力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为科学解析黄土高原水循环演变过程,基于Choudhury-Yang公式计算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2000-2014年蒸散发变化,并定量区分了气候因子和下垫面因子对流域蒸散发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泾河流域实际蒸散发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为-2.28mm;降水是该流域蒸散发变化的主导因子,其平均贡献率达到76.8%,远大于潜在蒸散发(40.8%)和下垫面变化(-17.5%)的影响。基于Choudhury-Yang公式的蒸散发归因识别方法,对定量区分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流域蒸散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标签: Choudhury-Yang公式 蒸散发 气候变化 下垫面变化 泾河流域
  • 简介:本文基于美国GlobalLandCoverFacility(GLCF)的全球90m精度的DEM数据源,采用作者开发的DEM凹陷区域识别与处理、河网自动生成与流域划分软件,提取了黑龙江省沙兰镇以上沙兰河流域河网相关信息.同时结合沙兰河暴雨洪水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含简化水文过程的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直接用假设的降水过程作为输入,估算了沙兰河流域局地暴雨的洪水过程与低洼地的洪水淹没过程.结果表明,从公开的高分辨率全球DEM数据自动提取指定流域信息,并利用降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采用上述模型,可以为山洪灾害防治分析提供有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 标签: DEM 河网提取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局地暴雨 山洪灾害
  • 简介:推理公式法是流域设计洪水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推理公式计算中涉及较多参数,参数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计算精度。在推理公式计算的各种参数中,暴雨衰减指数n不确定性较大,而且n值变化对设计结果影响也较大。暴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维随机过程,年最大时段暴雨Xt,p与暴雨历时t的暴雨公式属于经验相关关系,忽略了不少影响因素,因此,公式中参数n值不会是稳定不变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自记雨量观测应用,到目前已经有20多年的资料系列,流域暴雨设计的计算就可以直接利用时段实测降水资料系列进行计算,设计洪水时,可根据实测雨量时段资料,计算该设计流域的n值,可提高计算精度。因此,在当地自记降水资料系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实测降水资料直接计算参数,可避免设计暴雨的误差。

  • 标签: 小流域暴雨设计 降水资料 暴雨公式 暴雨指数 设计暴雨 误差分析
  • 简介:以黄台桥水文站为出口断面的清河流域作为研究区,根据流域内5个雨量站1977-2014年日降水资料,首先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对流域内各站多年汛期降水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并用Morlet波分析流域汛期降水的周期变化;其次使用Mann-Kendall检验法并结合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法及Yamamoto法进行突变检验;最后使用Hurst指数法对流域各站点降水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各站点汛期多年降水变化呈现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并不显著;流域汛期降水变化存在22a左右的主周期;突变分析表明汛期各站点降水的突变年份并不完全相同,而预计汛期降水量的未来变化将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

  • 标签: 小清河流域 汛期降水 趋势变化 非参数检验 HURST指数 MORLET小波
  • 简介:为进一步促进门头沟区流域产业合理布局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发展布局进行预测和规划,摸清樱桃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樱桃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樱桃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高,2004—2008年水资源承载力呈现稳定的趋势,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社会经济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等级为V级、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模糊综合评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分别处于Ⅲ、Ⅳ级和I、Ⅱ级。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5274,0.5507,0.4911,评价等级均为V级。

  • 标签: 樱桃沟 小流域 水资源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水资源承载力
  • 简介:流域内降雨产生径流量的多少及时程分配,除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外,与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下垫面条件有关。在流域实施综合治理的情况下,人为活动如兴建大量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小型水利工程、植树造林、封山育草等措施,使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亦将会引起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化。本文以老人(辶山)水文站以上流域综合治理前后的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说明这一问题,借以浅述流域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 标签: 降雨径流关系 小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小流域 洪峰流量 下垫面 流域治理
  • 简介:进行堤防风险评价和可靠性分析,首先需要确定堤身与堤基土体强度指标概率的类型与统计参数。针对小区域测试段样本数量少、离散性大的情况,引入历史大范围的勘察钻探资料,利用统计数学上的A-D检验方法对土体强度指标进行了分布假设检验,发现堤身、堤基土强度指标可接受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将上述结果作为先验信息,与小样本测试结果相结合,使用Bayes理论,实现了具体堤防段强度指标概率分布参数的优化估计,降低了参数的变异强度,为堤防风险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

  • 标签: 堤防 抗剪强度指标 BAYES
  • 简介:农业技术进步包括两大方面: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其对经济增长作用,可以通过考察技术进步前后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变化程度去衡量它的大小。在既增加生产因素投入量,又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从产品增长量中扣除新增投入量带来的那一部分产品,另一部分新增产品就是技术进步的作用。

  • 标签: 农业技术进步 小流域综合治理 贡献份额 增长速度方程 科学技术进步 年增长率
  • 简介: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笔者就迁安市崇家峪河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综合治理对策同大家交流探讨。

  • 标签: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 综合治理对策 成因 社会经济状况 国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