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对土坝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坝安全评价体系,其包含了3个3级模型,2个子级模型。从结构和渗流角度构建了土坝的安全评价体系与方法,提出了一种量化的安全值评价法,以一个算例进行了方法分析,得出了安全管理的重点指标与量化安全值。

  • 标签: 土坝 稳定性 层次分析法 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 重点指标
  • 简介:近年来在机组检修期间,频繁出现转轮叶片裂纹现象,严重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对鲁地拉水电站3#机组C修期间,转轮叶片检查情况说明,分析研究转轮叶片裂纹产生原因,裂纹处理工艺方案及处理结果,及时消除发现的缺陷,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 标签: 机组检修 裂纹 鲁地拉 工艺方案
  • 简介: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数据,选取郑州市中牟县范围内裸露的地表进行土壤墒情的监测工作,同时选择适合该类区域地表情况的AIEM模型来处理获取的相关雷达数据。实验所用影像数据为Rardarsat-2雷达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其中雷达的一些相关参数都包含在影像的头文件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直接使用。实验使用欧空局的NEST软件对影像进行滤波和辐射定标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的中间格式数据使用ESRI公司的ENVI软件进一步处理得到地表后向散射系数。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数据对ANN-BP进行训练,最后采用极化方式为VV和HH的数据,利用ANN-BP对数据进行模拟,得到该地区的土壤墒情信息。

  • 标签: 土壤含水量 AIEM RADARSAT-2 ANN-BP Topp介电模型
  • 简介:我国可能最大暴雨(PMP)计算中,通常采用两种放大方法,即水汽效率放大和水汽风速放大,但一般认为水汽风速放大成果不稳定,结果往往偏大,所以通常只作参考,最后基本上都选取水汽效率的放大结果作为最终的设计成果。借鉴港口工程设计中/风玫瑰图0概念,对传统水汽风速放大方法进行改进,即先根据研究区域常风向对实测风速资料进行风向分组,对每组风向的典型暴雨进行放大,再从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水汽风速的放大成果,为PMP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湖北省咸宁核电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并与水汽效率放大方法和传统水汽风速放大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分析成果。

  • 标签: 可能最大暴雨PMP 水汽风速放大 水汽效率放大 风玫瑰图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福建漳平市南龙铁路六标段九龙江特大桥连续梁0号块测量放样方法,通过此方法来确保连续梁结构物形成后的梁面标高和外观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 标签: 连续梁 沉降观测 堆载预压 测量 方法
  • 简介:为验证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范围尺度水质监测上的可行性,基于GF-2号卫星数据,对中亭河的河水化学需氧量(COD)进行遥感监测,根据实地采样数据与遥感卫星数据的相关性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反演模型实现对河水COD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统计模型R2为0.8274,模型平均误差为4.9%,宽波段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小尺度水质监测上是可行的。

  • 标签: 水质监测 化学需氧量(COD) 中亭河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
  • 简介:结合滏阳新河堤防隐患实际探测项目,介绍探测方法分析探测成果,根据所判定隐患类型、部位等,提出处理措施。

  • 标签: 隐患探测 成果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利用三维平台GeoStation,结合新盖房枢纽引河闸工程,对建模流程及工程应用进行简述。提出了在地质三维建模过程中用点、线建模的问题,得出了在小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用点建模可以较为精确和快速地完成建模工作的结论。

  • 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 点建模 GeoStation
  • 简介:小水电是世界公认的可再生能源,但现阶段小水电的发展运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小水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小水电安全、环保、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解决方法

  • 标签: 小水电 现状 分析
  • 简介: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现有混凝土裂缝化学灌浆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针对渗水“深层裂缝”化学灌浆处理的工艺,利用“嵌、灌、涂”法处理渗水“深层裂缝”。从理论构思到工艺实践,形成了本篇“渗水深层裂缝化灌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 标签: 渗水 深层裂缝“嵌 涂”应用
  • 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 标签: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
  • 简介:基于多相流及多场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体温度随气温变化情况,进而依据温度与水体黏滞性的相关关系分析气温变化对坡体渗流的影响。计算表明,坡内温度受气温影响仅限于坡体浅层区域,距地表深度越深,影响程度越小,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越大。温度变化可改变水的黏滞性,进而引起土体渗透参数的改变,计算表明因气温变化引起的坡体渗透性改变较为显著。坡体渗透系数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随深度呈非线性分布,距地表越深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越弱,通常大于雨水最大入渗深度以后,坡体渗透系数不再发生显著变化。另外,坡体渗透系数随气温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季气温高于坡内土体温度,渗透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冬季坡体内温度高于气温,渗透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气温 渗透系数 坡体渗流 多相流 季节性
  • 简介: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福建地区围海、围垦造地迎来新一轮发展。福建地区海相淤泥土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即含水率高达60%以上,局部可达80%,普遍高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沿海滩涂地海产养殖业发达,土壤生物质富营养化对淤泥土性状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该地区对深厚超软地基类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时,针对性经验缺乏。本文通过福建地区大面积深厚超软地区填海工程实例分析,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时间和效益等因素,对深厚超软地基真空预压处理,提出工艺技术参数建设性建议。

  • 标签: 大超载比 深厚超软地基 处理
  • 简介:以南水北调中线磁河渠道倒虹吸为例,对倒虹吸淤积状态下过流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倒虹吸管内淤积厚度与过流能力的关系。

  • 标签: 倒虹吸 淤积 过流能力
  • 简介:利用石家庄市1985~2014年共30年的降水资料,运用距平百分率、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近30年来降雨量变化特征,为预测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提供借鉴。

  • 标签: 石家庄 降雨量 距平百分率
  • 简介:提出水利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可提高财务分析水平,为单位决策提供支持。

  • 标签: 事业单位 财务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用CFX软件对一台单级双吸离心泵的汽蚀问题,从叶轮子午面和叶片两个角度对汽蚀空泡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进口压力时的流体流线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流量时空泡最先出现在叶片吸力面前缘靠近前盖板处,前盖板的汽蚀程度大于后盖板,当吸水室进口处压力逐渐减小时,空泡区沿着流体流动方向不断迁移和扩大。当汽蚀较为严重时,空泡所占比例增大,导致液体边界层的分离,从而在流道中产生漩涡,漩涡引起的能量损失是引起扬程下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双吸泵 空泡分布 扬程下降 数值模拟
  • 简介:为了研究顺河跨海大桥工程对河道产生的不利影响,建立了包含桥梁工程在内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采用实测潮位资料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工程对河道壅水、流态以及河床冲刷的影响。研究表明:跨海大桥工程的建立会导致河道水位有微弱的升高,最大壅高仅为6cm;桥位附近流态变化较大,在桥墩处会形成许多小涡旋,在人工岛与桥墩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一个局部大涡旋,这些影响导致了河床的局部冲刷,河床的最大冲刷深度为0.83m。

  • 标签: 跨海大桥 数值模拟 壅水高度 流态 冲刷
  • 简介:双塔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城乡和生态用水、防洪、发电、养殖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其新建的2号溢洪道均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钢筋密集、振捣困难等特点。本文对工程施工难点进行分析,旨在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溢洪道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难点
  • 简介:混凝土缺陷是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丹江口深孔过流面爱水力冲击、气蚀及混凝土老化产生的缺陷主要为裂缝、纵缝、蜂窝、麻面、错台、凹槽、空洞、挂帘和钢筋出露等情况。这些缺陷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本文主要对丹江口大坝深孔过流面混凝土缺陷检查及处理的成果进行总结。希望对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丹江口大坝 深孔过流面 缺陷检查 缺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