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含有RecruitⅡ型(Recruit^TMⅡ)白蚁饵剂的Setrico的白蚁群体根除系统(其有效成分为陶氏益农的0.5%氟铃脲hexaflumuron)在地下生息白蚁控制上所表现出的功效已经在许多研究上得以证实。这一白蚁诱杀系统正被广泛使用,并且在北美,夏威夷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逐渐地作为一种防治白蚁破坏及修复手段被用户所接受。然而,白蚁诱杀系统在白蚁危害的预防(prevention)和对建筑物文章里我们将讨论三个方面支持使用诱杀长期保护建筑物的证据;(1)在用诱杀系统作为治疗手段防治白蚁的研究中,成功有效地控制白蚁种群数量的事例使我们对这一系统有了一个从作为治疗手段到防御方法方面概念上的飞跃。因为诱杀手段所攻击的对象是白蚁的巢穴及为害建筑物的白蚁种群,并且,白蚁诱杀系统防治蚁害的功效不能象用衡量采用土壤杀虫剂处理后获得的化学屏障防御白蚁危害效果那样来直接地加以衡量;(2)室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巢的白蚁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从多种不同的纤维性食物资源中索取食物,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已有的食物源为轴心,用辐射的方式不断地向外寻找新的食物源。这样的索饵方式显然可以加大地下生息白蚁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新食源的可能性;(3)我们持续10多年的现场跟踪研究结果证实,新入侵的白蚁会利用在土壤中已经存在的蚁道系统,这些蚁道系统是早前的白蚁群体留下的,并通到监测站。由此,这些新入侵的白蚁能在监测站中被发现,随后被消灭,没有对建筑物造成任何重要的侵入或危害。

  • 标签: 白蚁 诱杀系统 建筑物 保护
  • 简介:美国每年因地栖白蚁危害损失和防治的费用约20亿美元,家白蚁是地栖白蚁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之一。近年来,常规化学防治的缺点促使政策制订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评价地栖白蚁,特别是家白蚁生物防治的前景,即确定捕食性、拟寄生性天敌和病原物控制白蚁种群数量的潜力。蚂蚁是白蚁最主要的捕食性天敌,在世界某些地区对白蚁种群可以发挥相当大的局部控制作用。白蚁有一些巳知的拟寄生物.但他们对白蚁种群数量的调节作用似乎不大。地栖白蚁的种群特征,如防卫措施、巢位于地下(如家白蚁巢的模数和分散特征)等很可能限制捕食性和拟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因此用这些天敌防治地栖白蚁的潜力似乎不大。由于多种原因,病原生物(如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线虫及多种真菌)进行生物防治的希望也不大。然而研究表明,两种研究较多的内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用于引诱防治时,至少对某些地栖白蚁巳获得有希望的效果,虽然球孢白僵菌和绿僵菌的成功使用受到许多真菌自身特点的限制,还有需解决的逻辑问题。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生物防治领域,近期研究表明一些天然产物,如蚂蚁信息化学物质和真菌代谢产物(含铁小体)以及人工合成的类似物,如果研制出稳定的剂型,最终可作为驱避剂或杀虫剂,通过处理木质材料和土壤防治白蚁。

  • 标签: 地栖白蚁 等翅目 鼻白蚁科 家白蚁 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