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经常出现雷暴天气,是因为积雨云发展而来,并伴随着恶劣的雷鸣闪电、狂风暴雨、冰雹等天气,这些天气现象还称为对流天气,恶劣的天气现象对飞行的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只有清晰的了解雷暴现象,这样才能减少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 标签: 雷暴 飞行安全 影响与措施
  • 简介:摘要:雷暴是一种伴发各种天气现象的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常发生大风、雷电、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严重影响到航空安全。对雷暴天气的航空管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雷雨,安全,航空管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雷暴是影响飞机飞行的最恶劣、最危险天气之一。雷暴区历来被视为飞行活动的“禁区”,若其必经之道上有雷雨云覆盖,航空器需要脱离正常航线进行绕飞,若雷暴云团覆盖机场上空,则影响航空器正常起降;通过天气形势分析、T-InP 能量及水汽条件分析可以有效剖析雷暴发展过程,促进气象预报服务品质的快速提升,进而为航空运行安全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 标签: 航空运行 气象服务 雷暴 预报品质 天气形势 T-InP 能量
  • 简介:摘要:临近预报是指0~6h的高时空分辨率天气预报,该时段内出现的雷暴、强对流、降雨、暴风雪等是主要的预报对象,而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则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及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且对天气预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借助于天气预报可提前做好出行准备,同时还能为防洪抗灾提供指导,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雷暴天气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分析了雷暴与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进展,最后则给出了几点提升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的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 标签: 雷暴 强对流 临近天气 预报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天气预测技术不断完善,社会大众可以借助于天气预报提前进行防范,而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以对临近预报技术现状进行了解,增强我国临近天气预报准确度和精确度水平,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工作提供便利。

  • 标签: 雷暴 强对流天气 预报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虹桥机场2012年07月05日1400-1430(UTC)发生的一次雷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卫星雷达图像、预报着眼点以及航空气象保障五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全面地对此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

  • 标签: 雷暴 预报着眼点 航空气象保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20年4月12日冷涡西侧横槽转竖引发的一次较大范围雷雨大风等天气过程从大气环境配置特征、卫星云图演变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冷涡西侧有近东西向横槽时,横槽附近有明显的温度槽,当横槽转竖时引导干冷空气南下,配合低层增温增湿,形成上冷下暖的巨大温差,在地面辐合线的作用下触发强对流天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和较强的风速垂直切变是此类强对流产生的主要机制,K指数、SI指数对预报此类强对流天气存在局限性。

  • 标签: 冷涡 干冷空气 地面辐合线 上冷下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急剧恶化,灾害性天气频发,使我们对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同时对大气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开始重视大气变化与强对流预报技术。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准确地预测大气中近地面对流热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雷暴是大气中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其对近地风场和局地热力效应等大气环境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研究时就需要准确把握雷暴过程及强对流规律。同时由于雷暴天气会引起暴雨、雷电、能见度降低、风切变等次生灾害问题,也可能造成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这些都给我们如何提高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天气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雷暴天气 天气预报 大气环境
  • 简介:摘要:利用2018-2022年温州机场的常规观测资料等资料,对温州机场雷暴天气的起止时间、强度、伴随天气及影响系统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9月是雷暴多发月,占比都在80%以上;雷暴的日变化规律明显;绝大多数雷暴出现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雷暴伴随的天气现象主要是大阵雨;雷暴主要分为系统性雷暴和热力性雷暴,其中系统型雷暴又可以分为以下6种类型,其中锋面型雷暴出现日数最多。

  • 标签: 温州机场 雷暴 分型统计
  • 简介:摘要:2021年09月10日下午浦东机场发生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本文将通过对该过程发生发展状况以及观测员人工观测的气象要素与AWOS器测要素值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整理服务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 标签: 气象观测 浦东机场 强雷雨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对2020年4月10日郑州机场一次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回顾、气象保障情况归纳和预报观测经验总结,探索出雷暴天气过程的5个服务难点及其5条突破措施,包括对雷暴的起始与结束时间、距离本场的位置的把握,机场警报提前量与准确率的衡量,对低云和降水类型与强度的判定以及精细化气象服务的提升等方面,以期提高雷暴天气下航班飞行保障能力和气象服务质量。

  • 标签: 郑州机场 雷暴 服务难点 突破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9年包头机场十年地面观测纪要栏记录的天气资料,用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包头机场雷暴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包头机场2009-2011年共有雷暴日267个,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6.7天,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包头机场全年有8个月会出现雷暴天气(4-11月),一年四季中,雷暴以夏季出现最多;雷暴主要出现在午后14时至凌晨01时,后半夜至次日上午出现的雷暴较少;2010-2019年,雷暴初期的平均日期是5月9日,雷暴终期平均是10月4日,历年平均雷暴持续时间为149天;包头机场的雷暴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大多数雷暴持续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包头机场雷暴是造成强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降水与雷暴一起出现的概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 标签: 雷暴 降水 时间变化特征 方位特征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社会各界针对天气预报服务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雷暴与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时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做好雷暴与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引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简述了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现状,后重点探讨了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研究进展,对于增强我国临近天气预报的精确性,方便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雷暴 强对流 临近天气预报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抚州市1960-2018年雷暴天气统计资料和农业观测资料,首先对抚州市雷暴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雷暴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防雷建议,防雷减灾服务提供参考。

  • 标签: 抚州市 雷暴 天气特征 农业生产 影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雷暴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越来月大,雷暴灾害预警与防御问题已涉及到各行各业。因此,加强对雷暴天气环流特征的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措勤县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措勤县 汛末 雷暴天气 环流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桂林两江机场2002~2022年雷暴天气具有波动变化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具备明显的上升趋势;季节分布特征为春夏多,冬春少,其中雷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月,最少为12月;一日之中在下午和后半夜到早晨08时这两段时间出现概率最大;持续时间一般较为短促,8成不会超过2小时。

  • 标签: 桂林两江机场 雷暴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9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全球闪电定位(LPD)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建立了南通沿海地区近10年雷暴大风过程样本库,将雷暴大风天气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分为冷涡类、低槽冷锋类、暖切类、副高类和台风倒槽类,并分别计算了不同环流背景下雷暴大风天气对应的CAPE、DCAPE、垂直风切变等物理量参数,讨论各类指标阈值。

  • 标签: 雷暴大风,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沉对流有效位能,物理参数,阈值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年8月11-13日新疆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发生之前,500hPa形势场大气环流形势为“2槽1脊”型,冷涡中的空气柱位于“上层冷下层暖”的不稳定态势,冷涡后部持续有一些冷空气南下,并且冷涡移动非常慢,促使在高空冷涡作用的地方产生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在此次天气发生之前,对新疆造成影响的系统为锋面气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气旋主要受高空气流的作用,发展速度放缓。触发此次雷暴天气的关键机制是地面风场的辐合线。在本次雷暴天气发生过程中,有大量水汽由巴湖不断朝新疆一带输送,为本次雷暴天气的产生给予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新疆雷暴落区上空存在很强的上升气流,在垂直上升运动的作用下,低空能量以及水汽不断朝新疆上空输送,促使湿层越来越厚,从而推动了雷暴天气的产生。中高层能量持续向低空积聚,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促进了雷暴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新疆 雷暴 环流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年8月11-13日新疆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发生之前,500hPa形势场大气环流形势为“2槽1脊”型,冷涡中的空气柱位于“上层冷下层暖”的不稳定态势,冷涡后部持续有一些冷空气南下,并且冷涡移动非常慢,促使在高空冷涡作用的地方产生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在此次天气发生之前,对新疆造成影响的系统为锋面气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气旋主要受高空气流的作用,发展速度放缓。触发此次雷暴天气的关键机制是地面风场的辐合线。在本次雷暴天气发生过程中,有大量水汽由巴湖不断朝新疆一带输送,为本次雷暴天气的产生给予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新疆雷暴落区上空存在很强的上升气流,在垂直上升运动的作用下,低空能量以及水汽不断朝新疆上空输送,促使湿层越来越厚,从而推动了雷暴天气的产生。中高层能量持续向低空积聚,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促进了雷暴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新疆 雷暴 环流形势 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