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与不良情绪的影响,主要的方法是选取我院收治的550例患者为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划分,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产妇不良情绪、分娩疼痛以及产程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即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缩减产妇的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生产疼痛,确保分娩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疼痛 不良情绪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自然分娩产妇98例进行观察研究,采用抛硬币法实施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评估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高达96.77%,与对照组的80.65%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产程时间,减轻产妇产后抑郁情绪,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中应当推广。

  • 标签: 人性化心理护理 顺产产妇 分娩 产程时间 护理满意度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初产妇12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规范组(n=60),常规组行常规分娩护理,规范组行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护理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为1.6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67,且出血量、、疼痛程度、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分娩疼痛程度,并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 初产产妇 分娩疼痛 心理状态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后康复的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住院期间泌乳量、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产后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妇 康复护理 乳汁分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并不罕见,一般会在产后的2小时内发生。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如果长期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病情会恶化,容易导致产后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凝血等危险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产后出血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回顾了这些研究结果,旨在为改进产后出血的临床管理提供一个框架。

  • 标签: 分娩期 产后出血 护理研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次探究的目的是探析初产妇产后抑郁的现状,并对初产妇抑郁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方法是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收治的45例产后抑郁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正常产妇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中产妇的神经递质含量做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初产妇的神经递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现 状影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对产妇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身心应急过程的考验。母体对应急的情绪反应主要来自妊娠期及分娩期的紧张、恐惧、焦虑和疼痛。分娩时子宫收缩、宫颈扩张,胎儿经产道娩出,对精神是极大的刺激。部分产妇惧怕痛疼,怕产后大出血,怕难产;有的人怕胎儿畸形,怕性别不理想等等。这种种心理都会导致对痛疼的敏感,消极的心理又会通过中枢神经机制,影响宫缩导致滞产或大出血等。所以预见性开展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疏导,对促进母亲角色适应,保障产后心理、生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预见性心理护理产妇,心理 生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妊高症产妇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对近一年(开始和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为观察对象,数据分组参考随机原则,全体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子痫、先兆子痫发病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3.24%、17.65%、79.41%,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47%、2.94%、95.59%,上述数据组与组的结果均为P<0.05,已经具备构成统计学差异的条件。结论:优质护理服用应用在妊高症产妇意义深远,相关并发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方法。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产妇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及孕期营养干预与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某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孕期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产科护理,对比2组分娩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孕期营养 孕产妇 妊娠结局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促进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及常规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凝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优质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说明优质组产妇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EPDS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组凝血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在促进产妇术后快速康复的同时,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剖宫产产妇 术后康复 凝血功能